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押井守的电影人生--跨越50年的50部影评特集(精)
内容
内容推荐
年轻时的押井守导演沉迷于科幻小说,曾于1968年去电影院观看了科幻片中的划时代作品——《2001太空漫游》。我们便从这部电影开始,一直聊到了墨西哥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新获奥斯卡奖的《水形物语》,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在此期间,押井守导演心态又产生过什么变化,又有哪些信仰是一如既往在守的呢?本书通过访谈的形式,记录了押井守导演这五十年来直面电影的态度。
目录
1968年《2001太空漫游》这是首部通过“电影”来表现“宇宙”的作品。
1968年《西部往事》要说能反复观看的电影,那当数莱昂内的作品。
1969 年《日落黄沙》我从没看过这么帅气的电影。
1970年《瑞安的女儿》这是我第一次在一部电影中窥见另一部电影。
1971年《稻草狗》这真是一部异样的作品,没有任何人能看透它的本质。
1972年《巴黎最后的探戈》贝托鲁奇的电影不需要固定的主题。
1973年《日以继夜》不看此片是电影爱好者的损失,但看了可能搭上自己的一辈子。
1974年《死者田园祭》这是一部靠寺山修司的“引用”而拍的电影。
1975年《新干线爆炸案》这是最后一部对日本战后社会发出挑衅的日本本土电影。
1976年《出租车司机》我也曾和特拉维斯一样,“想要一把手枪”。
1977年《铁十字勋章》结果佩金帕还是只展现了“暴力的本质”。
1978年《人体异形》美国侵略题材科幻片的佳作。
1979年《战士帮》沃尔特·希尔的热情与聪慧。
1980年《黑狐大行动》本片是我推荐的战争片。
1981年《明日之丈2 剧场版》出崎导演是我必须跨越的壁障。
1982年《银翼杀手》只能在电影中流动的、享有特权的时间。
1983年《蓝霹雳》这是直升机题材电影的巅峰。
1984年《得克萨斯的巴黎》充满快感的电影时间。
1985年《女郎漫游仙境》电影导演的天赋与对时代潮流的敏感性。
1986年《蓝丝绒》我赢不了大卫·林奇。
1987年《血尸夜》这部电影把吸血鬼作为某种隐喻。
1988年《机动战士高达:逆袭的夏亚》这是机甲动画的顶点之一。
1989年《凶暴的男人》北野武拥有一种自如感,从不囿于既有的电影表现手法。
1990年《异形魔怪》总而言之,这是部欢快的电影。
1991年《欧洲特快车》他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电影导演。
1992年《落水狗》他是创作双人对话戏份的天才。
1993年《双面女蝎星》既要谈班德汉姆,又要谈一下吕克·贝松。
1994年《夜访吸血鬼》像人类一样的吸血鬼。
1995年《七宗罪》仅凭这一作便能完全领略大卫·芬奇的魅力。
1996年《惊世狂花》对少数人群的情感。
1997年《洛城机密》美国电影的潜力。
1998年《小猪进城》这部电影克服了动物开口说话所带来的不协调感。
1999年《生存还是毁灭之犯罪者》若无其事地胡作非为,大肆宣泄。
2000年《偷拐抢骗》他的作品让我意识到,如今的电影仍有可以继续拓展的余地。
2001年《黑鹰坠落》最后那段升华太棒了。
2002年《钢琴家》这是一部典型的自辩片。
2003年《杀人回忆》奉俊昊浓墨重彩地描绘着人类。
2004年《谍影重重2》看不见导演的真面目,便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2005年《世界大战》斯皮尔伯格也会出现破绽。
2006年《人类之子》如果没有动作戏,它简直就是一部出色的文艺片。
2007年《老无所依》人类是可怕的。
2008年《生人勿进》北欧电影有一种独特的气氛。
2009年《守望者》世人对扎克·施耐德过于苛责。
2010年《艾利之书》这部片子把基督教与美国的历史重新拍了一遍。
2011年《亡命驾驶》片中隐藏着泛泛一览所无法体会到的内涵。
2012年《猎杀本·拉登》要是没有相当的自信或信念,可没法拍出这样的电影。
2013年《唯神能恕》这部电影谜团重重,我到现在还看不明白。
2014年《狂怒》我想聊聊“电影的整体规划”,所以才选了它。
2015年《边境杀手》跟续集对比下就能看明白。
2016年《谍影重重5》我们能从失败的作品中学到很多东西。
2017年《水形物语》这是吉尔莫·德尔·托罗最棒的杰作。
序言
(请务必提供纯文字,可单独提供TXT文件,也可
直接粘贴在本文档里)
前言
致即将开始阅读本书的各位(您应该是重度的电影
发烧友),以及站在书店里边翻阅边琢磨着是否要为它
买单的各位,考虑到您的方便,我在此预先声明:
在这本《跨越50年的50部影评特集》中,我向各位
推荐的其实并非本人毕生看过的“50 部最佳电影”或
本人的“阅片史一览”。
阅读市面上那些“列出个人生平前十部影片”“展
示自己的阅读经历”等策划时,我感觉像在俯瞰他人的
人生。尽管确有此类规划书或特辑存在,但其结果也不
过是挑起读者们的兴趣而已,我个人基本不信这些“推
荐”和“榜单”,也完全不会将它们视为观影和读书的
参考对象。看了我这番开场白,您或许要当场把这本书
塞回书架上,或趁着封面和腰封尚新期间直接把它卖给
BOOK-OFF,不过我仍想请您稍微看看我接下来的话,之
后再将它打发回书架也不迟。
我在30 岁那年获得了“副导演”的头衔,距今已
约40年。这些年里,我也大大小小执导了差不多40 部
作品(暂不区分动画作品和实拍作品)。若是考虑到业
界近年来的情况,我认为这个数量绝对不低了,甚至足
以为自己感到骄傲。这可不是我的错觉,因为趁着写这
篇文章的机会,我掰着手指头重新清点了作品数量,结
果连自己都吓了一跳。而且我并没有专注于导演岗位(
