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雍正前传
内容
编辑推荐

胡晶华所著的《雍正前传》小说以清康熙年间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多层次、多视角地描写了宫廷中的风云变幻,朝中各派惊心动魄的斗争;西方天主教在中国一波三折的传教经过,因种种原因致使刚刚起步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最终夭折;还描写了古代知识分子仕与隐、独善与兼济的矛盾,以及底层百姓为与悲惨命运所作的感人的挣扎。通过君臣、父子、母子、兄弟、师友等多种复杂矛盾关系的交织,深刻地揭示人性。展现了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既创造了辉煌也有难掩的暗角。

内容推荐

胡晶华所著的《雍正前传》讲述了:康熙帝曾用“喜怒不定”四字鉴评四子胤禛,众阿哥也轻视他,唯有启蒙老师理解欣赏他;葛尔丹叛乱,康熙帝亲征,随行的胤禛为父皇亲身试药、舍命护挡飞箭,渐得康熙的喜爱和重视。胤禛其后被委派与大阿哥一同巡视无定河河工,发现河工舞弊,遂与大阿哥产生分歧。他独自督办皇太后的六十大寿后陪驾南巡,归来后,胤禛最疼爱的长子弘晖夭折,一度心灰意冷,不问宫闱朝堂之事,却不料祸起萧墙,太子被废,九子夺嫡,“戒急用忍”的胤禛也卷入了惊心动魄的争储斗争中。

《雍正前传》情节跌宕起伏,细节真实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结构严谨,语言洗练,生动再现了少年雍正的蛰伏岁月。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尼布楚约

第二章 绝域苍茫

第三章 初现裂痕

第四章 煌煌北疆

第五章 河湖水寒

第六章 南巡路长

第七章 明令暗流

第八章 乱起萧墙

后记

试读章节

北京城的夏季闷热、燥旱,是一年之中最叫人不舒服的季节。而令故都子民们想不到的是,京城最酷热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万民仰慕的皇宫大内——紫禁城。

其实往年这个时候,皇帝早就带着皇子后妃们移到城西北的畅春园居住,以避暑热。今年因为朝廷要与俄国签约谈判,康熙皇帝为了能更及时地了解中俄双方谈判使团在东北议谈的动向,想离六部近些,以便群臣不时奏事,就未带宫人移居。这可苦了宫中的皇室贵人们,除了皇子上书房和嫔妃有急事,均不敢走出自己的寝殿半步,内心都不停地盼着这遭罪的日子赶快过去。

午末时分是太阳最毒最烈的时刻。昔日巍峨壮丽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已失去往日高贵的神采。斑驳的红墙和惨白的汉白玉石栏在骄阳的暴晒下,如同一个贫血的病人。不植草木少引流水的布局,更增添了这片殿宇的枯燥灼热。靠着外墙的一排鎏金铜水缸热得冒油,像是要被火辣辣的太阳熔化掉了;连汉白玉石栏上的喷水龙兽头,也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像是在祈求上苍降雨,又像是在诅咒这可恶的毒日……

同三大殿相比,内廷要稍好一些。因为内廷可以种植草木,面积不大的绿荫多少减缓了些毒日的摧残。当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此时是想象不出前廷有多热,因为她们都在午憩。连平日叽叽喳喳的小鸟也不敢多在这片棋盘状的宫区前停留,仿佛它们也知道,吵了这些嫔妃的清梦将是多大罪过。

可偏偏有这么一位主子并不领情,后宫主位中地位最尊的皇贵妃佟佳氏,此时已然睡醒。佟贵妃居住的景仁宫与其他东西六宫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红墙黄瓦,双檐歇山顶式的高大殿宇。走进这座高深的宫殿,顿感清凉。再看那陈设:门上挂着薄纱软帘,椅子上是米黄色的纱制坐垫,几案上的鹿头樽和各色花式瓷瓶都插着精制纨扇和几支新采摘的尚含着露珠儿的娇嫩荷花,给人一种不扇自凉之感。其实室内凉爽的真正秘密是在屋中一个最不显眼的角落里,那儿备有一个硬木制冰桶,内衬锡里,外盖上打了四个铜钱形的排气孑L,靠它便可排出冷气,调节室温。

看到皇贵妃已醒,那些身着绿色轻衫的宫女和裹着灰布长袍的太监都忙侍候贵妃更衣、净面、盥手,给贵妃掌扇、上茶、上瓜果点心。他们做这些事时都很轻,而且有条不紊,无声无息,只用目光进行着交流,简直像一群浮在空气中的幽灵,几乎让人觉察不到他们的存在!

佟贵妃见景仁宫主管太监捧着一个开了盖的剔彩龙凤图案的大圆食盒跪在地上,盒内摆了几碟用奶油、白糖精心调制的水乌他。这是夏日宫中必备的清凉消暑食品,厨下差役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几碟水乌他做得颜色不一、各具意趣:那浅绿色的似一块光润的美玉,浅粉色的好比出水芙蓉般鲜灵,还有那如太阳之羽的金黄,那如寒冬冰雪的银白,摆在一起,在红漆雕花食盒的衬映下,煞是好看。

“难为饽饽房,回头赏他们每人五吊钱。”佟妃慵懒的脸上露出一丝细微的笑意,向主管太监摆摆手,吩咐道:“我现在没胃口,把它们冰起来留着,等四阿哥下书房后给他吃。”

