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叶圣陶的语文课 |
内容 | 编辑推荐 1、十九堂让你变得更优秀的大师级语文课,从言行习惯到词句的组织技巧,从高效阅读写作到深入浅出的文艺作品鉴赏,突破语文学习的底层逻辑,重新认识真正的语文之美。 ?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2、毕生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教育家叶圣陶,继《文心》之后另一本超实用的语文学习指南!兼具知识性+实用性+启发性!随书附赠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 ?阐明行之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等 目录 ●语文教育界的泰斗 中学国文学习法(序一) 授与和启发——跟北京市语文教师讲话的提纲(序二) 辑一|阅读与指导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揣摩 精读的指导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指导大概 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 略读的指导 读《史记·叔孙通传》 辑二|写作与指导 和教师谈写作 拿起笔来之前 开头与结尾 重读鲁迅先生的《作文秘诀》 辑三|文学鉴赏 文艺作品的鉴赏 讲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 讲茅盾的《浴池速写》 略谈韩愈《答李翊书》 责己重而责人轻(范文选读) 内容简介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的泰斗级人物,本书将叶圣陶的“大语文”理念分为三辑: 辑一为阅读与指导,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训练学生细磨细琢的研读功夫; 辑二为写作与指导,较完整地体现了叶圣陶关于语文教学的看法和见解; 辑三为文学鉴赏,多角度多侧面地讲述了写作成功的诀窍和失败的根源。 《叶圣陶的语文课》诠释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解决了“知行”之间的过渡问题。内容实用、观点精妙,书中提出的要养成认真的习惯、训练缜密的思维方式等概念,不只适用于语文学习,对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亦有所启发与助益。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教育家、作家、文学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2年开始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致力于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曾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等职。 创作了我国首部童话集《稻草人》和中国现代文学目前部长篇小说《倪焕之》。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 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一词,还亲自主编教材,并多年担任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审定工作,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叶圣陶的语文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圣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66952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首版时间 | 2023-07-01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18 |
CIP核字 | 2023102573 |
中图分类号 | I266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