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历史报(清)
内容
编辑推荐

姚未希和陈林编著的《中国历史报》真是一份好看的报纸、好看在哪里?它把历史写成了新闻。这样一来可不得了,大臣成了爆料人,皇帝成了八卦对象,战争上了快讯,大事有了深度报道,拗口的专有名词则化身为“时政辞典”里推广普及的热词……一句话,严肃到近乎沉闷的历史一下子紧张活泼起来,充满了新闻激动人心的特质。想想看吧,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做访谈嘉宾,曩和你一起聊聊穿胡服的好处,都江堰的验收报告上了科技资讯,阴谋家吕不韦现身说法,来和你谈风险、投资,贤良的长孙皇后,和亲的文成公主、孝顺的晋阳公主都荣登大唐耀眼女性榜,翰林院的大臣们还为此搞了一个特别策划,在“三八节”集中报道……你见过,这么有趣的历史吗?

内容推荐

谁说历史是枯燥的数字,呆板的叙述,老学究式的照本宣科?《中国历史报》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读物,它会带你穿越到历史的现场,亲身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喜怒哀乐。

姚未希和陈林编著的《中国历史报》每个朝代都有一份,编辑、记者既有王侯将相、文化名流,又有平民百姓、贩夫走卒,所有材料均来自第一现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而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新闻、评书、快板、戏剧、广告、诗歌,不一而足。这里的文章篇篇风趣幽默,保准让你耳目一新,带你在开怀大笑中神游历史,轻轻忪松把握历史脉络。

目录

1 赤手建国(1616年—162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大汗努尔哈赤登基感言

大英雄努尔哈赤(征文选登)

大败“九部联军”

八旗制度

锁子甲告急!

大金宣告讨伐明朝

大战前夕两军士气对比

萨尔浒之战取胜攻略

迁都沈阳

袁崇焕镇守宁远

宁远大战

2 大清建立(1626年—1643年)

努尔哈赤病逝

汗位的候选人

皇太极登基

这个新大汗不一般

我在后金当降兵的日子

皇太极身边的红人——范文程

看我是如何扳倒“袁长城”的

从天而降的传国玉玺

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了

天佑助威大将军

松锦大战——大清与明朝的最后对决

洪承畴降清

满族女神佛库伦的传说

3 入主中原(1643年—1661年)

以退为进

这一年,中国有三个皇帝

“闯王”李自成

皇父摄政王

我不是亡国之君

我选择了和大清合作

夺取天下的最佳时机

吴三桂投靠大清

清军入关,定都北京

血溅扬州十日

臭名昭著的孙之獬

嘉定人不服“剃发令”

顺治亲政

无耻的洪承畴

丁酉科场舞弊案

顺治帝出家是真是假

4 康熙盛世(1661年—1722年)

玄烨即位,四大臣辅政

狗熊父亲,英雄儿子

我终于收复了台湾

专横跋扈的鳌拜

智擒鳌拜

小皇帝下旨撤藩

吴三桂叛乱

平定台湾

辅佐两朝皇帝的孝庄太后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签订

康熙帝家的那些事儿

《明史》惨案

“南洪北孔”就这样没有了

大清官“于青菜”

大清第一才子一纳兰容若

聊斋先生蒲松龄

八大山人——疯癫画家朱耷

5 雍正王朝(1722年—1735年)

揭秘四皇子是如何谋得皇位的

爱新觉罗家出了个抄家皇帝

太子的名字藏在一块匾后面

好想放假啊

皇帝的新政

谋略是很重要的

一句诗引发的灾祸

博学鸿词科考试没人报名

敢说敢做的李卫

绍兴师爷

6 乾隆盛世(1735年—1820年)

乾隆登基

新帝乾隆的身世之谜

我独有的帝王风格

铁齿铜牙纪晓岚

有万岁爷撑腰

闭关锁国

英国人单腿下跪

用生命换来的农业最高荣誉奖

怡红公子曹雪芹

竹痴画家郑板桥

乾隆禅位

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和坤末日

我加入了白莲教

白莲教的女英雄

嘉庆帝遇刺

被千刀万剐的刺客

天理教教徒冲进了皇宫

英国人拒绝叩头

7 日渐衰败(1820年—1861年)

嘉庆帝驾崩

英国人倾销鸦片来了

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了

为什么清政府不敢开战

我没脸见祖宗

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魏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皇家两兄弟难分高低

这个皇帝不好当

真让人心痛啊

8 慈禧掌权(1861年—1908年)

独子继位

野心勃勃的慈禧太后

专访大清第一重臣——曾国藩

我们都是傀儡

慈禧太后四岁侄子即位

镇南关大捷

“红顶商人”胡雪岩

清朝一颗巨星陨落了

大火与大婚

洋务大师李鸿章

中日甲午战争之黄海海战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公车上书

皇帝和太后的最后较量

我们是刀枪不入的义和团

八国联军来了,大清成了洋人的工具

制台见洋人下跪

9 清朝末世(1908年—1911年)

我被抱上了龙椅

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

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辛亥革命始末

中华民国成立了

我要让皇上重新复位

我只坐了十二天龙?

