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安月下与君逢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诗歌为经,以时间为纬,串联起大唐文人的友谊与羁绊。
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总是与友人有着深深的羁绊。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通过书信,用古诗词来传达双方的情谊,在诗文中总是能体会到对方内心真实的想法,有如高山流水般的共鸣。
他们是白居易与元稹、王维与裴迪、李白与杜甫、刘禹锡与柳宗元、李白与孟浩然。
打开本书,也就打开了大唐苍穹的星汉灿烂;
打开了唐代文人的命运与密辛;
打开了一个时代的风骨与深情。
目录
前言
王维×裴迪:相忆今如此,相思深不深?
杜甫×李白: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刘禹锡×柳宗元:君为已矣,余为苟生
李白×孟浩然:吾爱孟夫子
白居易×元稹:此夕此心 君知之乎
序言
他们之间是友谊,更是恩义。于他们而言,没有友
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有哲人说:什么是爱情?两
个灵魂一个身体!什么是友情?两个身体一个灵魂!所
以友情是灵魂的婚姻。
在友情里,我们以灵魂结合共渡逝水,在爱情里,
我们以身结合共堕红尘,能抵达心灵的领土并肩驰骋的
还是知己。
冯梦龙说:“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
,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作相知。

这样的友情,让唐朝的诗人肯为他说“直到他生亦
相觅”,肯为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肯为
他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个时
候他们都是以山为琴、以水为弦的诗人,伯牙来了,子
期还在,而不是人殁琴没,山在水涸,人间不能再在山
的深谷里弹起流水之弦,再没那一曲可歌可泣的回响。
这些诗人的诗篇流光溢彩,诗人之间的感情更是一
往而深。这是一种友情,却比友情更紧密,比爱情少了
一些情欲,却比爱情更加肝胆相照。
他们可以没有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却不能没
有这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友情。我听到李白的大声
呼喊:“吾爱孟夫子!”看到深夜里白居易一场深情流
露:“此夕此心,君知之乎?”还有元稹一场梦醒的遗
憾:“唯梦闲人不梦君。”以及韩愈的高声吟唱:“我
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喜欢这种干净、深情、酣畅
、淋漓的感情。爱情是一场海誓山盟,而这样的友情却
是海枯石烂。
他们的情,初见者,看山是山,看水似水;看清之
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领悟之后,看山还是
山,看水还是水。而他们携情行过之处,唯有千山连绵
,万水长流。
世间繁华,随时浮沉,世间爱情,瞬时千变,唯有
茫茫碧水上,苍苍横翠微。
后记
★本书将唐代热门文人CP一网打尽,有趣有料有泪
点!
这是一本讲述大唐文人相逢与羁绊的书,讲的是知
己情怀,也是恩情义气。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
们,在精神上总是与友人有着深深的羁绊。他们有了距
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
他们是白居易与元稹、王维与裴迪、李白与杜甫、
刘禹锡与柳宗元、李白与孟浩然。
他们之间的情感似江水般绵长,他们之间没有此情
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
★用诗词串联起历史故事,文字质美,考据严谨
文人喜欢用古诗词来传达双方的情谊,在诗文中总
是能体会到对方内心真实的想法,有如高山流水般的共
鸣。
本书在唐代文人唱和的诗词中还原他们Z真挚的情
谊,串联起唐代文人的交友圈,考据严谨,文字质美,
拨开历史层层面纱,呈现诗人在为友人落笔题诗的那一
刻,一颗心是怎样炙热跳动。
★大唐与诗歌,青春与衰朽,命运与秘辛,还有一
个时代的浪漫与深情。
打开本书,也就打开了大唐苍穹的星汉灿烂;
打开了唐代文人的命运与密辛;
打开了一个时代的风骨与深情。
★随书附赠大量精美赠品,新意多多,心意满满!
