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融学越简单越实用
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的讲述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普及经济学知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金融学问题。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以金融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为血肉将金融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
目录

我们生活在富饶的“金融时代”

——什么是金融学

越来越多的财富是金融活动创造的

金融治国,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金融出问题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在现代社会里,金融盲无法生存

大家都在讲的CPI 是什么

——每天学点金融学名词

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GDP

体现国家的经济水平:GNP

国家经济的“体温计”:PPI

生活水平的衡量尺度:恩格尔系数

财富收入是否公平,基尼系数是标准

金融投资的风向标:道琼斯指数

金融学里的“不可能三角”:三元悖论

为什么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每天学点金融学原理

货币也会排斥异己的——劣币驱逐良币

什么让你一夜暴富,或一夜破产——财务杠杆率

随大流是明智还是愚蠢——博傻理论

贫者越贫,富者越富——马太效应

不可违背的“太太定律”——市场意志原理

“债务”跟着“资产”走——资本收腰术

看透钱的本质,就了解了金融的真谛

——每天学点货币知识

货币的起源:谁人不识孔方兄

货币功能:货币为什么能买到世界上所有的商品

纸币:货币的价值符号

电子货币:“无脚走遍天下”

虚拟货币:Q 币究竟是货币还是商品

格林斯潘调节金融的“利器”

——每天学点利率知识

利息:利息是怎样产生的

利率:使用资本的应付代价

复利:银行存款如何跑过CPI

负利率:利息收入赶不上物价上涨

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动带来哪些风险

利率市场化:把定权还给市场

雾里看花的金融市场

——每天学点金融市场知识

股票市场:狼和羊组成的金融生态

基金市场:让投资专家打理你的财富

黄金市场:黄金天然是货币

货币市场:一手交钱,另外一只手也交钱

保险市场:给未来拉上一根“安全绳”

证券市场:风云变幻的“大舞台”

谁在负责处理我们的钱

——每天学点金融机构知识

银行:金融界当之无愧的“大哥”

保险公司:无形保险有形保障

投资银行:“为他人作嫁衣裳”

证券交易所:让证券持续不断地流通

调节宏观经济“看不见的手”

——每天学点金融调控与政策知识

宏观调控:看得见的物价,看不见的手

财政调控: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的基础

金融调控:当亚当·斯密遇见凯恩斯

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的调节器

利率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政策

货币政策:扩张好还是紧缩好

财政赤字:影响国家经济的债务

怎样让钱生钱,存银行还是投资

——每天学点个人理财知识

存款储蓄:最传统的理财方式

基金:安全而又稳定的投资

股票投资:选择一只成长股

黄金投资:用黄金挽救缩水的钱包

保险:以小博大的保险理财

精彩书摘

为什么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每天学点金融学原理

货币也会排斥异己的——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这就是著名的格雷欣法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类似的现象。

假定男A,男B,美女C,从客观条件和个人禀赋来看,男A 较有优势,男B 稍逊。若从资源配置来看,A、C 结合实属大快人心,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A 男因自身禀赋或客观条件好,选择面比较广,“吊死在一棵树上”的机会成本过大。而B 男则相反,可能是“一无所有”,索性“孤注一掷,拼命一搏”。这样B 男在追求美女C 的努力程度上显然会大于A 男,而C 女只能凭借对方的行为表现来评判其爱恋自己的程度。往往会被B 男刻意粉饰的“海枯石烂,一心一意”的倾慕和忠诚而迷惑,被B 男拖入婚姻的“围城”。于是,婚恋角逐画上了句号。

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

18 世纪20 年代之后,由于某人不懈努力,白银终于变为非主流,黄金成为货币世界永恒的主题。某人,叫作艾萨克·牛顿,而且,与你认知的牛顿是同一个人。牛顿,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是经典力学、微积分的奠基人。对物理和数学来说,牛顿是奠基人;对牛顿来说,物理和数学只是业余爱好。牛顿的本职工作,只是英国王室造币大臣。在这个职位上他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相当兢兢业业。

牛顿当政之前,“造币大臣”只是一个闲职,没有任何实权。各家银行自己发行银行券,自行铸造铸币,日子过得那是相当滋润,关造币大臣何事。黄金为币,始于牛顿。

18 世纪初,金银同为英国货币,但牛顿发现黄金越来越多,白银越来越少。因为,黄金在欧洲大陆购买力低于英国,白银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在英国本土金贱银贵,在海外金贵银贱。

牛顿不但掏空了国库的白银家底,而且收购英国居民的银器,就是为了增加白银铸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出约700 万英镑白银,依然不能扭转金贱银贵的局面,新铸的银币也在流通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牛顿很伤心,伤心之后就明白了:既然黄金在本土便宜,无论铸多少银币都会被人藏起来,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的托马斯·格雷欣爵士发现并加以明确表述的。格雷欣是英国著名的金融家、慈善家,格雷欣学院的创建者,英国王室财政顾问和金融代理人。1559 年,他根据对当时英国货币流通状况的考察,上书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建议收回成色不足的劣币,以防止成色高的良币外流,并重新铸造足值的货币,以维护英国女王的荣誉和英国商人的信誉。格雷欣在建议书中首次使用“劣币驱逐良币”的说法,指出由于劣币与良币按面额等值使用,因此人们往往把良币贮藏起来或运往外国使用。这样就出现市面上所流通的都是劣币,而良币被驱逐出流通领域的货币现象。

格雷欣法则是金属货币流通时期的一种货币现象。但随着时代变迁,金属货币被纸制货币所代替。第一代纸币是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其主要的、完善的形式是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它是银行的债务凭证,承诺其持有人可随时向发行人兑换所规定的金属货币。所以,这一种纸币叫作可兑换纸币。第二代纸币是由银行券蜕化而成的不可兑换纸币,它通常由中央银行发行,强制通用,本身价值微乎其微,被认为是纯粹的货币符号。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中写道:“可兑换的纸币——即肯定可以随时兑换成金币(或其他本位硬币)的纸币——对全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几乎和面值相等的本位硬币一样。当然,哪怕对这种纸币十足地兑换成本位硬币的能力稍有怀疑,人们就会对它存有戒心;如果它不再十足兑现,则其价值就将跌到表面上它所代表的黄金(或白银)的数量以下。”显然,硬币是良币,可兑换纸币是劣币。在正常情况下,两者完全一样,但当纸币兑换成硬币发生困难时,其名义价值就会贬值,严重时就会发生挤兑。这时纸币就会被卖方拒收,流通困难,从而迫使其持有人不得不涌向发行银行要求兑换硬币。这种情况,实际上宣告格雷欣法则的失效,即已经不是作为劣币的纸币代替硬币,而是相反,人们将持有硬币以代替纸币。

在现实生活中,格雷欣法则实现要具备如下条件:劣币和良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两种货币有一定的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融学越简单越实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卉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73748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03-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