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花落知多少(宋代社会民间文艺学思想)/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 |
内容 | 内容推荐 《花落知多少:宋代社会民间文艺学思想》主要论述两宋时期民间文艺思想理论的时代特点和开创性意义。全卷共7章,以社会风俗思想为论述角度,分别论述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朱熹等人的风俗思想。通过对这些宋代文化思想集大成者的研究,从其诗文论著、生平事迹等提炼出其核心的风俗思想及其文艺学思想,以此展现宋代民间文学在社会风俗生活中的形成、传播、发展,阐述宋代民间文艺思想的发展规律及实质、价值、意义。全卷重在阐明宋代民间文学思想理论以社会风俗思想为重要内容,标志着我国民间文学思想理论的系统形成与成熟发展。 导语 在中国风俗思想史上,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言人,他们既有深厚的学养、学识,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又有 炽热的情感,在对于风俗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感受、理解与表达方式上,与 一般的学者、思想家相比,又有着很多方面的不同。如屈原,高唱“帝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再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陶 渊明高唱“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再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 杜甫高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再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以及韩愈的《祭鳄鱼文》与其所言“斯道也,何道也”,“尧以是传 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是以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孟轲之死不得其传焉”等等,他们将其对风俗文化与风 俗生活的感受融于自己激昂的情感、崇高的理想、不拔的追求之中,化作诗 句或充满激情的文辞,借以表达自己的向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花落知多少(宋代社会民间文艺学思想)/中国民间文艺思想史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有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64191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23-03-01 |
首版时间 | 2023-03-01 |
印刷时间 | 202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0 |
CIP核字 | 2021023731 |
中图分类号 | I207.7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