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寰宇文献Natural History系列:动物志动物图志(精装全四册)
内容
内容简介

《动物志》是瑞士学者康拉德·葛斯纳(Conrad Gessner,1516-1565)的一部博物学著作。葛斯纳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生在苏黎世一个皮匠家中,出身卑微。1531年第二次卡佩尔战争期间,父亲去世,令他陷入极度贫困。得教会师长之助,乃得进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和布尔日大学学习。1535年,法国掀起迫害新教徒的浪潮,他回苏黎世避祸,翌年又赴巴塞尔留学。1537年,他在洛桑出任希腊语教授,有闲暇时间可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博物学。任教三年后,他又辞去教职,到蒙彼利埃大学学医。1541年在巴塞尔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随后返乡,在苏黎世大学教授哲学、数学、自然科学和伦理学。1564年,腺鼠疫肆虐苏黎世,他赶赴医疗一线救治民众,最终自己也感染不治。为了纪念他,1978年发行的50瑞士法郎面值纸币印上了他的头像。

作为一位知识渊博、学术领域广泛的学者,葛斯纳不但是一位卓有建树的植物学家,也是现代动物学的奠基人之一。这部《动物志》,是他自1551年起耗费八年时间在苏黎世出版的,被后人认为是现代动物学的奠基之作。全书共五卷,总页数超过4100页,以名称字母为动物排序,有细致人微的动物习性记录,并配以数百幅精细的版画插图。有趣的是,其中也有一部分想象力发挥过分的插图,甚至还有一些并不存在的幻想生物也收录其中,如独角兽等。但总的来说,这部巨著站在了从想象到实践的分界线上,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助于人们了解那个年代学者的探索精神。1553年,葛斯纳又单独刊行一册《动物图志》,作为对《动物志》的补足。本次影印拉丁文原版,亦将《动物图志》附于卷末。

目录

《动物志动物图志:第一卷》

《西方博物学大系总序》(江晓原)

出版说明

Historia Animalium Vol.I

《动物志动物图志:第二卷》

Historia Animalium Vol.II

《动物志动物图志:第三卷》

Historia Animalium Vol.III

《动物志动物图志:第四卷》

Historia Animalium Vol.III

Icones Animalium

前言

《西方博物学大系》收录博物学著作超过一百种,时间跨度为15世纪至1919年,作者分布于16个国家,写作语种有英语、法语、拉丁语、德语、弗莱芒语等,涉及对象包括植物、昆虫、软体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和人类等,西方博物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大备于此编。中西方“博物”传统及观念之异同

今天中文里的“博物学”一词,学者们认为对应的英语词汇是Natural History,考其本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无现成对应词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有“博物”一词,与“自然史”当然并不精确相同,甚至还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但是在“搜集自然界的物品”这种最原始的意义上,两者确实也大有相通之处,故以“博物学”对译Natural History一词,大体仍属可取,而且已被广泛接受。

已故科学史前辈刘祖慰教授尝言:古代中国人处理知识,如开中药铺,有数十上百小抽屉,将百药分门别类放人其中,即心安矣。刘教授言此,其辞若有憾焉——认为中国人不致力于寻求世界“所以然之理”,故不如西方之分析传统优越。然而古代中国人这种处理知识的风格,正与西方的博物学相通。

与此相对,西方的分析传统致力于探求各种现象和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以此解释宇宙运行的原因。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人即孜孜不倦建构各种几何模型,欲用以说明宇宙如何运行,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即为托勒密(Ptolemy)的宇宙体系。

比较两者,差别即在于:古代中国人主要关心外部世界“如何”运行,而以希腊为源头的西方知识传统(西方并非没有别的知识传统,只是未能光大而已)更关心世界“为何”如此运行。在线性发展无限进步的科学主义观念体系中,我们习惯于认为“为何”是在解决了“如何”之后的更高境界,故西方的分析传统比中国的传统更高明。

然而考之古代实际情形,如此简单的优劣结论未必能够成立。例如以天文学言之,古代东西方世界天文学的终极问题是共同的:给定任意地点和时刻,计算出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七政)的位置。古代中国人虽不致力于建立几何模型去解释七政“为何”如此运行,但他们用抽象的周期叠加(古代巴比伦也使用类似方法),同样能在足够高的精度上计算并预报任意给定地点和时刻的七政位置。而通过持续观察天象变化以统计、收集各种天象周期,同样可视之为富有博物学色彩的活动。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虽然我们已经接受了用“博物学”来对译NaturalHistory,但中国的博物传统,确实和西方的博物学有一个重大差别——即中国的博物传统是可以容纳怪力乱神的,而西方的博物学基本上没有怪力乱神的位置。

古代中国人的博物传统不限于“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体现此种传统的典型著作,首推晋代张华《博物志》一书。书名“博物”,其义尽显。此书从内容到分类,无不充分体现它作为中国博物传统的代表资格。

《博物志》中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一、山川地理知识;二、奇禽异兽描述;三、古代神话材料;四、历史人物传说;五、神仙方伎故事。这五大类,完全符合中国文化中的博物传统,深合中国古代博物传统之旨。第一类,其中涉及宇宙学说,甚至还有“地动”思想,故为科学史家所重视。第二类,其中甚至出现了中国古代长期流传的“守宫砂”传说的早期文献:相传守宫砂点在处女胳膊上,永不褪色,只有性交之后才会自动消失。第三类,古代神话传说,其中甚至包括可猜想为现代“连体人”的记载。第四类,各种著名历史人物,比如三位著名刺客的传说,此三名刺客及所刺对象,历史上皆实有其人。第五类,包括各种古代方术传说,比如中国古代房中养生学说,房中术史上的传说人物之一“青牛道士封君达”等等。前两类与西方的博物学较为接近,但每一类都会带怪力乱神色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寰宇文献Natural History系列:动物志动物图志(精装全四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士]康德拉·葛斯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79873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