史上最波折的皇帝——溥仪

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中国人的铁路中国人来修建

《我的前半生》销售火爆

试读章节

1616年正月初一,也就是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在女真贵族的拥护下,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宣布称汗登基,定国号为金,年号天命,自称天命大汗。辽宋时期的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也曾经建立过金国,为了区分两者,我们称努尔哈赤建立的金国为后金。

女真族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一支古老民族。在元朝、明朝三百年间,各个大小部落你争我夺,弱肉强食,最后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个部落势力最为强大。努尔哈赤花了十多年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其后又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基本统一了整个女真族,可以说,努尔哈赤是赤手打下了一个后金国。

非常高兴大家来参加我的登基仪式。此刻我的心情很激动,相信大家的心情也跟我一样。今天对于我们女真族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天。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终于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了。现在我们女真族实现了基本统一,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我们把所有的力量紧紧团结在了一起,以后谁也不敢再小瞧我们了!

希望大家以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努尔哈赤一定不负众望,使女真族成为最强大的民族。

今天大家就尽情地跳,尽情地唱,尽情地喝,尽情地吃,尽情地庆祝属于我们的胜利吧。

不屈不挠酌“野猪皮”

哈哈,不知道是因为努尔哈赤出生时皮肤又黑又粗,还是他父亲希望他像野猪一般,充满生命力和战斗力,所以给他取名“努尔哈赤”。在满语里“努尔哈赤”是“野猪皮”的意思。

我是看着这块“野猪皮”长大的。从小他就喜欢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明朝的官员,母亲是建州女真一个部落首领的女儿,本来他生活得无忧无虑,可是在他十岁那年,母亲去世了,生活发生了改变,苦难的日子来了。父亲娶了继母,那是个很刻薄的女人,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渐渐地父亲也就不大喜欢他了。

小小年纪的努尔哈赤真的像只野猪,在大自然里觅食养活自己,上山挖药材,帮人贩马到抚顺去卖。这样的日子虽然艰难辛苦,但也磨炼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处事能力,乐观坚强的他还结交了不少朋友。

他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汉人经典。《三国志》《水浒传》他看了一遍又一遍,经常眉飞色舞地把书里的故事讲给我听,说汉人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他还经常捧着辽东的地理和历史书籍阅读。我问他为什么看这些书,他说以后要是当了部落首领,行兵打仗时这些知识肯定用得上。

从小就不一般的“野猪皮”,现在是越来越了不起了。他是我们女真族的骄傲。

(投稿人库克里)

老虎带路采“棒槌”

在东北的长白山上,不仅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珍禽异兽,还有大量的人参、鹿茸等珍贵药材。我们当地人亲切地称人参为“棒槌”。努尔哈赤经常和我们一起去山里挖“棒槌”、割鹿茸、采蘑菇等山珍。

有一次,我和努尔哈赤约了六个小伙伴结伴去山里挖“棒槌”。那次我们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天气又湿又冷,在山里转了十多天,一个大“棒槌”也没挖到。大家都垂头丧气地哀怨叹息,只有努尔哈赤在一边安慰大家:“也许明天我们就会挖到很多‘棒槌’了。”

就在这时,一阵疾风呼啸而过,随后传来一声野兽的怒吼。大家还来不及反应过来,一头猛虎已经冲到了我们的面前。

大家都知道,老虎是从来都不会白跑一趟的。在我们当地有一个规矩,如果在山上遇到“山大王(老虎)”,大家就围成一个圈,轮流将自己的帽子丢给老虎。老虎叼到谁的帽子,谁就要乖乖地跟着老虎走。我们七人都把帽子丢了出去,可老虎都不正眼瞧我们的帽子。最后轮到努尔哈赤丢帽子了。谁知,他的帽子刚丢出去,就被老虎一口咬住,掉头就往山里跑去了。

努尔哈赤当时才十来岁,年龄最小,但他表现得很勇敢。他跟着老虎后面就追了去。

后来他告诉我们,老虎穿过好几片树林,翻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终于在一个悬崖边停了下来。努尔哈赤朝四面看了看,发现这里竟然长满了“棒槌”,这可把他乐坏了。等他挖了八八六十四个大“棒槌”后,才想起老虎来,而老虎早不见踪影了。

