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西学术名篇精读:郑张尚芳卷
内容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郑张尚芳先生早年痴迷方言音韵,刻苦自学,利用温州图书馆藏书勤奋钻研,并得到吕叔湘、王力等前辈学者的帮助与提携,在汉语方言与古音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台湾学者丁邦新赞其为“中国语言学界的一位奇才”。郑张先生为学术的一生,是“推陈出新,为学梯梁”的一生,是“不求闻达,不负韶华”的一生。先生的道德文章,实为后学楷模。

《中西学术名篇精读·郑张尚芳卷》所收三篇文章,一为上古音构拟的关键文章,一为近代音研究的力作,一为历史语言学研究的全新探索。郑张先生探幽穷赜,于上古汉语元音、介音、声调与韵尾及上古韵母系统到中古的演变,《蒙古字韵》的音系性质问题,以及聚讼纷纭的古族族称问题,均有重要发见。郑伟、董建交、王弘治在导读中对其重要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概括总结,条分缕析,鞭辟入里,考学术之源流,探先生之规矩,另有材料和观点的补充说明,以明学界新的研究动向。

我们希望借助导读来怀念郑张先生,也希望如精读丛书出版说明所言,庶使今时学子得窥学术之壸奥,以为治学之进阶。

内容简介

“中西学术名篇精读”丛书选收二十世纪以来人文社科名家名篇,延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读解,旨在揭示名篇成文背景、研究理路、学术贡献及相关发展,为读者指示学术门径。丛书目前已出版陈寅恪卷、赵元任李方桂卷、裘锡圭卷、吕叔湘卷、李学勤卷,郑张尚芳卷为丛书第六种。

本书精选郑张尚芳先生上古音、近代音、语文学研究的三篇经典之作——《上古韵母系统和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蒙古字韵〉所代表的音系及八思巴字一些转写问题》《“蛮、夷、戎、狄”语源考》,由汉语语言学领域的三位学者郑伟、董建交、王弘治分别进行读解,通过梳理学术史,剖析重要观点,揭示研究方法与特点,并示以新的研究进展,使得读者不仅能够深入了解郑张先生的学术观点与治学特色,还能全面把握相关学术研究的来龙去脉,从中获得启发和教益。

作者简介

郑张尚芳先生早年痴迷方言音韵,刻苦自学,利用温州图书馆藏书勤奋钻研,并得到吕叔湘、王力等前辈学者的帮助与提携,在汉语方言与古音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台湾学者丁邦新赞其为“中国语言学界的一位奇才”。郑张先生为学术的一生,是“推陈出新,为学梯梁”的一生,是“不求闻达,不负韶华”的一生。先生的道德文章,实为后学楷模。

《中西学术名篇精读·郑张尚芳卷》所收三篇文章,一为上古音构拟的关键文章,一为近代音研究的力作,一为历史语言学研究的全新探索。郑张先生探幽穷赜,于上古汉语元音、介音、声调与韵尾及上古韵母系统到中古的演变,《蒙古字韵》的音系性质问题,以及聚讼纷纭的古族族称问题,均有重要发见。郑伟、董建交、王弘治在导读中对其重要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概括总结,条分缕析,鞭辟入里,考学术之源流,探先生之规矩,另有材料和观点的补充说明,以明学界新的研究动向。

我们希望借助导读来怀念郑张先生,也希望如精读丛书出版说明所言,庶使今时学子得窥学术之壸奥,以为治学之进阶。

目录

郑张尚芳与六元音系统(代前言) 潘悟云

上古韵母系统和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

上古音研究中的资料、方法与问题 郑伟

《蒙古字韵》所代表的音系及八思巴字一些转写问题

八思巴字与《蒙古字韵》音系研究中的若干核心问题 董建交

“蛮、夷、戎、狄”语源考

从“对音比勘”到“语史互证” 王弘治

精彩书摘

潘悟云《郑张尚芳与六元音系统》:

郑张尚芳去世三年多了,至今我仍然依稀听到他爽朗的笑声,这笑声传递给我们智慧、启迪与震撼。

中西书局邀请三位年轻学者撰写郑张尚芳有关著述的导读,同时让我写一篇代前言。

郑张尚芳的著述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汉语历史音韵学,我将着重介绍上古汉语的六元音系统。这个系统在国际上已经诞生51年了,这意味着汉语上古音研究的成熟。这个系统分别产生于中国(郑张尚芳)、美国(包拟古、白一平)和前苏联(斯塔罗斯金)。

六元音系统在汉语史上为什么有这么重要的意义?为什么会是多少中外学者的心血结晶?又是用哪些方法、哪些材料得出哪些结论?更重要的是,这个系统还不是清晰的图景,还只是夜色朦胧下经过多次摸索,逐渐在晨光映照下为世人勾勒出上古汉语的初步框架。它不只是向世人呈现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成绩,更要告诉世人我们的不足,我们的痛苦和败笔。希望后来者在这幅画上添上几笔,涂上重彩,郑张尚芳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欣慰,说声感谢。