虽然是因为没这个条件),在本职工作之余还撰写小说
、制作游戏、为舞台剧设计表现效果、出品世博会展馆
、边喝酒边跟人吵架、练空手道……我就是如此这般,
在各种事宜的间隙当导演,因此我想哪怕我偶尔面露得
意,亦不会受天谴。当然,如果光是漫不经心地等着电
话响起、任务上门,可做不成这些工作,因此但凡为制
作电影,我总是不遗余力、巧舌如簧地去说服那些制片
人,有时甚至不惜搞点擦边球式的“诈骗”(也可能已
经构成了“诈骗”),总之差不多竭尽了我个人所能,
最终才得到这共计约40 项的导演工作。
我这一辈子都充斥着电影。现今应邀回顾自己的电
影人生,按时间顺序,在每个年份选出(即回想起)并
谈论一部该年度上映的影片,时间范围是从那“如今思
来,不足挂齿”(摘自权中纳言敦忠的和歌)的高中时
代起直到现当下。这对诸位号称“电影发烧友”或“电
影通”的读者们来说也
许还有些益处。而通过电影,又正好可以展现日本
战后,从经济高速增长期到“泡沫时期”,再到近年疲
弱之态尽显的那部分历史。本书的策划人及编辑应该都
是如此考量的(我可以肯定这一推论正确)。然而它能
否进行得一帆风顺呢?还请各位赏光把本书读到最后,
反正工作量庞大的制表任务和调查任务都交给了别人(
辛苦执行者们了);要是我围绕自己喜欢的电影畅所欲
言、说个没完,也只需由本书的执笔者费心费力去整合
即可。于是,我亦再次觉得,自己其实已经把运气都用
光了。
我今年69 岁,早就步入初老期了,末了还要一边
回想着高中生涯和曾对前路感到迷茫的自己,一边谈起
在那些时候看过的电影,这可不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本
书的取材访谈共计进行了十几个小时,还得按惯例刨除
那些搞错的内容和我自造的记忆,真是一场重体力劳动
,而这本书便是那来之不易的成果。说起来,我们花了
这么多力气,时薪虽不至于才100 日元(? 某电影资讯
写手),但肯定是一早就亏本了。唉,但也拜此机会所
赐,我回想起了一家音像店里的漂亮姑
娘,我曾兴冲冲地跑去那里买某部电影的原声音乐
带;又回想起了自己莽莽撞撞地和她围绕着那部电影的
评价而大吵特吵时,她脸上的表情。这些都令我感慨颇
深,因此我对此次的付出亦无怨无悔。
上述种种令人钦佩的热情汇聚起来,便成就了这本
书。当然,要将它放回书架还是拿去贱卖,全凭您自己
决定。顺便提一句,本书所论及的电影与编辑们辛辛苦
苦制作出来的列表中的内容(如“年度票房前十影片”
或专题杂志上的“读者票选前十电影”等)几乎没有重
复。即便它们纯粹是由我按个人主观意识选出的作品,
其中也并不包括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小众电影以
及野心勃勃的“文艺青年”们产出的独立电影。因此您
若是想观看本书中的电影,那么通过网络、TSUTAYA、
亚马逊等便可觅得其所有。
最后,我想说些略带严肃感的话题。
“看电影”和“侃电影”乍看之下是两种不同的体
验,然而它们实际上是同一回事——准确来说,“看电
影”唯有通过“侃电影”方得以实现、方得以存在,电
影必须要被拿来谈论才能够成为“电影”。反过来看,
“侃过的电影”和“看过的电影”彼此间却仍迥然相异
。这种不可思议之处正是所
谓“看电影”的本质和真意。表述得这么复杂,我
不剩惶恐,不过在聊了50 部电影之后,得出的结论也
确实只有这一项。
不论是处于回忆尽头的电影还是被人忆起的电影,
实际上就如“回忆”这一行为本身一样,只有立足于“
当下”,方能作为电影而存在。
我始终执着于一部叫作《堤》
导语
押井守曾说过“采访比作品更有趣”,这本书可以说是众多“押井守讲电影的书”中的巅峰作,也是最终版。这不是介绍喜欢的电影的书,也不是炫耀电影教养的书。观看数量庞大的娱乐电影,自己制作电影,了解什么是电影。这是五十年间一个不断进行探究的男人走近“电影的真面目”的文献。
书评(媒体评论)
1.电影导演押井守以“一年只选一部”的规则
从五十年中选出五十部电影做解析。被选上的电影
并不一定就是载入电影史的杰作、名作。倒不如说
,阅读本书的意义在于偏离主题,得出意想不到的
结论。这本书既可以作为押井守的“电影演出论”
来读,也可以作为“动画业界的杂谈”来读。——
日本读者
2.《新干线爆炸案》的不羁,竟然和《攻壳机
动队》扯上了关系,真是令人意外。虽然他谦虚地
说“我比不上大卫?林奇”,但现在可以说他是享
誉世界的鬼才之一。——日本读者
3.从1968年到2017年的50年间,押井导演从
每一年中挑选一部电影,将其讲述得淋漓尽致。不
是讲述故事,而是对电影细节的完全解析。这是一
本能让人强烈感受到对电影“浓厚”热情的书。—
—日本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押井守的电影人生--跨越50年的50部影评特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押井守
译者 译者:邢利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389039
开本 32开
页数 51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03
出版时间 2023-01-01
首版时间 2023-01-01
印刷时间 202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读者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788
CIP核字 2022147799
中图分类号 J905.313-53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