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股市什么时候垮
内容
编辑推荐

数百亿美元通过地下钱庄偷渡中国境内,它们等待什么?数千亿资金涌入中国楼市、股市,它们期待什么?处于旋涡中心的中国股市,如何拨开重重迷雾找到正确的航向?取消金融防火墙之后,中国股市将以怎样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揭示全球历次股灾规律性前兆,把握中国股市脉搏。

本书通过描述历次世界金融泡沫和重大股灾惊心动魄的故事,揭示了股市这个现代金融工具在近300年来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内容推荐

拥有百年基业的英国中央银行,一天之内被索罗斯以“组合拳”击倒;快速腾飞的亚洲“四小龙”,在国际游资的强大冲击下,十多年经济成果毁于一旦;2007年2月27日,中国股市一次大跌造成世界股市连锁反应,华尔街一天蒸发掉6000多亿美元……

在这些惊心动魄的较量中,谁是左右胜负的关键?金融寡头、基金经理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股市红绿相间的数字跳动之间,有无一双无形之手操纵着一切?谁真正拥有股市话语权?

本书通过描述历次世界金融泡沫和重大股灾惊心动魄的故事,揭示了股市这个现代金融工具在近300年来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深远意义。通过分析一些很基本的但被我们忽视的层面,化繁为简地带领读者了解股票和股灾的本质,为广大散户防御股市风险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目录

前言 谁在操纵股市

第一章 股灾:躲不开的金融地震

 比战争更具破坏力

 1.股票究竟是什么

 2.股灾推倒多米诺骨牌

 3.天堂与地狱仅一线之隔

 4.金融市场的杀手

 历史上的第一次股灾

 1.天才或疯子?

 2.越吹越大的泡泡

 3.密西西比股灾

 4.约翰·劳的墓志铭

 清朝时期的股灾

 1.李鸿章与中华第一股

 2.昙花一现的大清牛市

 1929,难以忘却的伤痛

 1.华尔街的兴衰沉浮

 2.“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

 3.大崩溃的根本原因

 1987,股灾悄然而至

 1.又一个“黑色星期一”

 2.华尔街感冒,全世界股市都要打喷嚏

 3.1989,“黑色星期五”

 1997,亚洲的噩运

 1.一份报告引发的危机

 2.亚洲出了什么问题

 3.人民币为什么不贬值

第二章 谁能预测股灾

 与股灾斗智斗勇

 1.股灾神秘化:别有用心的阴谋

 2.几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指标

 3.“群众永远是错的”

 栽在股市里的超级名人

 1.牛顿、丘吉尔和凯恩斯

 2.做一个体面的失败者

 战胜股灾

 1.乌鸦嘴?经济界的良心?

 2.顺势而为,逆向思维

 3.巴菲特为什么能赚到钱

 血的教训

 1.让造假者付出高昂的代价

 2.抵御股灾五大战略

 3.股灾启示录

第三章 中国股市探秘

 中国式市盈率

 1.莫以市盈率论英雄

 2.以日本为镜鉴

 政策市与金融安全

 1.上调印花税的背后

 2.杨百万:炒股要听党的话

 专家意见可信吗

 1.股评家的幌子

 2.战胜自我

 股票本无优劣

 1.蓝筹与绩优

 2.如何选择你的股票

 全民炒股不是坏事

 1.中国股民其实很少

 2.媒体误导

第四章 股市什么时候垮

 牛市的贡献与熊市的破坏

 1.股市发展的必需代价

 2.蝴蝶效应

 次级贷款危机

 1.“美国蝴蝶”

 2.恶性循环

 直面股灾

 1.“最后一个傻瓜”

 2.鸡蛋与篮子的辩证法

第五章 牛市杀手

 股灾前后

 1.股灾不等于经济衰退

 2.突发事件:“9·11”

 过度投机,追逐泡沫

 1.散户:炒股就是投机

 2.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看现在的内地

 3.大腕们的阴谋

 4.违规与欺诈

 索罗斯:可怕的经济杀手

 1.资本面前,不谈道德

 2.对冲基金:金融战争的核武器

 3.国际游资

第六章 股市赢家

 庄家与散户的博弈

 1.中国股市里的庄家

 2.从庄家到基金

 3.私募基金:中国股市灾难的导火索?

