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杜甫和草堂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全新创作的一本文化散文集,收录了《杜甫和草堂》《望江楼畔觅诗魂》《且听先人咏明月》等十一篇,随文附有作者的“薛涛笺”书法作品彩色插图。作者以草堂、望江楼、望丛祠、王建墓、罨画池等文化古迹为线索,用诗文结合的方式,串联起了作者对杜甫、薛涛、陆游、苏东坡等文化名人生平经历的探寻、对他们诗作的赏析和对他们精神品格的思考。作者以丰富的阅历、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身临其境地领略诗词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目录
杜甫和草堂
望江楼畔觅诗魂
望帝春心托杜鹃
永陵访古
小品和大师
罨画池,诗意绵绵
桂湖清风
神游子云亭
从琴台到慧园
失路入烟村
且听先人咏明月
导语
1.入选教科书次数最多的当代作家之一赵丽宏,全新推出的文化散文力作;
2.每首诗词都有源起,每个灵魂都有归处。作者全新解读,带领读者一起探访杜甫、苏轼、陆游等文坛巨匠的文学和人生路,让经典诗文重新焕发活力;
3.十六幅精美插图,全彩印刷,带来美文与艺术的双重享受;
随书附赠作者亲笔书写诗词的“薛涛笺”版小卡,多种色彩随机收藏。
精彩页
且听先人咏明月
——漫谈中国古代关于月亮的诗篇
在人类的文学宝库中,中国的古典文学是其中的瑰宝,而中国的古诗、中国的唐诗宋词,是这瑰宝中的钻石。我们今天来欣赏古人吟月的诗篇,这些诗篇,只是中国古诗中的沧海一粟。
中国古诗中写到月亮的,不计其数。古代的诗人为什么喜欢吟月?我想,是因为月亮的美丽和神奇。在人类肉眼能观察到的宇宙天象中,月亮是最美妙的——月亮挂在夜空中,阴晴圆缺,亘古如一,神秘而亲近。古人不明白月亮出没变化的科学道理,便编出很多神奇的故事,生发出很多诗意的联想。月亮出现在中国人的诗中,绝不是单纯写景,有人望月思乡,有人咏月抒情,有人借月讽喻,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际遇,诗人笔下的月光便有不同的含义。在三千多年的《诗经》中,便已出现写月亮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亮出来那么皎洁明亮,在月下舞蹈的佳人那么美妙动人)。三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诗人用绮丽的想象和斑斓的文笔,把月亮描绘得千姿百态,展示了中国人的浪漫和想象力。
在古诗中,月亮有很多别称,譬如“夜光”(屈原:夜光何德,死则又育),“玉盘”(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冰轮”(陆游: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宝镜”(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玉轮”(李贺:玉轮压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玉兔”(辛弃疾: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顾兔”(李白: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蟾蜍”(贾岛: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玉蟾”(方干: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桂魄”(苏轼: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素娥”(周邦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婵娟”(刘长卿: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这些月亮的别称,有些只是留存在古诗中,能引起现代人的联想;有的至今仍在被沿用,譬如“婵娟”和“玉兔”。
吟咏月亮的诗篇多如繁星,但是深想一下,能被人记住、一代代流传,成为有生命的文字的,还是有限的。
古人咏月的诗篇,我以为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纯粹描绘自然美景,我们可称之为“自然的月亮”;二是以月亮为诗的载体,感慨岁月沧桑、时光流逝,也讴歌那些和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尽情驰骋浪漫的想象,我们可称之为“人文的月迹”;三是在月光中怀乡思人,抒发人间的情感,我们可称之为“情感的月光”。这样分,也许并不完全合理,因为,吟月诗中的这三种情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说哪首诗是纯粹写景,哪首诗是纯粹抒情,这样分类,也是便于我们欣赏吧。
自然的月亮
写景的咏月诗篇非常多,我只能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大家共赏。唐代诗人王维,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描绘美妙自然的山水诗,其中有很多吟咏月光的名句,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这些诗句,其实未必通篇写月亮,但其中写到月亮的诗句给人的印象最深,这些诗,尽管只有一两句写到月亮,但我们诵读,能感觉到通篇皆是皎洁明朗的月光。譬如他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安宁美妙的心境,拥有了这样的心境,才可能发现大自然如此宁静优美的景色,其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唐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妙句之一,已经成为中国人描绘宁静的自然之美的名句。想象一下,银色的月光从松树的枝叶间静静流射下来,照亮了在石滩上流动的泉水,清澈的泉水反射着月光,在天地蜿蜒流动,发出晶莹的喧哗。这是何等优美宁静的景象。
唐代诗人孟浩然,也有一些写月夜景色的诗句,写得清静阔大,如同一幅幅意境幽远的画,让人读而难忘,譬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刘禹锡的《望洞庭》,我以为是写月色的诗篇中很出色的一首,诗人在一个明月之夜站在洞庭湖畔遥望,把眼帘中的月下美景写成了一首七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这首诗中描绘的月下湖光山色,令人神往。这是一个无风的月夜,月光静静抚照着洞庭湖,湖面波平如镜,如同一个巨大的银盘。最富有想象力的,是最后一句“白银盘里一青螺”,湖中的小山,就像白色银盘中的一只小小的青色田螺。我们读这首诗,眼前很形象地出现了月光下宁静的湖和山。
中秋之夜,一轮满月静静普照着天下人,哪怕是在喧嚣战乱的时代,也能给人带来几分宁馨。杜甫曾在颠沛流离中过中秋,他在旅途中写了《八月十五夜月》,且看他如何吟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这首诗,写在旅途中,动乱的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杜甫和草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丽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0232475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1
出版时间 2023-09-01
首版时间 2023-09-01
印刷时间 202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20
CIP核字 2023135330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