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阐释政治哲学(政治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中国逻辑)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力图在政治哲学领域阐发一种“作为阐释政治哲学的民主社会学”理论模式。为此,本书从“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是其应是的三大功能(面对西方的“对话-抗辩功能”、面对现状的“阐释-范导功能”和面对历史的“阐释-反思功能”)入手,探索形成了“公共阐释”的取向及相应的三种研究取径(思想史重构、政治哲学建构与社会-历史分析相结合、历史政治学与社会-政治理论分析相结合),破解“理论视野的去西方化”“现代性价值/范畴的中国化”和“中国性价值/范畴的现代化”等课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借此对中国情境的政治发展和社会建设进行了介入性的学理分析和实体性的理论建构。
作者简介
孙国东,法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院长助理、院价值建构研究项目主任及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15-2016)。主要学术兴趣:法哲学、社会政治理论、法社会学、法律文化及近世和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目前,除从事思想史研究外,主要致力于阐发一种“作为转型法哲学的公共法哲学”理论模式,并进行“转型法哲学”的介入性学理分析和实体性理论建构。著有《合法律性与合道德性之间:哈贝马斯商谈合法化理论研究》,另出版编著、译著和合著多部。
目录
前言
导论 迈向“作为阐释政治哲学的民主社会学”
一、关于“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的四个评注
二、为什么是“民主社会学”?
三、中国现代政治哲学话语的三大功能与推进阐释政治哲学之公共阐释的三种取径
四、本书结构安排
上篇 政治发展的中国逻辑
第一章 “民主社会学”视野下的政治发展逻辑——基于现代化理论之思想史重构的政治哲学分析
引论:超越政治发展的自由主义话语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与政治发展:阿尔蒙德
二、保守主义的政治发展理论:从亨廷顿到福山
三、从左翼的批判到艾森斯塔特的“多元现代性”论说
四、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化与英格尔哈特的新现代化理论
五、“民主社会学”视野下的政治发展逻辑
第二章 “马克思-孔子范式”——“中—西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光谱
引论:作为综合性价值的政治发展及其“学理格义”
一、百年中国的三个时代
二、从“古—今时代”到“中—西时代”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光谱的嬗变
四、为什么是“马克思孔子范式”?
五、何种马克思?哪种儒家?
第三章 内倾型的贤能政治——基于“历史终结论”病理学逻辑的政治哲学分析
引论:作为“构成性情境”的贤能政治及其现代阐释
一、中国式贤能政治对“历史终结论”病理学逻辑的超越
二、现代性精神对中国式贤能政治的正当性限制
三、现代条件下的“内倾型贤能政治”
四、结语
下篇 社会建设的中国道路
第四章 “民主社会学”视野下国家与社会的相因相成——基于思想史重构的政治哲学分析
引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课题
一、从政治共同体到文化共同体:现代早期“市民社会”概念的含义转变
二、经济之维的市民社会与国家: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三、文化和政治之维的市民社会与国家:从葛兰西、阿伦特到哈贝马斯
四、市民社会的社会基础:弗雷泽、艾丽斯·杨与穆菲
五、“民主社会学”视野下国家与社会的相因相成
第五章 中国情境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辐辏型整合”与国家-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引论:作为“现代性范畴”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其“学理格义”
一、“辐辏型整合”作为现代中国的整合机制
二、中国共产党作为“辐辏型整合”的轴心:中国现代国家的两种形态和四个层次
三、公意型政党与政府、社会关系的良性格局
四、作为合法化中介的公共领域:共同政治文化的守护与统一战线的拓展
五、结语
第六章 迈向“获得家庭支持的公民性”——社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身份美德与公民美德的共契
引论:作为“范导性价值”的身份美德及其现代转进
一、“身份美德”与“公民美德”
二、“差序格局”与超越亲缘性的社会政治建构
三、社会资本与“善好社会”理念下的社会(组织)建设
四、代结语:迈向“获得家庭支持的公民性”
附录一 阐释政治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公共阐释
附录二 阐释政治学与历史的公共阐释——对历史政治学的阐释学检视
附录三 概念词汇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今之中国,道心为人心
蔽久矣。今之中国学术,道
术为方术裂久矣。政治哲学
者,本究政之理也。然今之
政治哲学,亦各为其所欲焉
以自为方也。荦荦大者,概
为三端,垒之高,畛之明,
世所罕见矣。一日自由主义
,视西之今为中之来,实则
以西摄中也。二日政治保守
主义,以今之中谋来之中,
实则以今非来也。三日文化
保守主义,以昔之中小今之
中,实则以古制今也。以西
摄中者,媚外也;以今非来
者,阿权也;以古制今者,
泥古也。君不见衮衮诸公,
或师心自是,或曲学多辨,
或党而不公,或兼而有之,
学之为私,孰有甚于此乎?
诚如实斋先生所言:“夫道
公而我独私之,不仁也。风
尚所趋,循环往复,不可力
胜,乃我不能持道之平,亦
人循环往复之中,而思以力
胜,不智也。不仁不智,不
足以言学也。不足言学,而
器器言学者乃纷纷也。”
以上诸言,虽极而言之
,然非无根之论也。若以今
之中国政治哲学之功用观之
,以上诸弊尤当引之为戒矣
。夫今之中国,亟希政治哲
学助中国现代政治秩序之建
构以话语支援,尤以三者为
要,日格西以“对话-抗辩”
,日言今以“阐释-范导”,
日化古以“闸释-反思”。唯
以“阐释”为基,“格西”“言
今”“化古”三者齐驱并进,
平匀用力,于古今中西间损
益会通,始成中国现代政治
哲学话语之建构也。
余之拙著倡“民主社会学
”,立“阐释政治哲学”,以“
格西”“言今”“化古”为念,
秉心于“清理地基”,着力于
公共阐释,期期于阐明今之
中国政治发展社会建设之逻
辑也。其心志之宏大,论题
之繁复,义理之博奥,远超
余之学力矣。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
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遂不避愚拙,奉诸同好,
其舛讹错漏,尚祈读者诸贤
匡裨为盼。
孙国东
壬寅年冬于沪北寸喜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阐释政治哲学(政治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中国逻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国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226431
开本 16开
页数 3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01-01
首版时间 2024-01-01
印刷时间 202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526
CIP核字 2023116907
中图分类号 D092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54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