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军常熟暴行录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真实记录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罪行的专门史书。

这是一部别具匠心的地方抗战史料的编撰集成。

这是一部颇见功力的抗战研究的科研汇集。

沈秋农的《日军常熟暴行录》不但对研究揭露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罪行,而且对深入研究常熟地区的抗日战争乃至整个江苏地区的抗日战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沈秋农的《日军常熟暴行录》记述了抗战时期日军在常熟的暴行及常熟人民对殖民统治的抗争。包括“暴行研读”“志书实录”“报刊旧闻”等七个章节,融史料性、学术性于一体,突显了史料详尽、图文并重之特色,可补史志不足,发警钟之音。

目录

前言

暴行研读

 日军猖獗已久的谍报工作

 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暴行综述

 常熟文化在日本侵华期间的劫难

 日本侵华战争使常熟教育事业蒙受重大损失

 从日军地图看侵华野心

 常熟的日军慰安所

 日军操纵创办《虞报》

 《东史郎日记》对日军常熟暴行的实录

 石川达三所纪实的日军常熟暴行

 《徐兆玮日记》对日军暴行的记载

史志记载

 《中共常熟地方史》记载

 《常熟市志》记载

 《中共张家港(沙洲)地方史》记载

 《沙洲县志》记载

 《抗战简史》记载

 常熟乡镇志记载

报纸旧闻

 上海《申报》报道

 常熟《琴报》报道

 常熟《新生报》报道

 常熟《每日新闻》报道

口述档案

 马洪元:梅李商家损失重

 薛伟良:薛家宅基惨象多

 马文华:徐市家园遭蹂躏

 钱康元:昼伏夜藏避凶祸

 蔡瑞荣:何市南桥受害烈

 毛德新:布庄百家劫毁多

 缪毓清:东躲西藏心惶恐

 邵翠云:少年不忘日军仇

 王溥季:彩阿姐受辱惨死

 樊菊芬:家产悉数化灰烬

 戴祥生:姐夫惨死炸弹下

 季月英:胞弟二人遭夺命

 王瑞良:颠沛流离逃难苦

 王康元:断臂留下终身恨

 姚桂英:家破人亡话逃难

 包呋姐:东躲西藏避日寇

 王关林:冤魂血染蒋湾村

 殷妹金:“阿伯”沉河满腹恨

 王友成:亲历日军过陈泾

 俞庆:苦难冤魂长相忆

 宋二保:父亲被抓孩儿苦

 李瑞英:杀父之仇铭记心

 陆根林:烧杀抢奸罪难赦

 顾纯学:终生不忘逃难苦

 顾锦珊:家产痛失居无定

 韩惠英:亲人无辜遭枪杀

 顾定宇:虎口逃生入“民抗”

 蒋曼美:损失惨重逃难苦

 毛同生:乱世岁月苦难多

 祁龙威:丁丑避难惨状多

 程民:辗转逃难苦与泪

 吕恩:亲友被害也哀伤

 俞炳夏:千里逃难幸与祸

 徐虎生:三死一伤岂能忘

 殷增兴:殷家宅基血泪仇

 郑耀民:一路灾难一路恨

图片写真

 目军登陆

 进占梅李

 水乡行军

 进攻虞山

 常熟沦陷

日军自述

 日军在常熟登陆作战概要

 《大阪朝日新闻》报道

 《大阪每日新闻》报道

 《东京日日新闻》报道

 《东京朝日新闻》报道

 《支那事变战殁警察官诚忠录》记载

 《江苏省常熟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记载

 《东史郎日记》(节录)

 《活着的士兵》(节录)

后记

试读章节

日军猖獗已久的谍报工作

情报工作是发动战争及战争全过程的必备工作,所搜集的情报是综合的,除军事之外,还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人文,以及自然、地理、民俗、宗教等等,凡能接触到的都应收尽收。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碎片化的种种信息,经有关方面从情报学的角度加以研析整理后,就是一份完整的情报资料,可提供给决策层作重要参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日本政府为了发动侵华战争,早在甲午战争爆发前二三十年,也就是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作为基本国策。一方面不断的扩军备战,另一方面大量派遣间谍以各种名义渡海赴华,开展谍报活动,刺探与搜集中国方面的各种信息加以研判,为制定侵略计划提供参考。常熟也在敌人搜集情报的区域之中。1876年7月11日,日本海军中尉曾根俊虎乔扮成旅游者来到常熟,对常熟县城及福山口进行侦探,不仅将当地的自然地理、人口户籍、兵防设置、水陆交通、城乡物价等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还绘制了《常熟县碇泊处略图》和《福山口略图》。曾根俊虎直言不讳地写道:“现在我所停泊之地福山镇之河口也是扬子江之支流,满潮之时,十匹马力的蒸汽船可以自由来往。如若现在有变,要突然袭击此地,可以于夜间趁潮而偷偷上陆。一队潜入河口,一队袭击南边桥畔的兵营,一队以西北的山丘为阵地。三队兵力相助,再加上使用一个炮队,定是取而不难。”这些文字被收入曾根俊虎的《北中国纪行》一书。这事发生在甲午海战前的18年,可见日本政府对情报工作的重视。虽然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强行霸占的是台湾,但全面侵华的图谋一直在秘密运筹之中。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为了这一天,日本政府同样做了长期而周密的情报工作。常熟以经济文化优势和军事、地理、交通的重要性,自然成为日本开展情报活动所窥伺捕捉的重要目标。谍报人员乔扮成旅游者、经商者、游医、僧人、乞讨者等,深入常熟城乡,开展各类情报的搜集工作。检读《申报》,自1931年4月至1937年9月,有关日本人来常熟从事侦探活动的记载就多达22次,其中1931年2次,1932年6次,1935年1次,1936年3次,1937年10次。除此之外,还有日本利用收买的无赖汉奸开展侦探活动而被抓获并予以严惩的记载11次。所有这些还只是《申报》所报道的消息。

