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爱果鲜
内容
编辑推荐

一篮天南地北果鲜,几多风俗民情故事,唤醒一缕舌尖上的记忆。读之,有一种生理快感——近乎爱情文字,似有望梅止渴之乐。

周作人、丰子恺、俞平伯、叶凌风……数十位,知名作家走笔天下水果,雅趣横生。经典的文字像爱情小说一样令人身心愉悦,像精湛的工艺美不胜收。相信,接触或没接触过水果美文的读者,都会在《我爱果鲜》这本好读的书里,唤醒自己深藏于舌尖的美好记忆,尤其是童年的。本书由苏海坡主编。

内容推荐

周作人、丰子恺、俞平伯、叶凌风……数十位,知名作家走笔天下水果,雅趣横生。经典的字像爱情小说一样令人身心愉悦,像精湛的工艺美不胜收。相信,接触或没接触海鲜美文的读者,都会在《我爱果鲜》这本好读的书里,唤醒自己深藏于舌尖的美好记忆。

《我爱果鲜》由苏海坡主编。

目录

周瘦鹃 最是橙黄橘绿时

周瘦鹃 枇杷树树香

周作人 菱角

周作人 吃白果

郑逸梅 桃

丰子恺 吃瓜子

老 舍 落花生

许 杰 榴莲

鲁 彦 故乡的杨梅

钟敬文 荔枝

钟敬文 啖槟榔的风俗

张中行 吃瓜

俞平伯 打橘子

叶灵凤 南方的李

琦 君 杨梅

秦 牧 秋林红果

秦 牧 榴裢果漫忆

汪曾祺 昆明的果品

汪曾祺 关于葡萄

秦 似 荔枝

高晓声 消暑说瓜

庄 因 核桃

柳 萌 库尔勒香梨

飞 雪 枣乡行

司马攻 槟榔

胡 为 枇杷的故事

薛 珏 西瓜

洪丕谟 风韵动人水蜜桃

洪丕谟 鲁迅爱吃的杨桃

洪丕谟 菠萝异于菠萝蜜

洪丕谟 杏子杏仁随缘尝

洪丕谟 果市新宠猕猴桃

洪丕谟 酸甜多汁文旦柚

毛志成 品瓜小记

周简段 沧州金丝小枣

周简段 辛集鸭梨负盛名

肖复兴 火龙果

肖复兴 椰子

肖复兴 无花果

肖复兴 油桃

肖复兴 冻酸梨

梁实秋 关于苹果

小 民 水杏儿

雷 达 圣果

张抗抗 流连榴莲

舒 婷 炒栗情缘

周 熠 梅子的故事

邵振国 白兰瓜

刘 墉 柿子

尤 今 日啖樱桃,岂止三百?

尤 今 啊,蛇皮果

尤 今 椰枣啊椰枣

尤 今 酸梅

毕淑敏 昆仑山那里出核桃

周大新 吃甘蔗

范小青 水果

周芬伶 酸柚与甜瓜

张品成 童年琐忆——杨梅

蔡珠儿 酗芒果

王兆胜 童年的草莓

李其功 八方干果

李其功 野酸枣,滴溜溜圆

李其功 追忆北京梨

李其功 金钩梨

秦一民 安心定神桂圆汤

秦一民 木瓜祭灵堂

秦一民 栗子、松子与榛穰

李 申 第一次吃香蕉

张宗子 吃石榴

丁建元 红野莓

杨君栋 兰州名产醉瓜吊蛋儿……

马利章 漫话椰枣

郭梅桑 葚又红了

唐 纪 山里红

汪逸芳 新疆哈密瓜

莫屈白 梅情结

马效忠 故乡的山梨

试读章节

第一次看到一大串一大串高高地悬挂在水果树上的椰枣,我心里立刻涌满了激赏的喜悦——怎么世间竟会有这么美的水果!

椰枣的美,不同于草莓,也不同于桃子。草莓像是艺术家精心镂刻出来的艺术品,玲珑剔透,精细雅致,似乎是每一分每一寸都经过苦心设计的;桃子呢,则美得很含蓄,很自然。它的美,是需要我们细细去端详,慢慢地去发掘的,一经发掘,便越看越妩媚——妩媚得使人不忍释手。至于椰枣呢,它既不若草莓细致,也不如桃子含蓄,它的美是大胆的,奔放的,带着几分跋扈的味儿。如果把椰枣和草莓及桃子放在一起,我敢相信,首先引人注意的,不会是草莓,也不会是桃子,而是那束束艳而不俗的椰枣!

