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外语教材史(下卷)(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通过挖掘大量的第一手史料来勾勒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外语教材发展的轮廓,梳理外语教材发展的历史脉络,力求生动再现外语教材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时期外语教材的特点与规律,追溯外语教材从萌芽到成长再到兴盛的历史基点与源泉,展现中国外语教育教学的完整图景,重构外语教育教学史的研究格局,为当今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外语教材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历史借鉴。 作者简介 陈坚林,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电化教学》副主编;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会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以及中国香港大学合作研究教授。 目录 下卷导言 日语篇 引言 第一章 清末的日语教材 第一节 清末的日语学习热潮 第二节 清末的日语教材 第三节 代表性教材分析:《日语入门》等 一、《无师自通东语录》 二、《日语入门》 三、《东语入门》 四、《和文汉读法》 五、《东语正规》 六、其他教材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日语教材 第一节 动荡时局下的日语教育 第二节 大量增长的日语教材 第三节 代表眭教材分析:《日语基础读本》等 一、《日语基础读本》 二、“日语基础丛书”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日语教材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日语教育概况 第二节 日语教材缓慢发展 一、基础教育教材 二、高等教育教材 三、社会教育教材 第三节 代表性教材分析:《现代日本语实用语法》等 一、《现代日本语实用语法》 二、北大《日语》(黄皮书) 三、《大学一年级日语课本》 四、北大《日语》(蓝皮书) 五、《日汉辞典》 六、《新编科技日语自修读本》 七、《日语会话》 八、其他教材 第四章 “文革”期间的日语教材 第一节 日语教育的艰难发展 第二节 日语教材发展回暖 一、基础教育教材 二、高等教育教材 三、社会教育教材 第三节 代表性教材分析:《现代日语基础语法》等 一、基础阶段教材 二、专业日语教材 三、公共日语教材 四、社会教育教材 第五章 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语教材 第一节 日语教育重入健康发展轨道 第二节 日语教材的蓬勃发展 一、基础教育教材 二、高等教育教材 …… 阿拉伯语篇 俄语篇 法语篇 德语篇 西班牙语篇 附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外语教材史(下卷)(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陈坚林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6703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4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864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首版时间 | 2023-07-01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492 |
CIP核字 | 2022111722 |
中图分类号 | H09-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4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