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凤凰山中的畲族故里(凤坪村的人类学考察)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综合运用了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方法展开,尤其重点使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对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凤坪村的政治经济、人口流动、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在深入挖掘整理凤坪畲村的珍贵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展示了广东凤凰山畲族作为畲族发源地族群的独特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新时期该村落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文化变迁。本书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对传承畲族传统文化和丰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对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华南路径具有启发性意义。 作者简介 方清云,女,汉族,中共党员,湖北武汉人。民族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散杂居民族研究专委会秘书长,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散杂居民族问题研究和畲族问题研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包括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项目和各级各类省部级项目20多项;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CSSCI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民族报》等转载;出版相关专著4部。 目录 前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视角:文化重构、文化自觉与广东畲族文化复兴 三 丰顺县打造“中国畲族故里”的举措 四 丰顺县打造“中国畲族故里”的意义 五 广东畲族与丰顺畲族后期畲族文化重构的建议 第一章 概况与族源 一 广东畲族的概况及族源 二 凤凰山畲族的独特地位 三 凤坪村畲族族源及概况 第二章 经济发展 一 新中国成立前凤坪畲族村的传统生计方式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计划经济时代的生计方式 三 改革开放至2014年快速发展阶段 四 2014年至今凤坪畲族村的跨越式发展期 第三章 人口与流动 一 人口现状 二 人口流动 三 人口流动与通婚圈 第四章 教育 一 学校教育 二 社会教育 三 家庭教育 结语 第五章 民居 一 凤坪村“下山虎”民居的结构与功能 二 凤坪村“下山虎”民居的变迁 三 凤坪村传统民居“下山虎”的建造过程 四 凤坪村“下山虎”民居的文化内涵 五 “下山虎”民居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展 结语 第六章 服饰 一 凤坪村畲族服饰的历史变迁 二 畲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寻踪 三 凤坪村服饰变迁的原因 四 凤坪村畲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结语 第七章 口头文学 一 畲族山歌 二 民间传说 附录一 凤坪村畲族山歌 附录二 凤坪村畲族祖图 第八章 民间信仰 一 凤坪畲族村的民间信仰内涵 二 凤坪村畲族民间信仰特点与功能分析 附录 祝文词 第九章 畲族“招兵节” 一 粤东畲族“招兵节”的仪式过程 二 粤东畲族“招兵节”仪式的人类学解读 结语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凤凰山中的畲族故里(凤坪村的人类学考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方清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7228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1 |
出版时间 | 2023-08-01 |
首版时间 | 2023-08-01 |
印刷时间 | 202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2 |
CIP核字 | 2023136378 |
中图分类号 | K288.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