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中国小说的空间转向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空间转向”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小说进行探讨,借助空间理论和空间批评的思想及手段探究文本内部结构,建立小说的文本空间与小说思潮、叙事话语之间的内在关联,为“空间转向”诗学做出贡献。全书选择包含丰富空间意识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切入文本表征出的八个社会文化空间——仪式空间、都市空间、乡村空间、真实自由空间、私密空间、日常生活空间、边地空间、异国空间,文本空间之间虽有叠加交叉,但空间建构机制各不同,由此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定的消费文化背景下,小说文本是怎样通过空间书写方式介入当时的文学思潮中的,影响到整个文化领域的实践,进而从理论层面继续提升文学空间诗学和空间批评理论,为新形势下文学空间建构做出努力。
作者简介
李静(1974—),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和空间诗学、都市文学的教学与研究。2000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编著《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民族性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等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主旋律小说的仪式化空间
第一节 家庭会议:日常化仪式
第二节 奠基剪彩:政治化仪式
第三节 历史圣地:通过仪式
第四节 表彰大会:评奖机制仪式化
第二章 都市小说“镜像”中的怀旧与想象
第一节 弄堂、蓝屋和冒险乐园:海上奇观
第二节 工人新村:上海的另一副面孔
第三节 上海:时尚之城
第四节 北京:欲望之都
第三章 乡土小说的迁徙之路和空间构型
第一节 城乡夹缝带
第二节 异托邦:寻家的漂泊空间
第三节 空心村:眼花缭乱的寂寞
第四节 城/乡重组的空间悖论
第五节 古炉村:乡土中国的“革命”构型
第四章 先锋小说空间的发现与焦虑
第一节 医院:封闭与时间碎片
第二节 监狱:幽闭与时空交错
第三节 “真实空间”和“自由王国”
第五章 女性小说私密空间的转移与敞开
第一节 “真实”的私密空间
第二节 被规训的“身体空间”
第三节 大地:日常公共空间的敞开
第六章 新生代小说日常空间的碎片和抵抗策略
第一节 碎片化的日常体验
第二节 策略之一:规避、转移、遗忘和找寻
第三节 策略之二:游荡和逃亡
第四节 策略之三:隐忍和超越
第七章 边地小说的空间整合与征服
第一节 圣所:从宗教圣地到游牧生活
第二节 土地:从大地母亲到家园荒芜
第三节 征服:宗教文化空间化
第八章 新移民小说的异域景观书写
第一节 河流:地理与文化的双重标记
第二节 球域:世界公民的生存空间
第三节 紫禁城:幽闭与开放之门
第九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空间的文化场域
第一节 全球化与消费文化
第二节 空间生产和消费: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生产和消费
第十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空间的诗学建构
第一节 “天下观”到现代“国族观”
第二节 都市/乡村:空间的想象与断裂
第三节 公共空间的个人言说
第四节 日常生活空间的平庸和神奇
第五节 跨界书写与他者镜像
结语 空间批评——通往文学空间的旅途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中国小说的空间转向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05013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9
出版时间 2023-04-01
首版时间 2023-04-01
印刷时间 202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86
CIP核字 2023050760
中图分类号 I207.42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