来常熟收集情报者最常见的是以旅游的名义来,有独来独往的、数人同行的,也有成群结队的。在数人同行中,较突出的有这么一件事。1932年11月19日,日人高木千代太郎及服步武士一起雇舟来到常熟东唐市,沿途观察棉花及稻谷。20日在白宕桥被居民举报,经警察检查有猎枪一支,子弹19发,皮箱一只,照相机两具,照片两张。据高交代,他此行来常实为采办棉花,同时游历内地及沿途行猎消遣。事实上,在当年一·二八淞沪战役期间,高已悄然来常,匿居南门大东旅社,被公安局拘获并驱逐出境。他此次来常被拘,仍由公安局转送日本领事馆处理。

1935年11月2日,上海四川路大同海运公司日籍职员8人驾自备车来常。及晚,日人在近芳园进餐时,征有妓女多名。常熟公安局获悉后,即前往将妓女拘去,并派便衣警察多名,对日商行踪进行暗中监视。

P3-4

序言

周新国

在中国人民第一个法定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我读到常熟沈秋农先生编著的《日军常熟暴行录》的书稿,作者邀我为该书作序,这使我有幸先睹为快,拜读其凝聚多年心血的大作。该书资料丰富,体例规范,分析允当,特色鲜明。概括起来至少有三:

其一,这是一部真实记录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罪行的专门史书。该书记录的时间为“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也由此开始。四十天后,日机首次轰炸常熟。11月13日,日军在常熟白茆口、徐六泾口、野猫口等沿江口岸强行登陆,大举进犯常熟。儿月19日,常熟县城沦陷。从此,常熟人民在屈辱和愤怒中艰难地度过了七年十一个月又二十天”。日军占据常熟期间,百姓死伤无数,给常熟人民造成了巨大创痛,尤其是1937年8月17日至11月19日日军在常熟狂轰滥炸、烧杀淫掠的滔天罪行和1941年7月至9月日军在常熟和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大规模残酷清乡。有关前者,该书引用了专门从事中国情报调查的满铁上海事务所调查室对常熟实地调查后的人口总数为713191人,较事变前的859238人减少了146047人,调查室承认该数字“如实显示了因事变而引起人口激减的事实”;后者则依据《中共常熟地方史》第一卷的记载:清乡期间,“县、区、乡抗日民主政权机构悉数瘫痪;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数百名党员和各级政权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被逮捕,关押在苏州第三监狱,再分批处理,其中在1942年4月初被日军一次集体枪杀的就有76人;武装力量损失(包括牺牲、被捕、失散)400余人……群众性的抗日团体无形解体”,“群众遭到的迫害十分严重,被无辜抓捕、关押的达数千人”。上述种种,足见侵华日军在常熟的暴行之烈。

其二,这是一部别具匠心的地方抗战史料的编著集成。作者将历年收集的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罪行的资料分类整理,分“暴行研读”“史志记载”“报纸旧闻”“口述档案”“图片写真”以及“日军自述”共六个部分,其中日军“图片写真”和“日军自述”显得尤为珍贵。所有史料丝丝相连、相互印证,将日军在常熟犯下的滔天罪行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其三,这是一部颇见功力的抗战研究的科研汇集。作者对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种种罪行进行了分析研读,并对各方面资料予以爬梳剔抉、参互证引,让事实揭露真相,让历史发声,用史实发言。其中如《日军猖獗已久的谍报工作》一文,以日本海军中尉曾根俊虎的《北中国纪行》一书所载内容为依据进行研究:曾氏在1876年7月11日乔扮成旅游者来到常熟,对常熟县城及福山口进行侦探,不仅将当地的自然地理、人口户籍、兵防设置、水陆交通、城乡物价等情况搞了个一清二楚,而且还绘制了《常熟县碇泊处略图》和《福山口略图》,并直言不讳写道“要突然袭击此地,可以于夜间趁潮而偷偷上陆。一队潜入河口,一队袭击南边桥畔的兵营,一队以西北的山丘为阵地。三队兵力相助,再加上使用一个炮队,定是取而不难”。此事虽是1876年所记,却是日本侵华早期情报工作的一个缩影。作者通过检索《申报》等资料指出:自1931年4月至1937年9月,有关日本人来常熟从事侦察活动有22次之多,还有被日军收买的汉奸进行的侦察活动并被抓获惩处的达11次;上述日人来常熟,多数未有护照,而日军情报人员赴常熟搜集情报更具军事侦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对常熟的侦察更为密集,除以游览为名成群结队游尚湖、登虞山,拍照片、察市情之外,还乔装成药商或难民,想方设法搜集情报,可谓“不择手段,一以贯之,其用心之细、计划之周,堪称精密”。日本谍报工作为日本政府首脑机关的决策提供了帮助,秋农先生这一分析是十分精辟的。

