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历史报(宋元)
内容
编辑推荐

韩伟滨和姚未希编著的《中国历史报》真是一份好看的报纸、好看在哪里?它把历史写成了新闻。这样一来可不得了,大臣成了爆料人,皇帝成了八卦对象,战争上了快讯,大事有了深度报道,拗口的专有名词则化身为“时政辞典”里推广普及的热词……一句话,严肃到近乎沉闷的历史一下子紧张活泼起来,充满了新闻激动人心的特质。想想看吧,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做访谈嘉宾,曩和你一起聊聊穿胡服的好处,都江堰的验收报告上了科技资讯,阴谋家吕不韦现身说法,来和你谈风险、投资,贤良的长孙皇后,和亲的文成公主、孝顺的晋阳公主都荣登大唐耀眼女性榜,翰林院的大臣们还为此搞了一个特别策划,在“三八节”集中报道……你见过,这么有趣的历史吗?

内容推荐

谁说历史是枯燥的数字,呆板的叙述,老学究式的照本宣科?《中国历史报》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读物,它会带你穿越到历史的现场,亲身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喜怒哀乐。

韩伟滨和姚未希编著的《中国历史报》每个朝代都有一份,编辑、记者既有王侯将相、文化名流,又有平民百姓、贩夫走卒,所有材料均来自第一现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新闻、评书、快板、戏剧、广告、诗歌,不一而足。这里的文章篇篇风趣幽默,保准让你耳目一新,带你在开怀大笑中神游历史,轻轻忪松把握历史脉络。

目录

1 大宋开国(960年—976年)

 这个孩子不一般

 “调皮鬼”二三事

 赵匡胤的流浪日记

 赵匡胤一战成名

 “义社十兄弟”结拜誓词

 神秘的小木牌

 陈桥兵变——赵匡胤当了皇帝

 宋朝建立

 柴宗训的检讨书

 陈桥兵变是最成功、最文明的政变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

 不想成为“榜样”的皇帝

 雪夜密谈定国策

 借画像使离间计

 谁最先发明长江浮桥

 一个黄包袱,打动国主心

 砸珠宝夜壶,杜绝奢侈之风

 当朝宰相赵普

 杜太后的遗嘱——“金匮之盟”

 皇帝重视农业建立“样板田”

 皇帝亲自面试考生

 给乌纱帽装上“翅膀”

2 太平兴国(976年—997年)

 皇宫里永远解不开的谜

 如何止住流言

 平定北汉,完成统一大业

 皇上坐驴车

 “杨无敌”美名扬

 谁害死了我们的英雄

 杀人犯的刀鞘在皇帝手里

 皇帝家里的那点事儿

 宰相肚里能撑船

 直言敢谏的寇准

 张咏巧断家产

 半部《论语》治天下

 好名字带来好运气

 第一个要为天下人“均贫富”的茶农

 “糊名考校法”开始实行

 战地布阵图——让将军变成木偶

 宋朝优待罪犯家属

 关于文化的那些事儿

3 开创盛世(997年—1063年)

 赵恒即位险象环生

 “杨六郎”是我的偶像

 政府提高道路拓宽工程补偿标准

 御驾亲征骑虎难下

 萧挞凛之死

 澶渊之盟,不平等但值得肯定

 宋辽恢复边境贸易,小贩赚大钱

 我选择了和平

 皇帝也需要面子工程

 皇帝也行贿

 狸猫换太子

 皇帝赵祯的三件小事

 李元昊叛宋称帝,国号“夏”

 好男儿,去当兵

 有些盒子不能碰

 辽兴宗遇到了谈判高手

 西夏与大宋讲和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智取昆仑关

 你知道这些人物吗

 军事天才狄青的悲剧

 包拯宰牛

 今天我进城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 变法图强(1063年—1100年)

 皇帝又换了

 宋神宗是个有志青年

 王安石变法开始了

 变法是把双刃剑

 “理财是否等于敛财”辩论赛

 王韶拓边两千里

 大宋“五大名将”评选结果揭晓

 王安石辞职

 王安石逝世

 我的心里话

 少年司马光的故事

 司马光的人生两件大事

 皇帝只有九岁

 科学奇才沈括

 赤壁怀古

 一条鱼引发的误会

 弟子程门立雪成佳话

 兵书经典《武经七书》出版发行

5 靖康之难(1100年—1127年)

 “轻佻”的赵佶

 谁有资格当皇帝

 皇帝成了天下教主

 党派之争何时休

 元祜钱

 我是变色龙

 哭着刻石碑

 “花石纲”带来了什么

 方腊起义了

 辛兴宗是个冒牌货

 金国建立

 致命的“海上之盟”

