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史上最好看的“狙击手”题材小说!
亚洲最大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正筹拍的热门军事影视作品。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单枪匹马缔造英雄神话热血战火铸就兄弟情谊!
这是一代人的成长史,这是一个战火硝烟的血泪传奇,这是一个与战争有关的故事。
李晓敏的《遍地狼烟(2抗战枪王)》讲述了:1938年那个异常寒冷的冬天,狩猎度日的英雄少年牧良逢从雪峰山上走下来。因为一个年轻漂亮的寡妇,也因为一场意外,他背起武器踏上了与日寇厮杀的征途:潜入沦陷区刺杀汉奸、与鬼子王牌狙击手的生死交锋、摧毁鬼子重要工事、收编土匪、解救战俘……
1940年秋,南京汉奸政府正式成立;枣宜会战失败,张自忠将军战死;日军飞机开始疯狂轰炸重庆;龙津失陷;鬼子海军封锁闽浙沿海交通;英国佬和日本代表在东京签订封锁滇缅公路缅甸段的协定,半边河山沦入敌手……
遍地狼烟,血染万里河山,少年枪王牧良逢从山上走下来,加入抗日队伍,由一名神勇的狙击手成长为国军将领,带领中国最早的特种部队,一次次用手中的枪挽救危势、狙杀敌军,令鬼子闻风丧胆。
李晓敏的《遍地狼烟(2抗战枪王)》涉及到的战争有: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湘西会战等,这一系列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亡中国的企图。在武汉会战后,其主要兵力与日军形成相持局面,对中国战场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遍地狼烟(2抗战枪王)》是首部描写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题材小说,短短三个月便占据各大门户网站原创排名第一的位置,同名影视剧由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热拍中!
这是一场山雨欲来的前奏。
开春后的湘桂一带,细雨连绵不绝就没有停过,天空中阴沉沉的,不时响起几声惊雷,雨却是不大,落地无声。空气中没有万物复苏的味道,一切显得沉闷而无趣。青年军官牧良逢坐在车里,他将军帽压得很低,丝毫没有留意窗外的沿途风光——那山峰峦雄伟,蜿蜒起伏,在灰蒙蒙的雨雾中显得无比寂寞。
森林里山风微微地拂过人们的脸颊,马路上很是安静,只有军车的引擎在耳旁轰轰作响。牧良逢闭上眼睛,几年的戎马生涯在跟前转瞬闪过:自己原本只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山里孩子,如果不是因为那架从天而降的飞机和一个叫柳烟的女子,他不会这么快就走向战场,也不会成为一个猎杀日军的战士,当然,他也不会这么早就见识到这世间的残酷无情。这些残酷从四面八方涌向他,他与鬼子之间的仇恨,与36军那些只会压榨士兵的军部败类间的较量,’还有那么多软骨头的汉奸,每每想到这里,他就咬牙切齿。
他恨这些人,也恨自己只有一个人。
开车的司机猴子递过来一支香烟:“长官,抽根提提神。这鬼天气太反常了,都应该阳春三月了,还像冬天一般。”
牧良逢没头没脑地愣在那里:“这……这还是冬天吧?”
柳烟被牧良逢这句莫名其妙的回答给呛住了,她知道他心里此刻在想些什么。她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握紧了牧良逢的手。身后百里之外的县城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还在进行中,只是双方都穿着中国军装。在那座县城里,牧良逢的朋友正处于随时随地被对方暗杀的危险边缘。而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的原因又是因为在枪口之下救出了牧良逢。
这是军人间的兄弟情谊,因朋友而生,又因朋友而死。
汽车一路飞驰,猴子的车开得很稳,一路上絮絮叨叨不停地说话,柳烟也正好多了个聊天的人并以此来打发多余的时间,她看着牧良逢半眯着眼睛,知道他还在担心着医院里的江胖子。
“姐,你说江胖子会不会有什么事?”
