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园区和集群(创新驱动区域发展之思) |
内容 | 内容推荐 纵观全球,产业园区的建设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但不少园区因代价太大而失败或只带来平庸的结果。近二十年来,许多国家实施了创新集群政策,它也成为地方发展的热点议题。鉴于此,我国需要从单纯地建设工业园区过渡到以创新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本书收录了作者于2021年3月到2023年4月期间在澎湃新闻上发表的27篇专栏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有对产业园区和创新集群的整体思考,也有对各类产业园区的深度调研与追踪,还为产业园区的升级和创新集群的培育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策略。本书适合于从事集群政策研究和实践的政商界人士阅读,也可以作为应用经济、经济地理、创新管理与政策、产业和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的参考书。 目录 导论 上篇 从宏观视角理解产业园区和创新集群 中国多数园区不是集群,深化产业集群研究势在必行 我心中的科学城 产业园区的创新驱动和内源式增长 园区发展离不开产业联系的构建 关于“链长制”,我有话要说 也谈“专精特新” 如何提升创新集群的韧性 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集群发展 为什么农业农村振兴需要产业集群理念 产业融合为什么很重要 谈谈产业园区和创新集群的区别 下篇 从案例出发思考创新驱动区域发展 产业园区发展的真正动力是什么—以坪山、缙云和阜南为例 生物医药园区和培育创新集群的问题—以医疗器械产业为例 产业区的地方特质和文化底蕴—以大朗镇毛织业为例 斥巨资建园区未必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乐器制造业为例 视听产业园区要兼顾产品内容创作和技术创新 企业进园未必能解决产业分散的难题—以自行车行业为例 河北童车产业调研:合作是解决产业分散难题的关键 关于制造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思考—以广东省为例 从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所想到的 从创新集群的视角谈谈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 关于苏州新制造发展的思考 全球价值链重构和新冠疫情蔓延风险下的产业创新集群—以苏州为例 关于“元宇宙”热潮下产业园区的冷思考 日用消费品制造专业市镇的发展动向观察 温州乐清电气产业集群升级问题刍议 中国和法国化妆品产业集群的对比思考 附 录 专访王缉慈:突破传统制造产业升级难点,“种好技术树”是关键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园区和集群(创新驱动区域发展之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缉慈 |
译者 | |
编者 | 澎湃研究所 |
绘者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14651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1 |
出版时间 | 2023-10-01 |
首版时间 | 2023-10-01 |
印刷时间 | 202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48 |
CIP核字 | 2023195395 |
中图分类号 | F127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