 唯一长胡须的宦官童贯

 张觉事件

 为逃命皇帝让位

 我不想当皇帝

 抵抗还是逃跑

 保卫东京的三天三夜

 我的“双保险”办法

 皇帝被迫抗金

 东京陷落,大宋皇帝变俘虏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自掘坟墓

 这些热血人物

 北宋六贼和四大书法家

 关于文化的那些事儿

6 苟且偷安(1127年—1162年)

 康王赵构即位,南宋开始

 金兵继续南侵,百姓遭受劫难

 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宗爷爷”

 还好我跑得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黄天荡决战,韩世忠阻击金兵

 绍兴成为临时首都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一觉醒来,我竟然成了大齐的百姓

 我当“大圣天王”的那些日子

 宋徽宗病逝

 郾城对决,岳飞大败金兀术

 从“直捣黄龙”到“十二道金牌”

 岳飞被杀真相

 油条的来历

 采石大战,谁说书生打不了仗

 活捉叛贼张安国

 抢到一个好老师

7 南宋中兴(1162年—1234年)

 赵构退位,又换皇帝了

 赵昚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签屈辱和议

 皇帝父子大

 刁蛮皇后李凤娘

 大臣们的一次秘密行动

 韩侂胄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宁可不做官,也不给你写文章

 “刺韩”大行动

 伪造诏书换皇帝

 “威武神将”毕再遇

 “黑大虫”的故事

 爱国诗人陆游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

 科技新成就博览会

 不放过一个罪犯

 《数书九章》领先世界

 兵荒马乱的日子找点小快乐

8 无路可退(1234年—1279年)

 联合南宋对抗金国

 金国灭亡了

 盟友变脸成敌人,蒙古侵宋

 名将孟珙奇招退敌

 鄂州大捷

 坚守钓鱼城

 天下出来一个元朝

 超级骗子贾似道

 襄阳陷落,南宋告急

 南宋宣布无条件投降

 生死大逃亡

 崖山海战

 南宋最后的绝唱

 投降后,他们的命运

 在元朝被俘的那些日子

 增刊 元朝(1271年—1368年)

 “东方战神”铁木真

 草原上的雄鹰——忽必烈

 一个汉人的求职经历

 我的第二故乡——中国

 我只希望人人有衣穿

 《窦娥冤》开始抢票了

试读章节

柴宗训的检讨书

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个好皇帝,带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可爸爸死得太早,我小小年纪,治理国家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现在朝廷上下,人心涣散,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将军是唯一让我放心的人。他很有本事,曾经辅佐我的爷爷和爸爸建立了大周的基业,受到百姓的称赞。为了百姓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愿意把皇位让给赵将军,希望赵将军不要推辞。

特别声明:我让出皇位,完全是自愿的,没有受到任何人的逼迫。

(执笔人陶谷)

陈桥兵变是最成功、最文明的政变

赵匡胤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属下,可柴荣一死,他就夺了老柴家的皇位。各位读者一定会骂赵匡胤忘恩负义吧?没错,在这件事上他确实做得不地道。但是,我们看问题不能太片面,应该全面考虑。

在当时那种君弱臣强的形势下,想当皇帝的人太多啦!即使赵匡胤不当,其他人也会出头的。如果这些人发动政变,由于自己的威信不够,不能服众,肯定会引起一场残酷的大屠杀。而赵匡胤的政变却几乎没有发生残杀,没有发生掠夺,更没有杀害小皇帝,甚至对老柴家的人还进行了特别保护。可以这么说,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政变。

更重要的是,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全面继承柴荣的遗志,完成了统一大业,开创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新时代。这种局面,柴宗训这个小孩子能办到吗?

从这种意义上说,赵匡胤才是柴荣真正意义上的事业接班人。

(评论员胡亚廷)

赵匡胤当上皇上后

射向皇帝的利箭

赵匡胤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服他。这不,他第一次外出就遇上了恐怖袭击事件。

那天,他坐在步辇(nian,一种轿子)上,前面是卫士和仪仗队,后面是随行的文武大臣。别看他表面风光得很,其实内心紧张着呢。为什么?心虚呗,生怕有人刺杀他。

果然,当銮驾走上大溪桥的时候,就听见“嗖——”的一声,一支利箭紧擦着步辇飞了过去。很显然,这支箭是射向赵匡胤的。如果再稍微偏一点儿,赵匡胤就有可能“光荣”了。

卫士们顿时紧张起来,纷纷亮出兵器,四处搜寻刺客。赵匡胤尽量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从步辇中探出身子,指着胸膛,大声说:“让他射!让他射!就算射死我,这皇帝也轮不到他当!”

