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南涅水石刻(全三册)(精装) |
内容 | 内容简介 1957年秋,在山西省沁县城北25千米的南涅水村,出土了一批佛教题材的窖藏石刻。此批石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自成体系,依其地名取名为“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石刻中的铭记:早年号始自北魏永平二年(509年),晚终至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延续500余年。造像有单体造像、组合造像和方体四面造像叠置组合几种形式,总计805件/组(1971年调25件到山西省博物馆藏,2004年再调39件到山西博物院藏)。造像精美,技艺高超,它的出土为研究北魏至唐宋时期的佛教传播提供了翔实资料,为研究佛教造像的断代提供了确切依据,为我国美术雕塑史增添实物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中的一块瑰宝。 南涅水石刻出土50余年,引起了国内外文物、历史、宗教、美术等学术界专家学者重视,作了一些报道和研究。石刻的保护环境和陈列条件都得到改善,石刻研究探索和资料收集工作虽从未停止,终因所公布资料有限,始终未能深入。2004年,山西省考古所将此作为专项课题,对石刻资料进行了全面、科学、系统的整理研究。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同志齐心协力,沁县文物馆同志积极配合,经过两年时间,完成了第一步工作,现将所整理的初步成果予以公布。 南涅水村早在1940年前后就有古代石刻造像出土。1957年秋,山西省文管会与沁县文化馆在南涅水村东北土台内的古寺庙遗址,发掘清理了北魏至宋代的石雕共800余件(组)。1989年,除残损严重、无法辨识的小块石刻及构件外,统一编号拍照。经过修复后陈列在南涅水石刻馆内的石刻雕像有四百多件。这批石雕数量多,时间跨度大,经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宋七个朝代520余年,造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现存的石雕有各种图案千余幅,大小雕像近万尊,客观地反映出这一地区佛教的兴盛发展。 目录 《上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南涅水石刻(全三册)(精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沁县文物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720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6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2-03-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03-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7.40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