努尔哈赤下山后将“棒槌”分给了我们七个小伙伴。他的义气和胆量深深地折服了我们,这就是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追随在他身边的缘故。

(投稿人努尔哈赤的蒙古族朋友乌托雷)

给仇人当将士

明万历二年(1574年),努尔哈赤刚投奔外祖父,还没过上几天安定日子,外祖父王杲(g60)就因为得罪了明朝官员,以叛逆罪被处斩了。这时他没有回到父亲身边,而是擦干眼泪做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投靠李成梁,他可是派兵围剿王杲的寨子,把外祖父带走的仇人哪!努尔哈赤带着弟弟毕恭毕敬地请求李总兵收留,说外祖父的前车之鉴让他明白,和明朝作对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所以他决定像祖父和父亲一样效忠于明朝,以后一定竭尽全力为总兵效力。

就这样,努尔哈赤在李成梁的军营里待了下来,经常偷师学习明朝将领的带兵之道,还拼命吸收汉族文化。几年后,努尔哈赤成了一个身材高大健壮、有勇有谋的青年将领。在战场上他冲锋陷阵,屡次立下战功,受到李成梁的嘉奖。

(特约记者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

舍身相救的大黄狗

努尔哈赤立下的战功越多,李成梁越觉得自己是养虎为患,担心这头猛虎终究有一天会将利爪伸过来,把自己撕个粉碎,于是决定趁着努尔哈赤羽翼未丰之时干掉他。幸亏李成梁的老婆偷偷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骑着一匹叫“大青”的马连夜逃走了。

李成梁得知消息后立刻派骑兵紧追,下令一定要将努尔哈赤置于死地。密集的乱箭纷纷射向努尔哈赤,他下马躲到了草丛里。

官兵搜不到他的身影,就放火烧草,逼他现身。连夜奔波,加上烟熏火燎,努尔哈赤终于支持不住晕了过去。眼看火势就要烧到他身上了,这时一只大黄狗奇迹般地出现了。它一趟一趟地跑到河边,用河水沾湿体毛,然后往努尔哈赤身上蹭,因为来来回回跑了无数趟,大黄狗终于因体力不支而累死了。P2-5

序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作为传递信息的报纸品种也越来越多,林林总总、琳琅满目,但现代人看到和听到的信息很多,反倒不觉得新鲜了。不过,古代发生的好玩儿的,有意思的事儿,现代人没有亲历过,如果从当事人的嘴里说出来,会不会觉得很有趣呢?

其实,古时候和现在一样,也有很多“新闻”。那时的调皮小孩也会逃学、打架、捉迷藏、玩游戏。只是那些事情离我们渐渐远去,很少有人对现在的你讲起。历史课上,老师要我们背诵的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年代、数字、人名和名词解释,诸如唐朝于618年建立,在907年灭亡,老师只关心我们能否把唐太宗的丰功伟绩背得滚瓜烂熟,在答卷上得个高分。可有谁知道那些好玩儿的事儿呢?例如,在唐朝,唐太宗最爱“照镜子”、第一大美女竟胖得像水桶、皇帝有个野蛮女友;在明朝,大臣可以在皇帝面前打群架、皇帝有私人警察——锦衣卫、太监竞把皇上卖给了敌国……

现在,这些趣事都作为新闻登在了《中国历史报》上。

《中国历史报》每个朝代都有一份,每份都报道名人的趣事,历史上发生的新鲜事儿、皇帝鲜为人知的家长里短、宫廷里的钩,心斗角,以及一些令人难解的历史谜团……

《中国历史报》上还有一些有趣的小栏目:“新闻快报”“记者述评”“娱乐八卦”“广而告之”“百姓生活”……

可不要小瞧《中国历史报》的编辑和记者们,他们都是每个朝代的名人呢!他们会给我们带来最真实、最详尽的新闻和报道。当然,《中国历史报》也会刊登小读者和普通老百姓的来稿。所有的新闻都来自“第一现场”,根据“第一手资料”得来。这些新闻每一则都风趣幽默,能引得读者开怀大笑,因为《中国历史报》编辑部的办刊宗旨就是:把历史事件写成好玩儿的故事,容易理解、便于记忆,以唤起小读者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有趣的历史故事都汇集在《中国历史报》中,走进这个熟悉又陌生、令人惊奇又发人深思的历史世界,你将感到无穷的快乐。