通过这次刺杀事件,赵匡胤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还有很多人不甘心做他的臣子。于是他对后周的旧臣进行笼络和收买,很快就使大部分人不再敌视,成了新王朝的拥护者。  当然,还有个别顽固不化的。潞州的李筠和扬州的李重进就是两个“刺儿头”,他们发动了“二李之乱”,想从赵匡胤那里占点便宜。赵匡胤一再劝说,唾沫星子费了不少,但还是没有效果。他一看软的不行,干脆来硬的,很快用兵平息了叛乱。从此,反对他的人都渐渐老实了,局势也就稳定了下来。

赵匡胤会秋后算账吗

王彦超有一块心病。原来,赵匡胤年轻时到处流浪,曾经投奔过他。可他没有收留,仅用十贯钱把赵匡胤打发走了。(详见第4页《别样生活:赵匡胤的流浪日记》)当年被自己打发走的流浪汉现在居然当了皇帝,你说这让王彦超

如何不担心?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果然,赵匡胤很快就旧事重提了。一天,赵匡胤召集众位大臣喝酒。喝着喝着,赵匡胤摇摇晃晃地走到王彦超面前,说:“王爱卿,你以前在复州的时候,我去投奔,想为你效力,为什么不肯收留?”

王彦超当时吓出一身冷汗。他急忙离开座位,跪倒磕头,说:“皇上,我当时只是个小小的防御使,就好像一勺水;而皇上是神龙,一勺水怎么容得下神龙呢?您当时没有留在复州,实在是天意啊!”

赵匡胤哈哈一笑,这一页就算揭过去了。第二天,王彦超交给赵匡胤一份忏悔书,深刻检讨了自己的错误。赵匡胤再也没有难为过他。

被撤掉的凳子

宰相是政府的最高官员,地位非常高,就连和皇帝商量事情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座位。赵匡胤刚当皇帝的时候,为了笼络后周的旧臣,继续让范质、王溥和魏仁浦担任宰相。虽然给他们的权力不大,但看到他们坐在自己面前,总常得不舒服。P11-13

序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作为传递信息的报纸品种也越来越多,林林总总、琳琅满目,但现代人看到和听到的信息很多,反倒不觉得新鲜了。不过,古代发生的好玩儿的,有意思的事儿,现代人没有亲历过,如果从当事人的嘴里说出来,会不会觉得很有趣呢?

其实,古时候和现在一样,也有很多“新闻”。那时的调皮小孩也会逃学、打架、捉迷藏、玩游戏。只是那些事情离我们渐渐远去,很少有人对现在的你讲起。历史课上,老师要我们背诵的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年代、数字、人名和名词解释,诸如唐朝于618年建立,在907年灭亡,老师只关心我们能否把唐太宗的丰功伟绩背得滚瓜烂熟,在答卷上得个高分。可有谁知道那些好玩儿的事儿呢?例如,在唐朝,唐太宗最爱“照镜子”、第一大美女竟胖得像水桶、皇帝有个野蛮女友;在明朝,大臣可以在皇帝面前打群架、皇帝有私人警察——锦衣卫、太监竞把皇上卖给了敌国……

现在,这些趣事都作为新闻登在了《中国历史报》上。

《中国历史报》每个朝代都有一份,每份都报道名人的趣事,历史上发生的新鲜事儿、皇帝鲜为人知的家长里短、宫廷里的钩,心斗角,以及一些令人难解的历史谜团……

《中国历史报》上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栏目:“新闻快报”“记者述评”“娱乐八卦”“广而告之”“百姓生活”……

可不要小瞧《中国历史报》的编辑和记者们,他们都是每个朝代的名人呢!他们会给我们带来最真实、最详尽的新闻和报道。当然,《中国历史报》也会刊登小读者和普通老百姓的来稿。所有的新闻都来自“第一现场”,根据“第一手资料”得来。这些新闻每一则都风趣幽默,能引得读者开怀大笑,因为《中国历史报》编辑部的办刊宗旨就是:把历史事件写成好玩儿的故事,容易理解、便于记忆,以唤起小读者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有趣的历史故事都汇集在《中国历史报》中,走进这个熟悉又陌生、令人惊奇又发人深思的历史世界,你将感到无穷的快乐。