新鲜的椰枣,坚硬如石,每颗长约两寸。椭圆形的,表皮光光滑滑地闪着可爱的亮泽。椰枣的种类据说有两百多种,但从色泽分,却只有两种:一类是枣红色的,另一类是深黄色的。枣红那种,红得鲜丽而不暗沉,像个风姿绰约的艳妇;深黄那种,黄得靓丽而不刺目,像个风华绝代的贵妇。这些红的黄的椰枣并不是一颗一颗地堆放在那儿的,它们是一串一串地连着细细长长的茎高高地吊着的。通体透明的茎,是浅浅的橙黄色的。想想看,橙黄配鲜红,多大胆的配搭,多夺目的色彩!

看到这样美丽的水果,谁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上一大束回去的。椰枣的价格也实在不贵,一公斤才10利雅。

初尝新鲜椰枣,对于它的味道,不适应,更不喜欢。咬开那层漂亮的皮,它的果肉是白色的——透亮的白。果子中央藏着一枚穿着薄膜的长形硬核。果肉的味道很清很淡,在清里淡里却又带着苦带着涩。才吃了一颗,我就不想再吃了。然而,J却一颗接一颗地吃个不停。

“这样难吃的水果,亏你也吃得津津有味!”我不解地说。

“我第一次吃时,连一颗也吃不完。”J边吃边说,“但是,椰枣实在是一种很耐吃的水果,吃多了,你不但会喜欢,而且会上瘾。”

J并没有言过其实。在吃完了那一公斤新鲜椰枣以后,我赶紧又上水塔市场买了另一公斤,因为在慢慢品尝的过程中,我确实已经喜欢上了沙漠区这种特有的水果。它虽然在淡里带涩,但细细咀嚼时,会发现它在涩里透着沁心的甜!这样的味道,配合着它爽脆的特质,的确耐吃,尤其在炎热的下午,一边阅读,一边咀嚼,往往可以吃上一大盘而不自觉。

一般水果,放置过久,总会糜烂腐坏,但椰枣是一种性质非常特殊的水果,它的味道会随着时间而变——不是变坏,而是变甜,放得愈久,味道愈甜。它变化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从树上采下约一个月后,它光滑如水的表皮便起了波浪式的皱纹,起初是涟漪似的微波,然后,波浪愈扩愈大,愈来愈密,而颜色也越变越黑;到了整颗枣红的椰枣变成暗黑色时,原本与果肉紧紧相连的皮也完全地松脱了,我们只需要轻轻用手一扯,整张皮便会掉落下来。这时的椰枣啊,就甜得好像是蜜糖一样,而原来坚实爽脆的果肉,也变得软兮兮、黏嗒嗒的。新鲜的椰枣,我一口气可以吃上二十来颗,但熟透了的这种呢,我一次只能吃两颗,因为它实在太甜了,甜得腻喉,甜得滞胃。据说这种椰枣糖分占了整颗果子的百分之八十。

记得有一回,我到那热闹的大街百麦加去,整条街这里那里全是售卖甜品的摊子,苍蝇飞绕,人群麋集。我挤进一看,那全是捣成烂泥状而又黏结成一大团的东西,泥褐色的,几乎每摊所卖的都是这种甜品;而每一摊的顾客也都是一样的多,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充分地显示了这种甜品的备受欢迎。我好奇地问一名年老的摊主:

“这是什么呀?”

老摊主一边以手用力地把那一大团泥褐色的东西一块一块地捏开,放进透明的塑胶袋里,一边说:

“是椰枣!”  我曾见过新鲜的成串的椰枣,也曾看过熟透的颗粒状的椰枣,但从来不曾看过这种烂泥状的椰枣。在征得老摊主的同意下,我取吃了一点。它的味道,和熟透了的椰枣略有不同,除了甜,它也香,有点像我们过年时所吃的年糕。我想,这种甜品大概是当地人把熟透的椰枣捣成烂泥状送进炉子里而烘成的,阿拉伯人很喜欢以此来款待客人。

椰枣是沙特阿拉伯最主要的出产之一,年产量为25万吨,居世界第四位;据说全国各地总共种植了700万棵。但奇怪的是,在吉达居住了三个多月,我虽曾到处去逛,但始终见不到一棵椰枣树。经过多方探询,我才晓得:红海沿岸一带,湿度过高,不适合椰枣生长。椰枣生长力强韧,在干燥的地方,只要气温不低于华氏50度,它便可以生长了——当然,气温越高,它也长得越茂盛。在生长的过程中它所需要的水分极少,沙特阿拉伯的水虽然含有盐分,但也不妨碍它的成长。

我是在距离吉达1000多公里的首都利雅得看到那令人惊叹不已的椰枣园的。利雅得位于沙特阿拉伯中部,气温通常都在100度以上,热得不得了。由飞机场驶向旅馆的那一段道路,几乎处处可见椰枣树——泥道的两旁、马路中央的分界石、圆圆的交通岛上,都是。这些椰枣在烈阳的照射下,都枝弯叶垂的,显得了无生气。最令我失望的是,树上都没有结出美丽的果子。

