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佛教历史悠久,高僧辈出,影响深远,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天台宗的创立,禅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的发展,乃至近代“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都与吴越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书所收论文分为梵呗的历史与佛教中国化研究、梵呗与传统声乐研究、他山之石等三大部分内容。
图书 | 吴越佛教(第16卷) |
内容 | 内容推荐 吴越佛教历史悠久,高僧辈出,影响深远,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天台宗的创立,禅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的发展,乃至近代“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都与吴越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书所收论文分为梵呗的历史与佛教中国化研究、梵呗与传统声乐研究、他山之石等三大部分内容。 目录 梵呗的历史与佛教中国化研究 梵呗的起源与发展——以梵呗的主要内涵与特征为例 曹植成为中国梵呗创始者的几个关键因素 曹植“闻天籁,造梵呗”的玄学背景 梵呗中国化之象征——朝暮课诵与五会念佛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梵呗的“中国化”演变——基于晋唐正史“艺术传”的记载 梵呗“空”之美学意境——佛教中国化视域下的禅宗音乐美学释义 宋代梵呗的社会价值初探 佛教梵呗的意义及其传统 梵呗与传统声乐研究 论佛教音乐的“方便”与“真实” 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在赵朴初重视与支持下的新中国佛教音乐建设 台湾梵呗对俗乐的吸收、融合与创新 “佛曲”与“梵呗”的社会综合价值略论 中原与江浙地区佛教梵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京都北韵禅乐社瑜伽焰口佛顶尊胜陀罗尼版本源流考 唐代佛教音乐形态的实践探索 梵呗的体相用略论 龟兹佛教石窟中的音乐造型 刘德海琵琶音乐的梵呗特色和佛学意蕴初探——以“宗教篇”为中心的考察 京都北韵禅乐的传承与保护探析 转读、呗赞与器乐供养:佛教音声分类新论——以五台山佛教音声为例的考辨类分 他山之石——日本声明大系汇编 南都声明——其现状与渊源 真言声明——其历史与特质 总说天台声明——其历史与特质 净土系诸宗的声明——其历史与特质 总说曹洞宗声明——其历史与特质 总说临济宗的声明——以相国寺为代表 总说黄檗宗的声明——其历史和特质 总说日莲宗、法华宗声明——其历史与特质 唱响当下,载入史册,启迪未来——第十八届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学术总结 附:历届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览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吴越佛教(第16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光泉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8136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50 |
出版时间 | 2022-12-01 |
首版时间 | 2022-12-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0 |
CIP核字 | 2023025954 |
中图分类号 | B949.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