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姜耕玉文集(第3卷艺术之经验与创造)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选入作者几十年来研究艺术基础理论的论文,曾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艺术百家》、《江苏社会科学》、《画刊》、《舞蹈》等杂志发表过。
我们称艺术为“经验科学”,主要指艺术是个别经验的直觉的创造。这种“经验”,既指艺术冲动的直觉性,又指直觉冲动的主体性。经验作为艺术家的记忆、体验,是感性的、表象的乃至肤浅的;经验作为艺术冲动的缘起,又是感悟的,是切入创造主体意识,或者说是与创造主体达成的一种富有张力的默契。这种经验具有包孕性的特点,是不确定的、变化生长着的,由此造成直觉创造具有不可洞彻的特点。
作者简介
姜耕玉,生于江南东坝,长于苏北盐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红楼艺境探奇》《艺术辩证法——中国智慧形式》《飞翔与栖息》等八部,诗集有《我那一片月影》《雪亮的风》等,已发表长篇小说《风吹过来》(被20 1 7年2期《长篇小说选刊》转载)及中短篇小说、电影剧本等。其中著作《艺术辩证法》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著作《新诗与汉语智慧》获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电影剧本《河源》获首届钟山杯电影剧本征集奖。
目录
生活·发现·独创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创作个性自由与人物性格逻辑
也论形象美——曹禺剧作中陈白露式人物的审美价值
主题·主脑·主旋律——兼评文学狭隘思想“主题”的弊端
艺术与诗
舞蹈——动的形式美与本质感
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的艺术创构与心理体验深度
艺术虚构中感性时空的超越与真实
中国艺术感悟:神遇一物化
趣:艺术生命之元素——从严羽的“兴趣”说到袁宏道的“真趣”论
艺术的位置:从娱乐到审美
艺术学与美学的界限——作为艺术原创的经验理论
艺术的本源与生态
艺术创造的心灵:想象力与理解力
艺术传达:形式、形象、境界
艺术分类与门类艺术、边缘艺术
中国艺术“以丑为美”理论的形成及实践
中国画为什么没有走向世界
经验是超然的一个整体
影视剧艺术的文学要素
艺术辩证法论纲
美与艺术鉴赏纲要
附:发表论文要目
姜耕玉摄影作品
蓝色的梦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随性生长,独享一片天空
漠河落日
鸣沙山
圣湖·玛旁雍错
西藏女孩
康巴骑手
序言
《姜耕玉文集》分上部
与下部,上部为学术与理论
研究,下部为文学作品。
上部分四卷,第一、二
卷暂存目。第一卷《红楼梦
》研究,版本为专著《红楼
艺境探奇》再版本(重庆出
版社2007年版或东南大学
出版社2015年版);第二卷
艺术辩证法研究,版本为专
著《艺术辩证法——中国智
慧形式》(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再版本);第三卷艺
术之经验与创造;第四卷现
代诗与汉语智慧。
文集编选保存文稿的历
史真实。作者对早期论文除
有词句修改外,仍保持其文
字风格和思想观点的原貌。
个别篇目是对同类论题的整
合,个别论文题目有修正。
目录编排以论文写作和发表
的时间为序,一律在文后注
明发表(出版)的时间和刊物
(出版社),一篇入选的讲稿
除外。第二、三卷同属于艺
术学理论,对有关艺术辩证
法单篇发表的文章,除了在
附录发表论文要目中显示,
不再编人第三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姜耕玉文集(第3卷艺术之经验与创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耕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6601435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2
出版时间 2023-03-01
首版时间 2023-03-01
印刷时间 202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82
CIP核字 2022104140
中图分类号 J-53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60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