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砚边艺絮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沪上著名书画篆刻家、鉴赏收藏家韩天衡先生的随笔集。作品近三十万字,配相关插图六十余幅。书名“艺絮”,实乃作者自谦之辞。本书分四部分内容:一是怀师忆友,包括海上艺术名家谢稚柳、程十发、唐云、朱屹瞻等人,作者一一讲述志道游艺中的那些生动的师友故事,其间也折射出自身循序渐进、修成正果的历程;二是谈艺论道,从篆刻流派、书法艺术、治印虚实、艺术出新等方面,集中探讨了作者多年从艺的体会与感悟,思虑缜密而辞趣翩翩;三是豆庐课堂,作者谈印、谈篆刻、谈长物、谈写字,从为人师的角度以后学以艺术启迪;四是品说收藏,谈作者眼中的珍物藏品,使读者提高鉴赏眼力,娓娓道来,真知灼见俯拾皆是。本书既有多幅作者与师友交往的珍贵相片,也配有作者精美的篆刻印作,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作者充沛的人文精神与多样的艺术才情。作者学识博古通今,议论高屋建瓴,遣词造句多文白相间,无论雅俗,皆斐然成章。本书思想性、艺术性、理论性、实操性兼备,颇具阅读与收藏价值。 导语 作者学识博古通今,议论高屋建瓴,遣词造句多文白相间,无论雅俗,皆斐然成章。本书思想性、艺术性、理论性、实操性兼备,颇具阅读与收藏价值。 攻艺者不能贪生名利心。学艺早熟者是春花,中岁有成者是夏花,老而有成者是秋花,衰年大成者是冬花。攻艺一生,焚膏以继晷,四季过尽,仍不花开,也无须抱憾。一生充实,脚踏实地,悦心冶性,心花怒放也不错,亦值。——《豆庐十论?论成才》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砚边艺絮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韩天衡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64108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6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80 |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 首版时间 | 2024-01-01 |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98 | 
| CIP核字 | 2023194251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