《中国历史报》真是一份好看的报纸、好看在哪里?它把历史写成了新闻。这样一来可不得了,大臣成了爆料人,皇帝成了八卦对象,战争上了快讯,大事有了深度报道,拗口的专有名词则化身为“时政辞典”里推广普及的热词……一句话,严肃到近乎沉闷的历史一下子紧张活泼起来,充满了新闻激动人心的特质。想想看吧,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做访谈嘉宾,曩和你一起聊聊穿胡服的好处,都江堰的验收报告上了科技资讯,阴谋家吕不韦现身说法,来和你谈风险、投资,贤良的长孙皇后,和亲的文成公主、孝顺的晋阳公主都荣登大唐耀眼女性榜,翰林院的大臣们还为此搞了一个特别策划,在“三八节”集中报道……你见过,这么有趣的历史吗?

有趣可不是《中国历史报》的唯一好处,它的第二个好处是可靠i,就像我们今天看新闻,谁都知道负责任的媒体和娱乐小报大不相同,看古代的新闻,更是容不得为博眼球而胡编乱造。在可信度上,《中国历史报》绝对属于负责任的主流媒体。它一共八本,按时代先后分成先秦、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八部分,每本书里讲什么,怎么讲,可都经过了编者的精心安排。怎么安排呢?第一原则是突出时代主题,比如秦朝这一本,它由七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变法图强,第二部分合纵连横,第三部分横扫六合;第四部分千古一帝,第五部分竿起义,第六和第七部分都是楚汉争雄。把目录读下来你就会发现,这不正是从战国开始一直到秦朝灭亡的历史进程吗?变法图强让秦国强大,合纵连横则是因为秦国强势而产生的激烈外交斗争,横扫六合是秦国的统一历程,千古一帝则对应着秦国变为秦朝这一千;古变局和秦始皇的巨大成就,揭竿起义是秦末危机,而楚汉争雄则对应着在诸侯灭秦的基础上如何建立新时代,翻开书目,历史大势就已经跃然纸上,时代特质也了然于胸,这样的历史读物,可比那些专讲奇闻,异事的书籍强多了。

除了突出时代主题之外,《中国历史报》还力求全面反映时代风貌。以往的历史书不都是政治主导吗?《中国历史报》的眼光可要开阔得多。就拿第一章变法图强举例子吧,除了三家分晋,各国变法之外,竟然把河伯娶媳妇、扁鹊见齐桓侯、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故事也都写了进去。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小故事,它对应着地方治理,医学进步和谋臣纵横这样的大主题。举重若轻,让人在妙趣横生之中长了见识。

每种书当然都有它的预期读者。《中国历史报》的第三个好处就是定位清晰。一什么定位呢?中小学生。价值导向考虑中小学生,表达方式贴近中小学生。栏目设置向中小学生倾斜,还有知识测试来检查中小学生们的读报成果……不拔高,不降低,不长不短不肥不瘦,恰如量身定做。有了这种量身定做的态度,中小学生读者们就不至于有阅读成人读物的违和感啦。确实,如今严肃的历史书不大讨中小学生喜欢,通俗的历史读物又往往是写给成年人的,虽然好看;但是内容设定、写作风格乃至价值判断都未必适合末成年人,这样的读物拿给孩子看,家长们难免惴惴不安吧。如今,《中国历史报》回应社会需求,专门打造一套适合青少年阅世纪读的历史普及读物,算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想想看,是不是有很贴心的感觉?

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情,但它永远面向未来。孩子当然是不折不扣属于未来的。但他们和她们,也都继承着来自祖先的古老、基因,无论是血统,还是文化。历史是主壤,孩子是花朵。土壤是花朵生存的养料,花朵是土壤存在的意义。那《中国历史报》呢?希望它成为花朵和土壤联系的纽带吧!

蒙曼

2015年4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这套《中国历史报》通过读“报纸”这一轻松、活泼的形式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真相,是一套很好看的历史趣昧读物。这套书有史料依据,文字清新,好看好读,青少年读了这套书可以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

——孙立群(《百家讲坛》主讲人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

《中国历史报》真是一份好看的报纸。好看在哪里?它把历史写成了新闻。这样一来可不得了,大臣成了爆料人,皇帝成了八卦对象,战争上了快讯,大事有了深度报道,拗口的专有名词则化身为“时政“辞典”里推广普及的热词……一句话,严肃到近乎沉闷的历史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充满了新闻激动人心的特质。

——蒙曼(《百家讲坛》主讲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历史报(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姚未希//陈林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822632
开本 16开
页数 1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8
出版时间 2015-05-01
首版时间 2015-05-01
印刷时间 201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5043518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99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