柳烟笑笑:“你们团长不是都说了吗?现在正值风头上,量那帮坏人也不敢怎么嚣张。”
牧良逢侧身看看柳烟,自从自己上次负伤,她过来照顾自己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原先她是一个性格泼辣的女人,现在却安安静静波澜不惊地和他过着另一种生活。牧良逢突然意识到——原来她的泼辣只是生活逼出来的“饰品”,一个弱女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男人的支撑,只能依靠自己生存,不得不装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但在牧良逢的身边,他带来的安全感让她放下了所有的伪装,还原了本真,这才是她真正的样子。
牧良逢以前丝毫不了解女人,现在他觉得自己有点懂了。他想了解这个女人的全部,包括她的过去,她的种种悲愁喜乐……这些他以前从来没有问过,现在想问的时候,却又要分开了。他想到这里,不禁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柳烟似乎听到了他的那声叹息,她回过头,眼里柔情似水,有种说不出的风情。牧良逢一看到这个眼神,心就像一泓春水般化开了,他想起自己第、一次看到她,惊艳于她的美丽,记住的就是这样的眼神。如果没有36军那群该死的混蛋,说不定他们已经结为夫妻了,那么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带着她去军校,让她在学校附近住下来。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是多么难得的恬静生活。他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自责,柳烟是爱自己的,只要自己开口,她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嫁给他,可是他却迟迟没有开口。到了省城,她又要和自己分别,回到那个叫风铃渡的小镇,再次开始望眼欲穿的漫长等待。 “姐,对不起!”牧良逢低声说。
柳烟看看他,笑了,她明白他的意思,和他生活在一起的这段时间,是她从小到大最幸福的时光,她了解这个男人,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他是她的英雄。前天晚上,刺客手中那把雪亮的长刀高高举过了头顶,在她的眼眸里一闪而去,她这才知道,作为军人,要时刻与危险为伴,而她,自然也伴上了危险!但她无悔,爱上一个人无悔是前提,有悔的爱,本身又是多么的低劣!
她笑了笑,没有说话,将头靠在了牧良逢的肩膀上。牧良逢一只手紧紧地搂住她的肩,直到汽车呼啸着驶过桂林。
傍晚的时分,他们到了一个离全州不远的小县城,几辆汽车先后停了下来,猴子对牧良逢说:“牧长官,你和嫂子随我们下车吧!”
“下车干吗?”牧良逢还沉浸在这最后的甜蜜时光里,一时没有缓过神来。
猴子嘿嘿笑了笑说:“坐了一天汽车你不觉得累吗?我们今晚就住在县城了,明天一早再动身赶路。”
牧良逢这才想起他们已经在汽车上颠簸一天了,被猴子一提醒,这才感觉到全身有些犯酸。
几个运输连的士兵把汽车停好围了上来:“牧长官,我们请你去喝酒。”
牧良逢最关心他的枪,说:“你们先把我的枪给我。”
“可现在还没有到省城长沙,要是把枪给了你,我们回去就要关禁闭了。”一个运输连的新兵煞有介事地说。
“你这个新兵蛋子,天生一副死脑筋,牧长官是团座什么人?心腹。你还真以为要缴他的械?”猴子瞪了那新兵一眼,从前面的汽车里拿出枪跑了过来。“今天这顿酒钱算你的了。否则我们不高兴,牧长官也不高兴。”
那新兵一脸的委屈说:“可是我身上没钱,上月的饷银早花光了。”
“没钱我先借给你,下月发饷了再还我就成。”猴子倒是会做顺水人情。
“猴子,你这不是欺侮人吗?”
“老子欺侮你怎么啦!再哕嗦就让你打单,别跟我们一起走了。”
新兵不认识路,来回两千多里,要是老兵们把他甩了,他还真分不清东西南北。所以新兵没辙了:“好吧好吧!晚上算我请客好了。”
牧良逢和柳烟被这几个活宝逗乐了,都笑了起来,几个人走进靠路边不远处的一家小客栈里,这家叫“上好云来”的小客栈不大,上下两层的一栋木楼,就几个伙计加个掌柜的操持生意。店里的人好像都认识猴子他们几个,老远就笑逐颜开地迎将出来:“几位老总,好久不见了。”P1-3
这本书终于完整地摆在了您的面前。这是您希望看到的,也是所我期待的。
《遍地狼烟》从2009年的7月开始在网上连载,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以来,我们共同见证了这部小说从最初的几万字到即将变成影视作品。
除了感谢,我想我还应该说点什么。
2009年,我辞掉了报社记者的工作,开始专心地写这部近60万字的小说,我的很多亲友都表示不理解,在专职写作这本书以前,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深圳和南宁做过近三年的自由撰稿人,稿费收入虽然不稳定,但也基本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现在我再度辞掉了工作,谢绝了合作的报刊约稿,背水一战。
当然,闭门造字使人更容易绝望,更容易自我。当小区物管人员很礼貌地敲开家门,我才知道自己依然逃脱不了生活的压力。
