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西兰有多远(换个角度看中国)(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新西兰到处绿草如茵,蓝天碧海,辽阔壮丽。洗练的天空堆积着变化多端、形状各异的白云,让人称奇叫绝。这里的原住民毛利人,将这块土地叫作“白云之乡”,真是恰如其分。

《新西兰有多远:换个角度看中国》作者谢宏借每年往返深圳与新西兰之间的机会,用心体味这个南太小国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感受生活与社会种种细微之处,观察新西兰普通国民的生活与生存状态。既有对文化的赞美,也有对其不足之处的批评和反思。比如我们一直想逃避的考试,作者会告诉你,新西兰的考试多如牛毛;比如新西兰路边无人的果树为什么没人摘;比如新西兰为什么很少出现交通肇事逃逸的事情;比如他还会告诉你,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国度,你乱说话的后果有时候相当严重。

内容推荐

新西兰,南太平洋上一个岛国,与澳大利亚比邻而居,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国家,也是联合国评选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之一,号称“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 。

这个小小的国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政局稳定,经济发达,教育先进,近年来更是成为中国人最想移民的目的地之一。

然而,新西兰终究是西方人为主建立的国家,对于中国人来说,她有哪些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又有哪些是中国人难以适应的?在优美的环境之外,新西兰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社会细节?

《新西兰有多远:换个角度看中国》讲述了作者谢宏本人从一名旁观者到成为新西兰永久居民的过程中,亲见、亲历的人和事,既展现了新西兰优美自然环境的一面,也挖掘了一些新西兰社会的不足之处。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流于表面的浮光掠影,而是尽量将所见所感,与中国社会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对比观察,展示了两国之间的很多社会细节的不同,以及这种不同背后包含的文化的、历史的、习惯的因素,提出了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与读者探讨交流。

作者不预设立场,不强行推销观点,只是力图客观地展示新西兰这个小国的方方面面,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做了自己的个人解读,同时提出了很多值得读者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寻找答案的过程,正是阅读这本书的乐趣所在。

目录

序:换个角度看中国

动物保护法不只是保护动物

福利:移民新西兰的诱惑

路边的野花不能采

宗教是另一种传销

习惯成自然

警察有何可为

漫谈新西兰的医疗

不打不成才吗

慈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考试人生

移民:环境优美,现实残酷

坐看大选电视辩论

诚信社会有赖健全的法制来保障

法制社会从排队学起

效率高下不仅仅是制度问题

靠什么消灭贫困

理想与现实

相处易,同住难

从新西兰交通事故赔偿谈起

把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

有序的竞争

移民与移民城市

养老:事关尊严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我所不能理解的刑罚

不妨做个“吹毛求疵”的人

可以师生恋吗

你有优越感吗

顾客不是上帝

校园不是天堂

我们说话的声调为什么这么高亢

请小心说话

当春节渐成记忆

试读章节

效率高下不仅仅是制度问题

我写过一篇文章,谈及我对排队的看法。从现代社会往古代追溯,细究起来,大概没人可以免却“排队”这事,上至皇孙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排队”成为人们生活中绕不开的事,这当然涉及了效率问题。当然,这有自然规律,但我今天在这里谈的,是办事的效率。

我记得刚从内地迁居深圳的时候,深圳的人口不多,到2000年前后,甚至稍后几年,还是让人感到尚可接受的,办事效率更是有口皆碑。那时我出差或到内地游玩,会拿两地做比较,除了服务质量的差异,办事效率是我的关注重点,这比较让我对深圳心生自豪感,每次看到“深圳欢迎您”这几个字,就有了到家的感觉。

我在银行工作过,有段时间,柜台服务还推出过“限时服务”,虽后来取消了,但可见人们对效率的重视。蛇口工业区还提出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无疑把对效率的要求,提到了另一个高度。

我想,享受惯了高效率服务的深圳市民,大概对内地的办事效率会有颇多的诟病。我上海的同学评价说,她几乎走遍了全国的重要城市,但服务最好的,就是广东,尤其是深圳,这话当然也包含办事效率在内。其实有这样的评价不奇怪,我想但凡有过一些游历或出差经验的人,大概都会同意这个说法的。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圳人口大爆炸,办事效率稍有下降,但总体来说,仍然还是得到认可的。因为享受过高效率服务,有了参照物,但凡每到一地办事,自然就有了期待。

当年我来新西兰探亲直至后来定居,开始时对“效率”两个字还是充满期待的,因为国内的许多做法和观念都来自国外,进而推广开来的。但随时间推移,我对“效率”这两个字已渐觉麻木了。

不是吗?去看个专科,你得等两三个月才轮上。当然,你可以说是免费,但有些事你是不能等那么久的,比如说上公交车,因为司机兼任售票员,加上很多司机年纪大,做事慢吞吞的。

你去市政府的公民咨询处咨询某事,却毫无所获,没办法了,你自己上网搜索倒出来结果了。凡此种种低效率或无效率的事,让我着实惊讶万分。

我记得几年前,深圳发生过一桩案件,有人嫌社保局的员工办事效率低下、刁难申请对象而被人锤击受伤。其实,前不久,新西兰也发生过一件轰动全国的凶杀案。一名领取福利金生活的嫌疑犯,因对福利署人员的工作效率不满意,枪杀了两名员工。

案件导致多处福利署办事处关闭,也引发人们对政府办事效率的关注,常有人申请公屋两三年而不得,但却常有大量的公屋闲置。我散步经过的街区,就有许多闲置的公屋,但却没有人来住,但有需要的人却申请许久而不得入住,而奇怪的是,有人条件不错而能住上十分好的公屋。

这两起发生在深圳和新西兰的案件,有其相似处,那就是对效率的期待,进而因失望而发生的案件。按我们中国人的惯常观念,西方国家的办事效率应该更高些。

其实在这些国家生活久了,你才明白效率与体制没有必然关系。虽然我们常诟病或怀疑,我们政府里的公务员,是否与官员有关系才能进入政府机构,要不水平怎么那么低,效率那么差?