1.封面插画同款明信片。月下长安城,风雪与君同

2.李白春夜闻笛精美票根,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
不起故园情。
3.元白信笺书法作品,普白水纹特种纸印制,精美
还原,一字一句皆可回味。
4.柳宗元“独钓寒江雪”异型书签,氛围感拉满,
风雪夜归人,旷野有雾灯。
5.元白、刘柳精致色纸小卡两张,捕捉挚爱CP的经
典名场面,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
精彩页
靖安客舍花枝下,唯有多情元侍郎
公元809 年,白居易与弟弟和朋友李杓直一起去曲江、慈恩寺踏春,踏春归来,便到李杓直家喝酒。他们折了花枝作酒筹,酒兴正浓时,白居易突然放下酒杯低头默然不语,如在梦里,良久,他突然说了一句:“微之到梁州了!”是的,梦里他看见了元稹正行在千山里,眼见他回望长安,自己呼唤他却得不到回应,一急惊醒,抬头四顾,众人皆在唯元稹不在。白居易茫茫然提笔在李杓直家的墙壁写下一诗《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是夜,元稹的梦里,自己追上那踏春的三人,跟在他们身后从曲江悠悠信马,躞蹀徐行上慈恩又回李杓直家。
众人得醉春色,以酒助情,却总觉得少了一人,是了,以前踏春后必去微之的靖安舍饮酒,伴满园花开不饮自醉,饮了更不知今夕何夕,只觉人面桃花相映红,而如今人面已不知何处去了。
乐天说:“最喜与微之看花,尤其是寺里牡丹,他喜欢去西明寺看牡丹,可我去西明寺时只见牡丹已不见人了。今年也无缘再看微之靖安舍里那西栏上的牡丹花了。他家的花最招人想念,那雨后看过一次衰红的胡三都念念不忘,接连三次托人问微之家的牡丹开得怎样,微之说此时正开满了西栏,可惜赏花时我们只能两两相忆。此时我跟胡三一样,也想微之家的花了……”“尤其想微之。”乐天的心里话藏着没说。
李杓直说:“最不喜跟微之下棋,上次他败势已现,竟偷我的棋子想要咽到肚子里去,该罚他!”众人哈哈大笑,微之也跟着乐,陡然那酒筹花枝落到自己手上,却捧不住,落到地上,极低的堕花声,惊醒了自己,只听得窗外马嘶春陌,而自己远梦初归。
几天后,乐天收到微之的信,信里有一诗《使东川?梁州梦》:“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我梦到与君一同游了曲江,还一同游了慈恩寺。忽然听到掌管驿站的小官叫人牵马的声音,才蓦然惊醒原来我此身是在古梁州啊。
微之说:“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乐天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吏已传呼报晓矣。”落款的日期与白居易游寺题的诗日期都一样,原来白居易所行皆入了元稹之梦,后来人们说他俩“千里神交,若合符契”。
——有一种朋友,不是你的情人,不是你的亲人,你却甘把美梦赋他,让他成为你的梦中人。
当年他们俩一同登拔萃科,一同任秘书省任校书郎,一起校勘宫中所藏典籍。那个时候元稹二十多岁,白居易三十来岁,两个人风华正茂,未来如春扇在他们俩面前徐徐打开,世界在等着他们去黼黻着墨。后来元稹跟另一朋友说起当年同时官拜校书郎之事时,写诗云:
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熳狂。 共占花园争赵辟,竞添钱贯定秋娘。
七年浮世皆经眼,八月闲宵忽并床。
语到欲明欢又泣,傍人相笑两相伤。
——元稹《赠吕三校书》
白居易看到元稹的这首诗,也想起了他们的当初,赋诗一首:
见君新赠吕君诗,忆得同年行乐时。
争入杏园齐马首,潜过柳曲斗蛾眉。
八人云散俱游宦,七度花开尽别离。
闻道秋娘犹且在,至今时复问微之。
——白居易《和元九与吕二同宿话旧感赠》
——当初我们相识的时候,正是裘马轻狂时,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还一起去追求美人,七年以后,我们如云散尽天涯,听说当年的美女秋娘尚在,还常常问起当初最年轻英俊的你。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的时候,细藤初上,春光烂漫,没有此去经年的沧桑。那个时候,他们彼此欣赏,剖心成为对方的知己。那是他们最快乐的日子,白居易蓦然回首,不禁狂吟一千字《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此诗自注:“贞元中,与微之同登科第,俱授秘书省校书郎,始相识也。”初见时两人发现彼此都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音,就“分定金兰契”。金兰契,《周易》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
当时是多么的风流年少啊,“征伶皆绝艺,选伎悉名姬。”我们时时大醉而归:“残席喧哗散,归鞍酩酊骑。酡颜乌帽侧,醉袖玉鞭垂。”日日形影不离:“几时曾暂别?何处不相随?”
那时候,白居易在长安常乐里租房,元稹在其西南靖安里租房,还有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李绅,他们三人成了哥们儿,下班就聚在元稹靖安舍里一块喝酒,没钱喝酒了,就脱了衣裳去当铺换酒钱,故白居易有诗:“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脱青衫典浊醪。”
有酒共饮、有花共赏、有月共品、有书共读,世间快意事,都与你分享。那是我们青春炫丽的时代,让我此后的余生里常常梦回此时此地,因为在这原地的,还有你,当时少年春衫薄。
元稹的靖安舍里有辛夷两株,这树在白居易漫长的人生记忆里一直都花开花落,蓓蕾初绽时他们都没有经历劫后的伤痕累累,流年几度后,谁都风吹雨打了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安月下与君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吉祥止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758025
开本 32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24-03-01
首版时间 2024-03-01
印刷时间 202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95
CIP核字 2024008326
中图分类号 I207.227.42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