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书读城市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从时间跨度和地理纵深来看名副其实的全球城市史。从时间跨度上, 纵跨5000年, 从最早的文明之光--公元3500前苏美尔文明到后工业时代, 还展望了城市的未来趋势。从地理纵深看, 横亘全球, 既有西方文明的城市史, 还以同等精彩的笔墨展现了东方文明的城市史; 既有历史悠久的中国、印度、伊斯兰世界, 也有新兴的新加坡、香港和日本、韩国。《城市的精神》由时任清华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贝淡宁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艾维纳教授合著。贝淡宁说, 重新发现城市的精神是哲学和社会学的重大任务。作者概括了六个有助于塑造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因素, 尝试勾勒出九个城市的具象面貌。 目录 城市经济学篇全球城市是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场所——《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大国大城》美国的高薪城市是创新中心——《高薪城市》城市社会学篇大城市的多样性主宰其死与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城市的热爱始于街头巷尾——《城市:重新发现市中心》以“闲逛”和“闲谈”的方式捕捉城市的精神——《城市的精神》伟大的城市是神圣、安全、繁忙之地——《全球城市史》城市规划学篇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明日的田园城市》预见到一个城市学时代的到来 ——《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导论》每一代文明都有自己的城市形态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书读城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江松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43070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01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24-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2.8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