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话说面子(关于面子的审视与反思)
内容
编辑推荐

《话说面子:关于“面子”的审视与反思》以中国人的面子信仰为切入点,从文化的角度剖析关于面子的实际意义,作者王文斌在剖析面子的同时,以古今中外文化现象作为例子,分析了面子信仰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意义,提出面子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的哲学思考。该书通俗易懂,有一定的哲理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市场。

内容推荐

《话说面子:关于“面子”的审视与反思》由王文斌编著。

有面子一直是中国人非常在意的,甚至看得比钱和命更重要。为了“面子上好看”,有谁没做过几件“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呢?

《话说面子:关于“面子”的审视与反思》以面子流习为切入点,主要考论了面子潜规则问题,批判了死要面子的虚荣心,对面子崇拜问题作了文化学的综合研究,并提出了独特的面子哲学思想。

目录

第一章 面子说略

 一 何谓面子/4

 二 脸皮与面子/7

 三 做人与面子/13

 四 面子的功用/17

 五 面子的魔力/24

 六 面子与虚荣/27

 七 阿Q与面子/30

 八 魔幻脸皮/33

 九 面子本位的和合倾向/36

 十 斯文精神/40

第二章 面子信仰

 一 面子民族/46

 二 论“打狗看主人”/51

 三 面子情结/53

 四 脸皮学/56

 五 所谓“体面”/59

 六 重面子轻实利之取向/62

 七 梅花操守/66

 八 玉碎精神与羞耻恐惧/70

 九 天朝心态与大面子主义/74

 十 面子寓言/76

第三章 浮世脸面族系考

 一 啼笑脸面族/84

 二 光宗耀祖族/87

 三 假性禁欲族/93

 四 乞颜追脸族/104

 五 浮夸叫好族/107

 六 自虐花脸族/111

 七 轻狂排外族/115

 八 虚名倾销族/118

 九 愚蠢节烈族/120

 十 瘦驴拉硬族/122

 十一 空头人情族/125

 十二 须眉逞能族/127

 十三 厚脸折腾族/130

第四章 面子之精神分析与文化透视

 一 面子发生学/136

 二 面子文化学/141

 三 面具人格/147

 四 主奴根性/151

 五 颜面机制/152

 六 面子功夫/156

 七 人情债/159

 八 雪耻与争光/162

 九 礼节与面子/164

 十 出丑焦虑/167

 十一 修身与面子哲学/170

 十二 内外有别的面子原则/172

第五章 面子啊,面子

 一 面子典故考略/177

 二 脸面壮士/181

 三 殉脸大圣——项羽/182

 四 历史上的华洋面子之争/185

 五 变色龙与马屁精/190

 六 东西方荣耀观/192

 七 面子狂徒之追脸杂耍/200

 八 面子革命论/203

试读章节

五 面子的麾力

“人要脸,树要皮,中国人要面子。”这是某日本化妆品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扔出来的广告词。可见连日本人都知道,中国人的面子似乎比命还要金贵。

在我们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面子宛如一个妖物,它是很有魔力的。一个人为了“爱面子”,可以去打架,可以去自杀,可以去干一切事。一个人感到有了面子,也会显得神气十足,牛劲儿大增。但是,如果栽了面子,又会垂头丧气,满脸阴森,甚至会羞愧得脑袋直往裤裆里钻。这一切,都是因为面子的魔力在作祟,都是因由对面子的非理性膜拜所致。

古代战国时期曾有一个“嗟来之食”的典故:一位善心的富人,曾于饥荒年间在路边设粥棚施舍穷人。有一个穷困潦倒的汉子经过,富人说:“嗟,来之食!”这话语气有点生硬,用白话来说就是:“嗨,过来吃!”那个饥肠辘辘的穷汉翻了翻眼皮却无动于衷。富人又吆喝了数遍,依然未见反应。原来那穷汉认为,富人太藐视他,太不给一点面子了,所以宁可忍受饥饿的折磨,也不肯屈尊就食。那富人省悟自己态度有问题,低声下气再三请那穷汉就餐,但穷汉就是不吃,终于饿死了。由此可见,饿死事小,面子事大。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是很爱面子的民族,所以攀比之风在中国一直都很盛行。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大到城市建设,小到吃饭穿衣,动辄国际名牌,张口世界第一,就是家里养一条狗,还要经常拉到一起遛遛,遛狗的过程实际上是比较的过程,但凡能找出一星半点自己的狗胜于他人的狗的地方,狗不知道有没有感觉,但养狗的人顿时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往往会面色潮红,艳若桃花,而失败者则垂头丧气,恨狗不成铁。生儿育女就更不用说了,父母再怎么累死累活,都不能让儿女在别人面前矮一分,据说这就是所谓的“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孩子”。一旦孩子考上个什么大学了,就跟母鸡变凤凰似的,被认为是很能光宗耀祖的事情,必然要大肆张扬一番,以示老少脸上都有面子,亲戚朋友也都跟着“脸上沾光”。