其实,有了对比之后,你不禁也疑惑,难道新西兰的政府公务员,也是有关系才能进入政府机构工作的,要不水平效率怎么还不如中国国内呢?比如,奥克兰市政府冗员年年增长,工资年年涨,办事效率却未见提高,让人诟病不已。

有意思的是,在深圳,如果你对公务员的办事效率不满,你投诉后,员工可能迫于压力而提高效率。可在新西兰,你说你的,他做他的,依然如故。后来经历多了,才明白,其实多数国家都一样,效率低是常事,不怕你投诉。

今年国家大选的时候,电视节目主持人还拿制度调侃,说,民主就是低效率的制度,就是在烂苹果里,挑一只大家能接受的。

是否该把“效率”问题上升到制度层面去考量,效率与制度是否有必然的关系,这说法是否有根据,我的看法倒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P86-91

序言

换个角度看中国

2013年,我第一部有关新西兰的闲笔集《你不知道新西兰有多慢》出版后,我没打算在短期内再续写这个题材的文章。2014年7月,我在微博上遇见《深圳特区报》的编辑周国和先生,他邀我为他的学术随笔专栏写文章。我一听是学术性的随笔,只好婉拒了,因为我不太喜欢学术性的文章,我的写作也极少涉足这一领域。

但周国和先生很有耐心,解释说,文章只需带点思想性即可,不必跟踪时事,不写成评论,不写成文艺散文,题材不定,可写点新西兰社会观察。他的话打动了我,尤其是最后两句。我最终接受他的邀稿,大概与我的一个未了的心结有关。

因为《你不知道新西兰有多慢》一书里的文章,大多是我对新西兰这个国家“表情”的观察,有点浮光掠影,还没深入“内里”去看它,这当然是因我当初的心境决定的。因为那段时期,我对这个国家的观察,更多是以旅游者或过客的心态去看待的。

一晃多年过去,我在新西兰也断断续续待了十年。看待这个国家的心态,也由旅游者或过客的心态,慢慢过渡到居民的心态,至少也是用长期旅居者的心态去观察它了。

因为心境变了,自己的观察角度变得更多样,自然也有些深度了,慢慢地由观察它的“表情”,过渡到观察它的“内核”去了。这当然是我人生态度的一种巨大转变,这些变化自然而然呈现在我的写作里。但在我当时的计划,更多的是希望用小说的方式来表现它,而非再用随笔散文这种文体。

但周国和先生的提议打动了我。我当时正在写作一个长篇奇幻系列小说,主角是我家的金毛犬辛巴,每天的写作让我神经紧绷,我希望有某种方式来放松自己。周国和先生的提议,此时正好切合了我的想法,于是我打算尝试一下。我先写了一篇给他,刊发后,得到不少的赞誉。虚荣心得到满足,高兴之下便连续写了好些篇。

因为刊发的速度跟不上我的写作速度,又正好看见有朋友在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上发表文章,于是我给其编辑薛莉女士发了邮件,附上我的三篇文章,询问是否有意刊发。

薛莉女士从中国给我打了长途,我们聊了很长时间,她给我的写作方向提了很多有益的建议,比如观察问题,需要有国际视野,等等。不久,她也刊发了我的一系列文章,得到读者的热烈反应,鼓舞了我的写作热情。

我写下的这些闲笔短章,按周国和先生的说法,概括其主题,大致是“新西兰社会观察,换个角度看中国”。我在这些文章里,将新西兰和中国放在一起,在某个方面,做一个比较或者说思考,看看各自在文化、法律、经济、教育等各方面有什么异同,能否互相学习。  坦率地说,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由于个人的学识、喜好、观察的角度等等,每个人都不同,而我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趣味出发去谈论这些问题的,这些文章引起过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我想是不可避免的。我想说的是,我的这些闲笔短章,是基于我的个人观感,并非绝对真理,但如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也算是达到了我的写作目的了。

2014年,我历时一年,完成了有关辛巴的奇幻系列,一共五部。在这期间,也一直用写作这个系列的闲笔来放松自己,上述这两家媒体也一直刊发我的这些文章,于是,写作和发表,一直延续到现在,让我在自己的计划外,意外地完成了该书的写作。

最后,我想说的是,十分感谢两位编辑的热情帮助和支持,因为他们的鼓励和督促,促成了该书的持续写作,否则,我想自己是没有那样的毅力坚持下来的。

谢宏

2015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西兰有多远(换个角度看中国)(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684657
开本 32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2015227569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02
14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