 4.信庄不如无庄

 谁适合炒股

 1.以赢家心态做赢家

 2.长线投资

 3.别把炒股当主业

 最好的结果和最糟的结局

 1.牢记自己所处的“食物链”

 2.投资的三重境界

第七章 给中国股市把脉

 疑似股灾

 1.人民币自由兑换为何不能放开

 2.五次类似股灾的熊市

 3.股指期货真是洪水猛兽吗

 盛宴或赌场?

 1.赌场论及其他

 2.中国股市的疑难杂症

 潜在的危机

 1.股灾来临的时候,人格外渺小

 2.提前打响股灾防御战

试读章节

股灾,一个飘荡在股市上空的幽灵。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股灾是指股市大量日常风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释放并经过一定时期累积到极大的程度时,或股市日常风险累积到较大程度但股市运作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急剧变化时,在某个偶然因素的影响下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及其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的异常现象。

它就像大家都了解的火山爆发,长期被积压在地壳里的岩浆,温度极高,当压力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从地壳较薄或有裂缝的地方猛烈冲出地面,造成严重破坏。

股灾与火山都具有突发性、破坏力和不确定性。

股灾来临是暴风骤雨式的,突然爆发的股价巨幅下跌,让投资者猝不及防,它毁灭的不是几个亿万富翁、几家证券公司和几家银行,而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更糟糕的是,即使专家们事后总结出各种导致股灾发生的原因,但没有人能准确预测下一次股灾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它如同瘟疫和天灾,往往在最意料不到的时候以突袭的方式来临——它不会在意牛市或是熊市,也不会选择诸如“黑色星期几”,总之想来就来,当人们惊恐地发现它时,账户上已是一无所有。

股灾与火山爆发相比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它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出火山爆发,有时甚至不亚于一次世界大战。因股市崩溃而引起的灾难,足以摧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几十年的经济成就,造成社会经济的巨大损失和震荡,影响社会稳定,加剧政治危机,相对于这种巨大的浩劫,每个人的不幸显得微不足道。

凡有股市的国家或地区,都程度不同地遭受过股灾蹂躏,无一幸免。而且往往越是发达成熟的股市,由于社会参与程度深,金融市场的各种杠杆工具易产生放大效应,因此股灾发生概率越高。就拿美国来说,它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股市规模最大的国家,并且与世界各市场经济国家联系最为密切,1929年和1987年发生在美国的两次股灾,几乎波及全世界所有的股票市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深刻的负面影响。

1.股票究竟是什么

股票是纯粹的资本主义产物,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不足和经营风险成为制约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如荷兰著名的东印度公司,进行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利润十分可观。但以当时的航海条件,仅凭一叶轻舟在海上航行数万公里,随时可能遇到风暴、海难、疾病等情况,一旦船只出事则人财两空,远洋贸易蕴涵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超额利润令人垂涎,另一方面巨大风险又是无法预期和逃避的,有没有办法既能够获得利润又能尽量降低风险呢?

于是便出现了以股份公司的形态,由股东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组织,投资者以股票的形式人股,并按出资额的大小享受一定的权益和承担一定的责任。股票面向社会公开发行,以吸纳分散在社会上的资金。这样当船只安全返回,所有投资人都能获得分红,而万一船只失事,大家分摊损失倒也不吃力。

1601年,阿姆斯特丹有几个商人在小酒馆喝酒聊天,一位商人无意中提到马上要购一批香水到法国销售,但上个月买了不少东印度公司股票,手中资金不足,早知道就不买了。

只要船一回来你就可以获得大笔分红啊。朋友说。

我在香水生意上能赚更多的钱。商人沮丧地答道。

几个朋友商量了一下,提议说正好他们有些现金,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把股票转让出来,他们将以稍稍高出银行利息的价格买人。

商人欣然答应,就这样,几个商人做成了世界上第一笔股票交易。  后来商船安全返回,持有股票的人都获得丰厚的分红,而卖出股票的商人也在香水生意中赚了大钱。他们意识到买卖股票是一种不错的融资渠道,于是定期到小酒馆进行这种股票交易,而且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形成定期的交易模式。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

有了股票,世界变得更加热闹。

有了股票,平添许多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P5-7

序言

2007年,中国股市成为全球经济界瞩目的焦点。

2000点、3000点、4000点、5000点、6000点……股市满身牛气一路狂奔,4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0亿特别国债等措施,都无法阻挡它势不可当的脚步。

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说: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泡沫经济,看看现在的中国股市,你就知道了。

华尔街首席基金经理罗杰斯说:我持续看好中国股市,而且相信未来中国股市会成为一个具备全球影响力的资本市场。

同是世界重量级金融家,为何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在金融界拥有相当影响力的他们,想通过自己的言论向世界传递什么信息?中国股市要完全融入国际金融市场要付出多少代价?