《中国历史报》真是一份好看的报纸、好看在哪里?它把历史写成了新闻。这样一来可不得了,大臣成了爆料人,皇帝成了八卦对象,战争上了快讯,大事有了深度报道,拗口的专有名词则化身为“时政辞典”里推广普及的热词……一句话,严肃到近乎沉闷的历史一下子紧张活泼起来,充满了新闻激动人心的特质。想想看吧,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做访谈嘉宾,曩和你一起聊聊穿胡服的好处,都江堰的验收报告上了科技资讯,阴谋家吕不韦现身说法,来和你谈风险、投资,贤良的长孙皇后,和亲的文成公主、孝顺的晋阳公主都荣登大唐耀眼女性榜,翰林院的大臣们还为此搞了一个特别策划,在“三八节”集中报道……你见过,这么有趣的历史吗?

有趣可不是《中国历史报》的唯一好处,它的第二个好处是可靠i,就像我们今天看新闻,谁都知道负责任的媒体和娱乐小报大不相同,看古代的新闻,更是容不得为博眼球而胡编乱造。在可信度上,《中国历史报》绝对属于负责任的主流媒体。它一共八本,按时代先后分成先秦、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八部分,每本书里讲什么,怎么讲,可都经过了编者的精心安排。怎么安排呢?第一原则是突出时代主题,比如秦朝这一本,它由七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变法图强,第二部分合纵连横,第三部分横扫六合;第四部分千古一帝,第五部分竿起义,第六和第七部分都是楚汉争雄。把目录读下来你就会发现,这不正是从战国开始一直到秦朝灭亡的历史进程吗?变法图强让秦国强大,合纵连横则是因为秦国强势而产生的激烈外交斗争,横扫六合是秦国的统一历程,千古一帝则对应着秦国变为秦朝这一千;古变局和秦始皇的巨大成就,揭竿起义是秦末危机,而楚汉争雄则对应着在诸侯灭秦的基础上如何建立新时代,翻开书目,历史大势就已经跃然纸上,时代特质也了然于胸,这样的历史读物,可比那些专讲奇闻,异事的书籍强多了。

除了突出时代主题之外,《中国历史报》还力求全面反映时代风貌。以往的历史书不都是政治主导吗?《中国历史报》的眼光可要开阔得多。就拿第一章变法图强举例子吧,除了三家分晋,各国变法之外,竟然把河伯娶媳妇、扁鹊见齐桓侯、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故事也都写了进去。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小故事,它对应着地方治理,医学进步和谋臣纵横这样的大主题。举重若轻,让人在妙趣横生之中长了见识。

每种书当然都有它的预期读者。《中国历史报》的第三个好处就是定位清晰。一什么定位呢?中小学生。价值导向考虑中小学生,表达方式贴近中小学生。栏目设置向中小学生倾斜,还有知识测试来检查中小学生们的读报成果……不拔高,不降低,不长不短不肥不瘦,恰如量身定做。有了这种量身定做的态度,中小学生读者们就不至于有阅读成人读物的违和感啦。确实,如今严肃的历史书不大讨中小学生喜欢,通俗的历史读物又往往是写给成年人的,虽然好看;但是内容设定、写作风格乃至价值判断都未必适合末成年人,这样的读物拿给孩子看,家长们难免惴惴不安吧。如今,《中国历史报》回应社会需求,专门打造一套适合青少年阅世纪读的历史普及读物,算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想想看,是不是有很贴心的感觉?

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情,但它永远面向未来。孩子当然是不折不扣属于未来的。但他们和她们,也都继承着来自祖先的古老、基因,无论是血统,还是文化。历史是主壤,孩子是花朵。土壤是花朵生存的养料,花朵是土壤存在的意义。那《中国历史报》呢?希望它成为花朵和土壤联系的纽带吧!

蒙曼

2015年4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这套《中国历史报》通过读“报纸”这一轻松、活泼的形式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真相,是一套很好看的历史趣昧读物。这套书有史料依据,文字清新,好看好读,青少年读了这套书可以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孙立群(《百家讲坛》主讲人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国历史报》真是一份好看的报纸。好看在哪里?它把历史写成了新闻。这样一来可不得了,大臣成了爆料人,皇帝成了八卦对象,战争上了快讯,大事有了深度报道,拗口的专有名词则化身为“时政“辞典”里推广普及的热词……一句话,严肃到近乎沉闷的历史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充满了新闻激动人心的特质。

——蒙曼(《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历史报(宋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韩伟滨//姚未希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822618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2015043501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99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