抵达利雅得的次日早上,我们驱车到离开市区约15里的古老废墟去参观,在那儿附近,我终于看到了久已想看的椰枣园——结实累累的椰枣园。

那个古老的废墟Al Diriyal,是从前阿拉伯人在沙特阿拉伯的第一个立足点,经过几百年后的今日,处处尽是断墙残瓦,透着久无人迹的荒凉与清冷。废墟旁立着一个大牌,上面以英文和阿拉伯文写着“准许拍照”。

过去,为了拍照,我曾经碰过不少的钉子,现在,晓得在这儿可以“明目张胆”地拍,我自然大喜过望。我们尽情地看,尽情地拍,看足拍够以后,正想登车回返利雅得时,J却指着远远一个低凹的地方,说道:

“咦,那不是椰枣园吗?”

我飞快地跑过去看,没错,那正是椰枣园!几千棵椰枣树,一行行,一排排,整整齐齐地立在干燥的土地上,有的高高细细、瘦瘦长长的,像椰树;有的则粗粗壮壮、矮矮胖胖的,像足了棕榈树。原本翠绿的叶子,都被天上那个大火球烤得黄黄的。一大串一大串颜色鲜丽的椰枣,就从树干顶端的中心部分活泼地跃出来,沉甸甸,重累累的,每棵树尽多只有十来串(一般上面有五六串),每串多达几百颗,红的夺目而黄的抢眼,可以说得上是满树璀璨!

这些美丽得使人屏息的椰枣树,全都围在六尺来高的米色龟裂土砌围墙内。我站在围墙外的高地上,双脚好像生了根,双眼好像着了魔,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心里涌满了对造物者的赞叹:赞他让贫瘠的沙漠区长出那么美丽而又那么美味的果子!P173-176

序言

徒骇河畔的林阴下,第一次读美食文字,愉悦之感出乎意外。其时正念大学,常读文学作品,习惯了特定题材与风格,突然遇见美食的,就像散步时偶然闯进一条新鲜小径,景色迥异,精神为之一振,也就留下深刻印象。

已记不清当时读的谁,只记得烈日炎炎,原本昏昏沉沉,一见那美食文字,顿然口舌生津,神清气爽,悠然神往那活色生香的美食、氛围与情趣,颇有望梅止渴的快感。多年之后,在泉城一家高楼的旋转餐厅,我临窗宴饮,竟然忆起那篇文章——俯瞰城市近景,恍若置身文中水榭,望水天苍茫——举箸换盏问,竟然也有山青水远的野趣,都是那篇文章带来的幻觉。于是觉得,美食文章带给人的阅读体验与审美感受,只有爱情小说可以媲美。二者看似不搭界,其实皆可调动生理体验,教人感同身受。跟爱情小说不同的是,美食文字除了审美价值,还有一种实用性,可以像工艺一样美。

正是基于这样的感受,今年春季,文生君请我策划关于美食的丛书时,我立马想到把现、当代的美食文字分门别类,荟萃成册,供同好者欣赏。于是,就有了这两本书。一群作家兼美食家雅集一室,天南地北,各自说道美食趣事儿,谈笑风生里倒颇有点闲雅的风韵。

欣赏文字的这种美,大约得有点阅历才行,愈有阅历愈有滋味。

大学时本不信佛,而今却伴着梵音,观着高僧大德的影像,跟着王菲读《心经》、颂《金刚》了,竟然觉着尘世的美,在于烟火气里有一种精气神儿。美食文字何尝不是这样子?写的是八方吃食儿,似乎琐碎,有着浓重的生活气息,却因了作者的情调、知识、故事、阅历,内里就有着一种格调、境界,一种美。

早年独乐斯文,并不知作文的高人心中的滋味;做了编辑多年,似乎理解了美食大家美食文字里的心迹,就想把自己的喜好推荐给读者,同乐乐。相信接触或没接触美食文字的读者,都会在这本好读的书里,唤醒自己深藏于舌尖的美好记忆。

欣赏两书美文的时候,不该忘记作者。这些作者涉及白话文诞生以来海峡两岸三地的众多作家。编辑本书过程中,周作人先生之孙周吉仲先生、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先生、丰子恺先生之女丰一吟先生、郑逸梅先生之孙女郑有慧女士以及著名作家徐城北、丁建元、叶正亭诸先生慨然授权,给了极大鼓励,在此表示感谢;另有部分作家,未能取得联系,在此一并谢过,并请致函本人电子信箱suhaip099@163.com,以便奉上薄酬,在文化传播里结下一段善缘。

苏海坡

2011年11月11日于泉城书苑山庄阅悦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爱果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海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678163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