众所周知,时下的国际金融市场错综复杂,暗流汹涌,每个浪花都蕴涵着危险的气息。美联储挥舞着支票筋疲力尽地维护美元的强势地位,华尔街如怪兽般每天吞噬数以千万亿的资金,对冲基金、国际游资犹如丛林猛虎随时可能扑出来祸患人间,被日本主妇视为“菜篮子”工程的套利交易险些酿成全球股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市场越发成为潘多拉魔盒,说不定哪天能从里面蹦出什么灾难,而股市也成为各种利益集团搏杀的平台,上演出一幕幕惨烈而残酷的战争。

拥有百年基业的英国中央银行,曾是世界金融中心的中心,一天之内被索罗斯以“组合拳”击倒;快速腾飞的“亚洲四小龙”,在国际游资的强大冲击下十多年经济成果毁于一旦,连实力雄厚的日本也未能幸免,元气大伤。2007年2月27日,中国股市一次大跌造成世界股市连锁反应,华尔街一天蒸发掉6000多亿美元,欧洲人惊呼“‘共产主义’幽灵又一次在欧洲上空徘徊”。

在这些惊心动魄的较量中,究竟谁是左右胜负的关键?金融寡头、基金经理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股市红绿相间的数字跳动之间,有无一双无形之手操纵着一切?谁真正拥有股市话语权?

300多年前因融资而产生的股市,在其发展过程越来越渗透入复杂的因素,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任何一个细微变化就有可能导致股市巨大震荡,而国际间、政府间为了政治利益和国家利益而展开的较量更成为影响股市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国力日益强盛,发展中的中国股市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组织和投机家们的关注,与此同时,一股悄然形成的力量开始试图控制全局。

2001年中国股市陷入熊市时,千点论正出于在中国取得QDII额度的投资银行之口,同样,2007年海外集体鼓吹“股市泡沫论”并非无迹可寻。

2006年起数百亿美元通过地下钱庄偷渡中国境内,它们等待什么?数千亿资金涌入中国楼市、股市,又是期待什么?美国、日本、欧盟领导人为什么不遗余力催促人民币升值,独联体“颜色革命”中为何出现素罗斯的身影,突然而至的次级贷款风波何以演变成席卷全球的危机?

股市已成为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国家、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博弈的平台,任何一项经济政策、一次领导人讲话,甚至一个特殊的露面或暗示都微妙牵制着股市格局。  处于旋涡中心的中国股市,如何拨开重重迷雾和干扰找到正确的航行方向,是现在乃至今后很长时间内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1987年全球性股灾,中国还没有股市,躲过一劫;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国金融市场没有对外开放,又渡过一次危机;纳斯达克股灾,中国参与甚少,得以免受其害。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融入全球股市大家庭是迟早的事,届时人为设置的防火墙将被一道道取消,中国股市将以怎样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

股灾,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

中国以史为鉴,防患于未然。

书评(媒体评论)

股市有风险,特别是现在有不少人借钱炒股,风险很大。

——吴敬琏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当前的国内股市完全是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的市场,是一个炒作十分疯狂的市场,是一个股价与上市公司基础业绩没有关联的市场,是一个不少上市公司管理层以推高股价来转移国家与社会财富的市场,是一个贪婪与恐惧笼罩的市场……而这样的证券市场应该不是中央政府所要发展的市场。

——易宪容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我认为,大盘还是好的。大家应对中国的牛市有信心。

——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中国股市过热,正在出现泡沫化,因此中国股市未来的升值空间不是很大,这是我减持中石油的主要原因。

——沃伦·巴菲特 美国“股神”

我仍然看好中国股市80年,中国股市今后80年甚至100年以内都将影响世界股市,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股市会一直上涨80年,波动在所难免。

——吉姆·罗杰斯 全球著名投资大师

我相信,中国股市在2008年奥运会结束前肯定会保持平稳运行。

——乔治·索罗斯 量子对冲基金创始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股市什么时候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晓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10870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7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