古龙说:为了等钱吃饭而写稿,虽然不是作家们共有的悲哀,但却是我的悲哀。是的,这也是我想说的话。说白了我是一个无产阶级,必须承受物质生活给我的压力。一个人在外飘泊了多年,已经很难找到一种归宿感,如果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作保障,我无法安心写下去。我母亲去世得早,18岁不到我就出来讨生活,深知生活的不易。我总是提醒自己:这个世界很无情。
这些现实的考量加剧了我内心的挣扎。
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些“穿越抗战”类的小说走红,我对职业写书,尤其是以严肃态度在写军事题材小说更是一度绝望。那些小说的强大让我心怀惶恐,他们塑造的小说人物像《封神榜》里的某个角色一样,几个人竟然就可以消灭一个大队的日军!尽管如此,这些小说还是引来了一片叫好声,但却让我陷于迷茫,更对这种意淫强目的现象深恶痛绝。我对朋友说:这个世界太疯狂。后来我查看了万年历,发现那段历史并不远,包括很多那个年代的老兵尚还健在。好在《遍地狼烟》得到了一部分读者的认可,这加强了我为那个年代“正名”的信心。
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是可悲的。
一个歪曲历史的时代是可耻的。
作为一个军事小说作者,我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是幸运,也是遗憾。
一个编织着枪林弹雨和英雄往事的作者,没有经历战争,就不能够真正地触摸战争的本质。很多年前,一些老人把自己的战争经历告诉了我,那就是子弹、生命、恐惧,除了绝望,还是绝望。这种绝望,是和平年代的我们永远不能理解的。我们喝着可乐,坐在空调房里,看着屏幕上演绎的那些生生死死,看着战争被表演成滑稽剧,多么令人可笑和可悲啊!
后来,我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故事提炼出来,融进了小说,让它们构成了战争的冰冷无情,生命的热血激荡。我很高兴自己,这么做了,因为它们让我的小说更接近真实的残酷。
春节的时候,北京电台的“读书俱乐部”节目给我做了一期专访,主持人问我:什么人才能算得上是英雄?我的回答是: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凡人,但在危难时刻,懦夫会退缩,会观望;挺身而出的——哪怕只是往前迈动了一步的那个人,他就是英雄。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那些伟大人物的光辉事迹,演义传奇。而那些为了人类进步牺牲的无数先烈,大多数都会被后人忘却,他们被统称为一个令人心酸的词:无名英雄。牧良逢这样的小说人物就是其中的某一个,我相信这样的人曾经出现过,他和你我一样,曾经生活在某个地方,过着比我们清苦得多的生活,却有着比我们高尚得多的信仰,他忘我无私,他英勇坚强,他敢做敢为,他每天都面对着死亡却毫不畏惧,他一身正气,他让我们热血沸腾然后又深感羞愧。 我们面对他,没有理由不感到羞愧。
这也是《遍地狼烟》要表达的另一种意义,它所表达的那一部分,就是我们当代人正缺失的那一部分。
这是一个容易让人浮躁的时代,所以坚持的代价就显得更为高昂。
这本小说才上传六万字,新浪网签下了它的电子版权。没过几天,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孙衍就找到了我,他的态度很明确:这本书我要了。接着,几家影视公司也先后联系我想签下这本书的影视改编……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在网络发布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点击量突破千万;区区几万字的内容,电子版和书稿分别被新浪网和江苏文艺出版社签走,随后,浙江横店影视制作公司捷足先登,高价签下了《遍地狼烟》的影视改编权;小说从四万多部参赛作品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首届全国网络小说创作大赛的一等奖;新浪和搜狐两大门户网站分别推出了这本小说及我个人的专题;获得国家出版新闻行业最高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各地的媒体纷纷展开了报道……
一本书的成功,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支持。
首先是我的读者和编辑,前者推波助澜给了我写作的动力,后者作为幕后英雄在为这本书的推广运筹帷幄。要感谢的入很多,有新浪网的编辑谢思鹏和张姗姗,江苏文艺出版社的孙衍和刘霁,横店影视制作公司的老总刘志江和一手促成这部小说影视改编的郑宝龙先生,网易网的编辑周春迎、搜狐网的王激、腾讯网的沙松亮……还有我的朋友马文强、方立、任艳春、盛世隐、青妍等人在我创作过程中提供的种种帮助。
当然,更感谢我的父母,因为他们教会我如何在黑暗中穿行。感谢他们在以往那些艰难的岁月中,用坚韧的双手给我掌起一盏灯,照亮了我原本灰暗的人生。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篇序?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