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术批评入门(历史策略与声音)/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对其多年从事的艺术批评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全书将宏观而深刻的哲学理论与重要而具有代表性的批评实例相结合,以期构建一部囊括艺术批评史、艺术批评哲学与艺术批评实践的实用概览手册。全书以平实可读的语言,为对艺术批评领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介绍了一种重要体裁,提供了一部综合全面、丰富易懂的专业读物。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从批评流派缘起到2000年以来艺术批评演变的历史,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艺术批评领域的发展脉络;接下来分别探讨了一系列与描述、解释和判断这三个主要批评活动相关的具体问题;最后详细论述了构成批评话语的各种力量和抉择;书中插入的附页则用一定笔墨全面介绍了相关思想,并提及了很多论争和趋势,正是这些论争和趋势的共同作用,才使得艺术批评成为如此令人激动而又富于变化的体裁。
作者简介
张燕楠,文学博士,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人文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艺术批评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长期从事艺术美学、艺术批评与西方艺术批评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文艺争鸣》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出版《诗与世界: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研究》《辽宁品牌发展报告》等专著;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美国新批评’早期思想的文化政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兰色姆本体论‘新批评’理论研究”、辽宁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目录
前言
导言
什么是艺术批评?
寻找标准之特征
艺术批评及相关活动的区别与重叠
艺术批评在更大的批评领域中的地位
艺术批评何用之有?
批评的影响与合法性
批评家与责任
谁是艺术批评家?
小结
第一章 艺术批评的历史
一种文体的诞生
早期艺术批评之声
狄德罗与审查制度的幽灵
18世纪后期的英国艺术批评
政治性抨击
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
英国艺术批评:哈兹利特和拉斯金
法国现代主义的发展
形式主义批评的兴起
20世纪早期的巴黎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批评
美国批评的崛起
抽象表现主义与哈罗德·罗森伯格
《艺术新闻》和诗人批评家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和形式主义的回归
20世纪60年代的形式主义和《艺术论坛》
形式主义的新兴替代
重返政治
早期女性主义批评
新马克思主义和《十月》
20世纪80年代与文化战争
节日主义、全球主义和制度批评
2000年以来的艺术批评
小结
第二章 描述与情境
有关描述的一般性问题
描述的行为及其目的
描述的策略
内部和外部证据
内部证据:中介要素与形式要素
内部证据:主题与内容
外部证据:标题、价格、材料和意图
外部证据:艺术家的经历、类别和历史背景
外部证据:物理环境与群体反应
外部证据:个体的反应
描述的复杂性
唤起式的描述
用语言表达视觉的困难
解释性描述
描述不当的代价
小结
第三章 解释与分析
涉及解释的一般问题
描述和解释的联系与区别
作为检索与修正的批评
判断性解释
对于解释的反对与支持
解释与意图
解释的内部与外部证据
图像解释
形式分析
现象学解释
外部证据的地位
传记式解读
历史性解读:时代精神
历史性解读:文化语境
批判理论与系统阐释
精神分析解读
女性主义解读
马克思主义解读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解读
后结构主义解读
小结
第四章 判断与评价
判断在批评中的地位
不断转变的判断认知
休谟和康德的贡献
对康德的挑战和修正
对普遍标准和个人标准的一些论述
普遍标准的早期例证
19世纪批评标准的变化
独创性和表现力成为普遍的标准
20世纪初期的标准
标准使用中的最新变化
判断的形式与相关问题
肯定性判断
否定性判断
判断的复杂性
小结
第五章 个人批评文体:语气和风格
影响批评的外部因素
最后期限
字数和篇幅限制
语境因素
受众因素
体制化的意识形态
语气、风格及相关外部因素
语气的生成:词语选择
语气的形成:人称
语气的形成:标点符号
语气的形成:时态
语气的形成:句法和句子结构
语气的形成:其他策略
语气之争
艺术批评的语气是否应与主题相吻合?
艺术批评应该有多清晰?
小结
结语
选段
德尼·狄德罗:《1765年至1767年沙龙汇编》选段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1846年沙龙》选段
约翰·拉斯金:《结论:现代艺术与现代批评》(1843)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关于毕加索的两篇文章(1905)
罗亚尔·科蒂索斯:《后印象派幻觉》(1913)
哈罗德·罗森伯格:《美国行动派画家》(1952)
列奥·施坦伯格:《每月回顾》(1956)
希尔顿·克雷默:《美国绘画批评家》(1959)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现代主义绘画》(1960)
迈克尔·弗雷德:《艺术与物性》(1967)
露西·利帕德:《女性艺术家运动——下一步怎么办?》(1975)
《十月》编辑部:《关于(十月)》(1976)
苏西·加布里克:《超越矩形,跳出框架》(1995)
詹姆斯·埃尔金斯:《艺术批评怎么了?》节选(2003)
术语表
参考文献
索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术批评入门(历史策略与声音)/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克尔·休斯顿
译者 译者:张燕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261435
开本 16开
页数 5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4
出版时间 2024-03-01
首版时间 2024-03-01
印刷时间 202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682
CIP核字 2023004332
中图分类号 J05
丛书名 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系列
印张 34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0
2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