该书的编著出版,为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提供了一个地区性的个案资料,其在搜集史料中还特意收集了36篇口述档案。这既是对侵华日军在常熟罪行的挖掘,也是一部生动的当代人口述史。它大大丰富了该书的内涵,不但对研究揭露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罪行,而且对深入研究常熟地区的抗日战争乃至整个江苏地区的抗日战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的老师祁龙威教授和戴逸教授都是常熟人。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曾随祁龙威先生去过常熟,此后与秋农先生相识相知。秋农先生曾多次对包括祁龙威教授和戴逸教授在内的诸位常熟文化乡贤登门拜访,不遗余力地收集资料并撰文介绍,成果颇多,精神感人。祁龙威先生八十寿辰和九十寿辰,其均作为家乡代表出席并致辞。2013年11月,祁龙威先生不幸辞世,秋农先生不计辛劳从常熟赶赴扬州,向祁先生家属表示哀悼之意,深深感动了祁先生的家人和祁先生的学生。

秋农先生朴诚为人,勤勉治学,长期耕耘在常熟史志和档案部门,是常熟文化的守望者和常熟乡贤的呵护人,我衷心祝贺秋农先生的大作《日军常熟暴行录》的出版,并期待他有更多新作问世1

2015年8月10日

(作者系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华口述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后记

在《日军常熟暴行录》一书定稿时,自然要写上一些如何完成这本书稿的经过与感受,并对给予我帮助者予以真诚感谢。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曾经的地方史志工作者,我自然知道“胜利”二字既有历史的宽度,也有历史的高度。说其宽度,是指其丰富的内涵,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说其高度,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年间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醒狮怒吼,凯歌高奏,随着东方大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形象令世界刮目相看,帝国主义列强从此不敢轻举妄动,民族的自尊性、自信心、自豪感有了史无前例的强化。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我编著此书并非记载常熟人民为夺取抗战胜利所付出的牺牲与贡献,而是列数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种种罪行,其目的诚如那句老话所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此来回答为何抗日浪潮会席卷中华,抗日旗帜会那么鲜明,抗日精神是那样勇敢,抗日信念是那样坚定。

为了做到这一点,无论是从事史志工作还是从事其他工作,也无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退休后,我都很注重对日军罪行资料的征集、整理、研读。在各种资料中,我尤为重视对第一手资料的征求。其一,有来自日本的新闻报道、专文,侵略者的日记、纪实性文学作品、地图和随军记者所摄图片。其二,有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常熟各报及《申报》等媒体对日军进犯常熟城乡,造成巨大生命与财产损失的报道,汉奸政权的自白,民国档案的记载与受害百姓的口述档案。其三,是我在各种档案资料中爬梳剔抉、参互考寻的研读成果。无论何种资料,我都致力于求真求实,以档案作编著依据,以事实揭历史真相。至于努力与否,相信读者自有公论。

铭记历史,不只是历史学家的责任,而是每一个富有爱国心的中国人的共同责任。在日本右翼势力一再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的时候,我们更应加强对日本侵华史的研究,将罪证做实,使其无法抵赖,并利用各种载体平台加强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必须是真实的、深刻的,且是长期的、终身的、无间隙的,进而使爱国主义教育化作毋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和力量,这就是我编著此书之目的所在。

斯书编著得到了邑内外诸多师友的热忱帮助,包括来自日本友人的鼎力相助,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得到了广陵书社从社长、编辑室主任到责任编辑的支持与指导。在行将出版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吴铨叙上将为之挥毫题词;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华口述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周新国教授专门作序点评。无疑,这许多帮助、支持和关注,对我个人都是很大的鼓舞,在此一并表示诚挚感谢。

作者记于乙未晚秋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真实记录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罪行的专门史书。

这是一部别具匠心的地方抗战史料的编撰集成。

这是一部颇见功力的抗战研究的科研汇集。

该书不但对研究揭露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罪行,而且对深入研究常熟地区的抗日战争乃至整个江苏地区的抗日战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华口述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周新国教授郑重推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军常熟暴行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沈秋农
绘者
出版社 广陵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404392
开本 16开
页数 3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6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8
CIP核字 2015257539
中图分类号 K265.606
丛书名
印张 25.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6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