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幻象(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20世纪大众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也是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蕞具突破性的作品。作者敏锐地描述了大众文化转型的方方面面:新闻业不再忠实报道,转而炒作热点;媒体迎合公众,量产朝生暮死的娱乐明星;观光景点专为游客定制,却又显得千篇一律;营销广告亦真亦假,铺天盖地;文学改编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作者全面观察美国新闻行业发展和社会变化,系统回顾了公共意识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的过程,准确剖析了大众媒体兴起和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内容涉及新闻、选举、旅行、出版、电影、广告等多个领域。本书一经出版即在学界和社会引发热议,启迪了从《娱乐ZHI死》到《景观社会》多部经典著作,此次为中文版首度引进。 目录 二十五周年版前言 初版前言引言 过度的期望 第一章 从采集新闻到制造新闻:伪事件的洪流 第二章 从英雄到名人:人类伪事件 第三章 从旅行者到游客:失落的旅行艺术 第四章 从实体到影子:消解的形式 第五章 从理想到形象:寻求自我实现的预言 第六章 从美国梦到美国幻觉?自欺欺人的声望魔法 道格拉斯·洛西科夫:经典版后记(2012) 延伸阅读(及写作)建议 致谢 导语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启发《景观社会》《消费社会》,创造“伪事件”“图像革命”“知名度”等概念。《洛杉矶时报》盛赞:“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到美国社会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几乎所有严肃的流行文化观察者都追随他的脚步。” 普利策奖得主的超前预言,警示我们为进步付出的代价:假象入侵日常,幻觉取代经验,举国自我催眠。“我们使用财富、学识、科技与进步,把自己与生活的真相隔离。”《纽约时报》书评人角谷美智子评论:“布尔斯廷预见了‘非现实的丛林’,随着假新闻、阴谋论和政治宣传在互联网上扩散,包围我们的丛林将愈来愈密。”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幻象(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丹尼尔·布尔斯廷 |
译者 | 译者:符夏怡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350256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首版时间 | 2023-07-01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2 |
CIP核字 | 2022169568 |
中图分类号 | G210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海南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