郑伟《上古音研究中的资料、方法与问题》:

在专著《上古音系》(2003)问世之前,《汉语上古音系表解》(1981)、《上古音构拟小议》(1984)、《上古韵母系统和四等、介音、声调的发源问题》(1987)几篇论文代表了郑张尚芳先生在上古音研究领域的基本观点。《问题》一文的论述可分作两个方面,一是分论,涉及上古元音、介音、声调和韵尾;二是总论,综述从上古到中古的韵母演变。元音、介音、韵尾都是韵母的一部分(当然介音在上古也与声母、尤其是与复声母有关),声调在上古既含有音段(segment)成分,也含有韵律(prosody)成分,所以对声调的部分讨论也可以纳入韵母的范围。那么,《问题》主要在讨论上古的韵母系统。

从观点、方法和理论基础来看,《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 用音位分析的方法,确立了上古韵母的基本元音。

(二) 用结构分析的方法,观察上古韵母元音的分布格局。

(三) 用更宽广的材料观来审视各家古音构拟方案的解释力。

(四) 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验证古音构拟是否合理。

(五) 很多学术见解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所作的修订。

(六) 用合理的上古拟音,说明《切韵》音系的性质问题。

董建交《八思巴字与〈蒙古字韵〉音系研究中的若干核心问题》:

《蒙古字韵》是反映近代早期北方汉语音系的重要文献,它首次用拼音文字——八思巴字系统地记录了近代汉语的语音,开创了一种新的韵书体式。《蒙古字韵》很早就受到学界重视,经过长期研究,八思巴字记录的汉语音系已经大致清楚,但还有许多未解的难题。郑张尚芳先生的《〈蒙古字韵〉所代表的音系及八思巴字一些转写问题》(1998)对八思巴字转写以及元代汉语音系拟测中涉及的一些疑难问题作了深入探讨,是研究八思巴字、《蒙古字韵》音系乃至近古汉语音韵的一篇重要论文。(略)

《蒙古字韵》的音系性质颇为复杂,学者们做了很多研究,提出各种观点,但迄今还没有定论。郑张尚芳先生认为《蒙古字韵》所记的“古官话”是以金末的中原读书音为准的,基本上属于宋金雅音系统。柯蔚南(Coblin 2002)提出,八思巴对音反映的是13世纪50到60年代追随忽必烈的汉族官员的语音,这种语音是从金代和南宋末通行的标准音发展而来的。李立成(2002)提出,《蒙古字韵》音系应当是根据蒙古旧都和林、上都及其周围地区(甚至也包括大都在内)所流行的汉语标准语为基础而制定的。(略)

由此看来,《蒙古字韵》八思巴字注音所反映的方言应是幽燕地区的汉语方言,但是在某些音类上它又表现出南方官话的特征,典型的是止摄开口知庄章组字的归并。……为什么《蒙古字韵》在宕江摄入声韵和曾梗摄入声韵的八思巴字注音上表现出北方幽燕地区方言的特征,而在止摄开口知庄章组字的音类归并上反映的却是南方官话的特征?这可以用其成书过程的特殊性来解释: 它所依据的汉语韵书可能是反映南方标准语的,而八思巴字注音所依据的方言是幽燕地区的北方官话。

在《“蛮、夷、戎、狄”语源考》中,有一个例子提到“匈奴”的语源。按照中古音的音韵地位,“匈”也是三等字。但据郑张文中引用卫聚贤《古史研究》中征引的域外史地名称,印度文献中称匈奴huna,希腊文献中称之为hunner,也都不见词形中有腭介音。不过,匈奴在域外史籍中的名称,有时也被质疑是否确实为汉朝边患的匈奴。如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所率领的“匈人”,其与中国史籍中匈奴关系至今无法确证。不过,另有史料可以提供“匈奴”族名的对音证据。

斯坦因发掘出土的粟特文古文书第2号中,记叙了永嘉末洛阳、邺城陷落被焚的惨状。永嘉之乱中攻陷洛阳的是由匈奴人建立的汉赵政权。虽然这封古文书多有残破,但在文书第18行中,明确地标示了匈奴的族名,亨宁转写为xwn,其拉丁转写形式即为hun。

粟特文文书此词所指,与欧洲匈人毫无关系,确指中国境内匈奴,同样在词形中也不存在腭介音的成分。郑张先生以为,从今天的阿尔泰语来看,hun当是人的意思。又,突厥语言名词的复数尾为-lar或-ler,词干如为鼻音尾,复数尾则改为-nar或-ner。再根据元音和谐律,词干元音为后元音时,加ar。以此推断,汉语文献中的“匈奴”一词,即代表阿尔泰语中“人们”“百姓们”之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西学术名篇精读:郑张尚芳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516867
开本 32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44000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H111-53,H2-5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