图书 | 古史地理论丛(新校本)/钱穆先生全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系考论古代历史地理论文之汇集,分甲乙两部,甲部三篇,乙部十九篇。主要内容一是从古代历史上之异地同名来探究古代各部族迁徙之迹,从而讨论中国各地经济、政治、人文进化先后之序;二为泛论中国历史上南北两地域经济、政治、人文演进之古今变迁。 作者简介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教授。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目录 序 古史地理論叢部甲 周初地理考 古三苗疆域考 *[附] 饒宗頤“魏策吳起論三苗之居辨誤”附跋 楚辭地名考 古史地理論叢部乙 黃帝故事地望考 *神農與黃帝 雷學漠紀年義證論夏邑郡都 西周戎禍考 上 附 養春秋前秦都邑 西周戎禍考 下 [附] 西周對外大事略表 重答李峻之君對余周初地理考之駁難 *戰國時洞庭在江北不在江南説 再論楚辭地名答方君 秦三十六郡考 [附] 後記 秦三十六郡考補 中國史上之南北強弱觀 水利與水害(上篇 論北方黃河) 水利與水害(下篇 論南方江域) *略記古代江淮河汴水道交通 跋康熙丙午刊本方與紀要 禹貢山水雜説 蒼梧九疑零陵地望考 説邢 説滇與昆明 古豫章考 漢初侯邑分布 提議編纂古史地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史地理论丛(新校本)/钱穆先生全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8101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3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62 |
CIP核字 | 2011100615 |
中图分类号 | K928.6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1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