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平台竞争(规制中演进)/数字法治与数字中国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创新驱动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为政策背景,立足于中国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从竞争法的视角研究如何规制互联网平台不正当竞争行为。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竞争法规制互联网平台竞争应采用何种竞争观、数字时代如何完善竞争法的价值体系、互联网平台竞争行为的违法性如何判定、互联网平台竞争案件的法律适用、数字时代竞争法法益结构如何健全、互联网平台如何构建竞争合规机制等。 作者简介 陈耿华,女,法学博士,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大学创新发展法治研究院研究员。入选重庆巴渝学者(青年学者)、西藏自治区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专家。担任《重庆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等多个立法项目起草专家。围绕互联网领域竞争法实施议题在《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律科学》《现代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入选第14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主持省部级课题14项、校级项目5项,主研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二等奖、第五届中国青年竞争法优秀论文等奖项8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互联网平台竞争案件的竞争观择取 第一节 屏蔽视频广告案的裁判之争:两种不同的竞争观 第二节 静态竞争观如何形成 第三节 质疑及挑战:静态竞争观的局限 第四节 反思与转向:动态竞争观的正当性论证 第五节 延伸及拓展:动态竞争观的实现方案 本章小结 动态竞争观下反不正当竞争法谦抑性的再思考 第二章 互联网平台竞争案件的价值追求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自由竞争价值缺失 第二节 缘何自由竞争价值缺失 第三节 超越及重塑:缘何应倡导自由竞争价值 第四节 难题及回应:自由竞争价值如何实现 本章小结 自由竞争价值与公平竞争价值如何协调 第三章 互联网平台竞争行为判定 第一节 告别传统:竞争关系的新定位 第二节 分歧及廓清:商业道德标准的认定 第三节 误区及矫正:经济分析标准的适用 第四节 行业惯例的考量及优化一以软法规制为视角 第五节 硬币的另一面:互联网平台竞争合规机制构建 本章小结 平台竞争行为判定的几个面向 第四章 互联网平台竞争案件的法律适用:以一般条款为视角 第一节 一般条款的产生及价值 第二节 现状及不足:一般条款的扩张适用 第三节 回归及守正:一般条款限缩适用的法理分析 第四节 冲突及协调:一般条款适用规则的完善 本章小结 告别“损害”即为“不正当”的误区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益结构 第一节 一元中心法益构造检讨 第二节 从“一元中心”到“二元平衡”:域外二元中心法益结构审视 第三节 二元中心法益结构何以可能 第四节 二元中心法益如何衡平 本章小结 迈向新的法益结构 结论 互联网平台竞争规制如何演进 参考文献 附录 互联网平台竞争案件的文本调研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平台竞争(规制中演进)/数字法治与数字中国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耿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3230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5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2023-11-01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36 |
CIP核字 | 2023204089 |
中图分类号 | F492.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6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