“喳。”主管太监将食盒盖好,交给一个小太监,重又回到皇贵妃身旁立定。多年的当值经验使他发觉贵妃今天似乎与往日不同:眼圈发乌,面色苍白,精神很差。佟贵妃却对下人的察言观色毫不在意,拿过早晨那件尚未完成的活计细细缝制起来。

这是一个小孩穿的红肚兜,样式和质地都很平常,佟妃缝它完全是为了消遣解闷,并无实用。不过佟妃的女红在宫里是出了名的,她时常做些小孩衣裤、鞋垫、香囊、荷包等活计送给其他各宫主位,使得宫中上上下下更加敬重这位贵妃娘娘。

可是今天不知怎的,佟妃刚拿起针线,眼前就一阵发花,她咬牙缝做,可不是线走歪,就是让针扎了手。过了一会儿,她不得不放下那块红肚兜,黛眉微蹙,手不自觉地抚向胸口……

“娘娘!”主管太监声音不大,但很急。

“没事,大概是刚才起猛了,缓缓就好,你们下去吧。等等,别忘了把刚才那吃食给四阿哥冰好,回来就给他吃。”佟妃又把刚才的吩咐重复了一遍。

高大清凉的景仁宫暖阁内,佟妃独自一人静静地呆望着这块血样鲜红的布块,脑中浮现出一张胖胖的孩子脸,拳头大的脑袋,稀稀拉拉的黄毛发,葡萄似的黑瞳仁……呀,这不是自己的女儿吗,已经离开自己十一年的女儿!

“妞儿……妞儿……我的宝贝,我苦命的孩子……”佟妃用红布捂住脸,心中疾呼着自己的孩子。可她不敢落泪,连抽泣都不敢!她只能用这种方式追念自己的女儿,自己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的亲生骨肉!

如果不是回事太监传话,她大概会晕过去。太监奏禀:永和宫德妃拜见娘娘。

怎么是她?佟妃最不想见到的人!佟妃回避德妃的原因并不是两人之间有什么芥蒂隔阂,也不是德妃人缘不好,只因十一年前佟妃的亲生女儿夭折,她就领养了德妃的儿子,现在一直居住在景仁宫的皇子——四阿哥胤稹。

P1-2

后记

收到编辑有关出版事宜的短信时,我正坐在返回城内的公墓大巴上。那天是母亲节,我去给母亲扫墓。五月的阳光带着春日里的芬芳,如慈母的眼眸与怀抱,温抚着车上的每一个扫墓者。我不知道母亲待的那个地方是否也有这么明媚灿烂的光影?然而那边的人不会从那个世界传回任何讯息,永远不会有答案。

不知是否是受了长期患病的母亲的遗传,我一直是个不太开心的人。即使在欢乐的时刻,内心深处会突然窜出一个阴郁的凶兽,将我推进冰寒的深渊。这让我很纠结,便总去书中,想从文学身上找寻答案。

文学即人学。人是最复杂的,自己都不一定了解自己。人又是最孤独的,在某种困境中,即便是最好的朋友、最亲的亲人,可能也无能为力,爱莫能助。人生而不平等,以政治家、文学家等名人被铭记史册的只是极少数。大部分芸芸众生、碌碌凡俗、“乌合之众”,如泥沙尘埃,随着历史的长河裹挟而下,被时间的激流冲刷得无影无踪,消失得比轻烟更快,更干净。

突然又觉得,每一个人出生后其实都是“悬空”状态的。万一是生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没有亲人的关爱,更加无依无靠,一直想抓住个什么以补偿缺失,以证明自己。那个要拼命抓住的东西也许叫名利,也许叫事业,也许叫理解,也许叫尊严……但是最终,不论生前创造了多么伟大的功绩。结局也是被时间永远地冲洗埋葬,归于虚无。不论多么伟大的人物,最后也留不住西行的落日,东逝的大海!这么看来,时间很残酷,时间也很公正。

历史上的雍正皇帝也是如此。

雍正青少年时期的史料很少,一般的传记读物中对三十岁前的四阿哥的介绍只有寥寥的两三页,仅凭这两三页的史料而扩展成一部五十多万字的历史小说,除了案头工作,还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去积累资料,构思作品。回忆这个激越的过程,许多情景至今难忘。忘不了去皇史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传达室的老人莫名其妙地望着我说,我们这里不对外开放;忘不了周日的清早去宣武门教堂,混迹在众多天主教信徒中,好奇紧张又有几分羞涩地望着人家教众虔诚的仪式;忘不了独自一人去潭柘寺的山路上寻找“龙潭”,路过的当地村民很惊讶我一个女孩居然敢独自一人走这荒僻的山路,且那时我还没有手机;忘不了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听朱家潘老先生《清代的礼俗》的讲座,这是朱家潘老人生前最后一次讲座,此后不久老先生即作古。这位“老故宫”娓娓道来的讲述使我受益匪浅,增加了我完成这部书稿的勇气与决心。

初稿是在二零零四年春完成的,那时我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后因家事不断,稿子一直搁置,无暇顾及。感谢榕树下文学网站,由榕树下主办的原创文学大展使我有了一个作品在网上展示的平台,更要特别感谢漓江出版社的庞俭克老师,使这部等盼周折了数年的长篇小说终于付梓出版!还要感谢我所尊敬的湖北女作家方方老师和在她的倡议下成立的“我们爱读书会”女文学爱好者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受到一种集体的温暖。最后还要对一直默默地关注我鼓励我的朋友们,以及无数为这本书付出了辛勤劳动的不知名的朋友们致以由衷的感谢!

胡晶华

2011年7月2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雍正前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晶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53795
开本 16开
页数 5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0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