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4-17世纪中国古典戏剧--杂剧史纲/海外中国戏曲研究译丛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戏曲艺术理论专著,全书由引言、四章正文、结论、参考书目,以及目录索引几部分构成。在前面三个章节中,作者将本书中所涉及的杂剧剧目分别划归三个阶段,即明早期、明中期和明晚期,所有研究对象均按照相应的主题情节进行分类,并在每章的最后得出这一时期戏剧作品创作的理论特色。书中所论及的约150部杂剧剧作全面介绍了14-17世纪中国杂剧的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姜明宇,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在读博士,精通俄语,研究方向为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为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讲师。在中俄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相关专业论文,主持多项内蒙古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目录
前言
明代早期杂剧(14世纪后半期-15世纪60年代)
戏剧舞台上的地位
幻想题材剧
世俗爱情剧
历史题材剧
杰出诗人剧
讽刺谴责剧
英雄豪杰剧
明代中期杂剧(15世纪后三十年-16世纪70年代)
杂剧题材的演变
文人志士剧
幻想题材剧
世俗爱情剧
讽刺谴责剧
英雄豪杰剧
明代晚期杂剧(16世纪后三十年-17世纪中叶)
明代晚期杂剧发展特色
幻想题材剧
世俗爱情剧
讽刺谴责剧
文人志士剧
历史题材剧
女性命运剧
明杂剧的体制·角色行当·题材渊源
结论
俄语参考文献
汉语参考文献
西欧参考文献
剧作名称·作者索引
剧作家人名索引
附录
序言
直到不久前,中国戏剧
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还是经
典的元剧。而明朝戏剧引起
学界关注主要是在21世纪近
几十年,尤其是20世纪60
至70年代出现了从事中国明
代古典戏剧研究的专论,这
其中包括日本学者八木泽元
的《明代剧作家研究》(已
经由罗锦堂译为汉语)[76]
(方括号中数字对应文后参
考文献条目序号)、黄琼玖
的《明代戏剧》[153],以
及曾永义著《明杂剧概论》
[107]。
很多著作中都有研究明
代戏曲的专门章节,如周贻
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
[120]、卢前的《明清戏曲
史》[85]、陈万鼐的《元明
清剧曲史》[142]、孟瑶(
原名杨宗珍)的《中国戏曲
史》[93]、日本学者青木正
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
已由王古鲁译成汉语)[68]
的相应章节;1976年伦敦
出版的杜威廉著《中国戏剧
史》其中有专门一章“明代
戏剧界”;还有张庚[151]、
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
史》第二卷中也有关于明代
戏曲的章节[129]。
由中国学者撰写的中国
文学史著作是明代戏曲信息
的重要来源。首先是郑振锋
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1932年第一版)[137]
;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
文学史简编》[84];刘大杰
的《中国文学发展史》[86]
;北京大学出版的《中国文
学史》[125];复旦大学组
织撰写的《中国文学史》
[126],以及中国社科院文
学研究院出版的《中国文学
史》[127];钱基博的《明
代文学》[112]。
中国文学史类著述中有
关于戏曲的章节通常都具有
概述性质,只是在材料的选
取方式上有所不同。比如,
刘大杰主要从戏曲形式、艺
术特色及主题特征的角度出
发,来陈述戏曲发展的总趋
势,只会提到最具代表性的
作家,却并不涉及其具体细
节;郑振铎版的《插图本中
国文学史》中,明代戏曲占
五个章节,在论及戏曲舞台
艺术总体特征的同时,列举
了很多有关剧作家、剧作品
的事实材料,简述剧作内容
梗概、探究故事情节来源。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初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更
多关注戏剧中的社会思想主
题刻画,因此,在一定程度
上体现出了戏剧的庸俗化视
角。
直接研究戏剧史的大部
分论著,也大多具有概述性
质,但这些著述的价值在于
拥有丰富的史料,尤为突出
的是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的著
作《中国近世戏曲史》[68]
,书中在介绍戏曲内容、研
究故事情节源起、确定作品
艺术特色的同时,还涵盖了
许多剧作家和作品的详尽信
息,尽管本书出版距今已有
半个多世纪,其间又不断有
新的研究资料充实学术界,
但此书仍是研究戏剧史不可
多得的参考材料。八木泽元
的《明代剧作家研究》[76]
,专事明代戏剧,使用了迄
今为止仍鲜为人知的材料,
详细描写了明代著名戏剧家
的创作及生平。但是,本书
中几乎没有论及剧作家的美
学观和世界观,也没有就明
代戏剧发展趋势做探究。周
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
[120]是中国戏剧和戏曲史
的基础性研究,本书同样关
注戏剧形式的发展、戏剧门
派和流派、戏剧渊源,以及
著名剧作家、作品,还有戏
剧的舞台表现。
研究中国古典戏剧不可
或缺的著作当属1959年出
版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
成》[130],在这部集成中
吕天成的《曲品》、祁彪佳
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
剧品》,以及王骥德的《曲
律》和焦循的《剧说》都尤
为重要。
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
一些中国文学研究者对中国
古典戏剧的总括性成果和关
于具体问题诸如明代戏剧家
及其文集的一些文章,比如
郑振铎撰写的大量文章(大
部分都被收录在三卷本的《
中国文学研究》[138]中)
,还有张景山、周贻白、徐
朔方及辅民等人的文章。
我国(俄罗斯)出版的
相关研究书籍有:盖达的《
中国传统戏剧》[9],该书
详细阐述了明代戏剧史及其
体裁问题。李福清在其著作
《12-17世纪初中国戏曲理
论》[46]中着重研究了明朝
中国学者的戏剧理论著作、
明朝戏剧创作流派和门派等
问题。索罗金的著作《中国
古典戏剧》主要以元杂剧创
作为研究对象,书中也有一
些对元明之际剧作家的论述
——这些人的创作活动一直
从元代持续到明代。20世纪
60至70年代,马努辛
(B.C.MaHyxuH)发表了主
要论及明戏剧中明传奇的一
系列文章。
1990年,谢罗娃
(C.A.Ceposa)的《16-17
世纪中国社会与传统戏剧》
一书出版,书中追溯了中国
社会生活与剧院之间的关联
及相互影响,在这些史料来
源的基础上研究了明末清初
的戏剧理论著作、明朝戏剧
家汤显祖(1500-1616)关
于戏剧创作的论断、汤显祖
以传奇形式创作的戏剧所映
射出的见解及理想。
明朝戏剧研究者最感兴
趣的正是戏剧中的传奇,传
奇是中国戏剧中南戏的变种
(大型南曲作品),从16世
纪中叶开始,加入新的音乐
——昆山腔,因此而得名昆
曲。因汤显祖的《牡丹亭》
及稍晚一些时期洪昇的《长
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等佳作问世而繁荣一时;
另一种古典的戏曲变种——
杂剧(以北曲为基础,篇幅
较短小)于元朝时最为兴盛
,明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杂剧
都没有引起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4-17世纪中国古典戏剧--杂剧史纲/海外中国戏曲研究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T.A.马利诺夫斯卡娅
译者 译者:姜明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86779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1
出版时间 2023-08-01
首版时间 2023-08-01
印刷时间 202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444
CIP核字 2021047116
中图分类号 J809.248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2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