人往往是自己的囚禁者。所以,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因此,人必须首先解放自己。这就要求人能有打倒自己的勇气。既然面子已经变成人的囚笼,人就要下决心摧毁这种剥夺了人之自由的面子。但是,国人实在太爱面子了。故而,面子才有许多不可思议的魔力。因为面子而拼命、守寡、摆阔、自杀……这些都是不智之举,真乃糊涂透顶的面子狂拜之蠢行。

有人指出,爱面子有时跟人的好强心理有关,尤其是那些生性要强的人,他们总是把面子问题看得很重要,为了面子不肯低头,难免会有遗憾的时候。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例如一对恋爱中的男女,本来彼此的感情还算挺不错,但由于一点小事竟然彼此红了脸。说实在的,红脸也不算什么,只要有一方先认个错,也就没什么事了,然而双方都是很爱面子的人,谁都不愿意先开口,最后把事情搞砸了,落得一个分道扬镳的结局。

面子的一切魔力,皆来源于人们对面子的盲目和狂拜。中国人似乎患有“面子过敏症”。由于对面子太过敏感,所以往往会因一点小事而翻脸,从而失掉彼此的面子。当然,也往往会因为为了一件屁大的事而沾沾自喜,自感面子不小。  有人为了面子,甚至可以去杀人,抑或干脆来个徇私枉法。有人则会因为面子而干吃哑巴亏,比如被人强暴奸污的女子就常是这样。为了面子上好看,有人不惜借钱摆阔,因而演出许多荒唐闹剧。为了面子,有人嘴硬得很,死也不认错,好像他根本没有错,而是受到了冤枉。为了面子,有人瞪眼扯谎,胡吹乱侃,根本不感到羞耻且无聊。举个例子,浮夸风就是由这么一些面子无赖吹刮起来的。

本来已经没面子了,但硬要装做有面子,腆着脸瞎折腾,不是自欺欺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厚颜无耻。须知,死要面子是要活受罪的。就算你把精神胜利法玩到最高境界,那又如何?还不照样“打掉牙得往肚里咽”吗?

人性是很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更加复杂的。面子的魔力虽大,但只要把握得体,它还是不足以害人的。在脸面江湖的世界里,带着面具做点小游戏还算可以,但这样做人可就亏大了。面子应当中性化,既可维护人的尊严,又不至于猥亵人的尊严,这才像那么一回事嘛!

对面子的迷信必须打破。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应当变得“臭不要脸”。

P24-26

序言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中国人爱面子是尽人皆知的。然而,“面子”究竟为何物,人们为什么要爱它,以及它有哪些奥妙等等,一般人也都说不清楚。

“面子”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词,它所包含的实际意义实在是太深奥。作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的纽带,面子既是表明某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凸显体面、尊严、声望乃至虚荣的一种外在包装。

我们的文化里,人格或者尊严这样的概念,在久远的往昔是没有的,类似的东西只有“面子”。中国人之爱面子,曾经让初来乍到的西方人颇感诧异,他们总是在书里写来写去,但也总是写得不根本、不透彻。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国风》中,载有“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的话,说的是脸皮竟然比性命还重要。可见自古以来,中国人是很在乎面子的,为了面子,不惜牺牲了很多东西。如果一件事让人在实利上吃了亏,但却有相应的精神补偿,就算有了面子,大抵也会高兴的,因为值了。反之也是一样。如果丢了面子,即使得了实惠占了一点便宜,也是不怎么高兴的,毕竟脸面上有所失落了。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中国人对此是很在乎的。想当初,苏武牧羊十九载,甘受千辛万苦,一直撑着自己的面子。忆往昔,徐悲鸿胸挂“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昂首阔步在异国他乡,面对别人的指责,依然尽心维护祖国的面子。

人们自古也将脸面与“露脸”、“不要脸”结合起来,总害怕被人骂为“不要脸”或“丢脸”,时刻牢记“人活着就是露脸”,因而闹出许多“打肿脸充胖子”的故事。作为薪尽火传的精神遗产,面子实际上已成为支配着中国人际社会运行的一种潜规则。

在印象管理作业中,面子既不能不要,也不能都要。如果为了“面子”而忽视了“里子”,早晚是要吃苦头的。有智慧的人必须辩证地分析这个问题。否则,自以为要了面子,而实际上吃了亏、丢了脸还不以为然呢!

鲁迅说过:“中国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这‘面子’是‘圆机活法’,善于变化,于是就和‘不要脸’混起来了。”

的确,面子就是脸皮的虚荣,是心照不宣的脸面互动游戏。都爱面子,也许并不是坏事,但倘若为了面子而面子,也就未必是好事了。“要面子”与“不要脸”,有时则是很难分辨的。

如果较真儿,面子和脸面可能还有些区别:面子是人家给你的,而脸面是你自己挣得的。脸面若有不同的含意,那就会有不同的争取方式,过程自然也不太一样。

脸面是个很有内涵的词汇,又是个十分卑鄙的词汇。在要面子的同时,务必记住是在要脸的前提下要面子。脸都丢尽了,还要面子干什么?保全脸面的王道很简单,其实就是先要脸后要面子。

总之,画皮人格须蜕掉,真我面目应赤裸。不要再去膜拜什么虚华浮肿的花脸了,而应去追求那种尊严体面的荣光形象。

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话说面子(关于面子的审视与反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文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95137
开本 16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29
15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