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玉米大地
内容
试读章节

大地本身开不需要言说,大地

本身就是记忆,本身就是时光及历

史的沟回。

那时,我与风同时行进,在秋天的大地上。

马兰花瓣一样新鲜而又柔软的天空,那几朵悠悠远远的云,宛如白衣白马的少年,在天边怡然游走。秋草连天。无边无际的黄金之色,没有声息的波涛,像某种华丽的动物皮毛一样,潜隐着不尽的活力和不倦的呼 吸,起伏闪耀。我的目光,被温暖得近于伤感的阳光紧紧缠绕,以浇灌的方式,以抚摸的方式,将那片沧桑的黑土地深情地覆盖,从脚边一直到无限的远方。

许多年以来,这条蜿蜒的小路都是从东边草原进入和走出村庄的唯一通道。我心里很清楚,向前,只要一直向前走,一定会走到那个小村庄。那里会有房屋,会有庄稼,会有牛羊,会有一些我可以叫作乡亲的人们。但是在那个叫作列宙的小村庄里,是不是还依然保存着我多年以前的记忆、故事以及梦幻?

仿佛就在昨天,我还怀揣着一颗稚嫩的童心在小路上徜徉。一直以为,那些在草地上悠然进食的羊群永远不会散去;仰躺在干草上的牧羊人也不会在日落前把草帽从脸上拿开;饶舌的俄乐鸟永远不会从迷恋的天空上飞走;还有那花犍牛、木轮车、车上的老爷爷,以及那个小小的贪玩的自己,一切都不会离开,生命不过是一种温存而又快乐的守候。然而,当我再一次面对这无所依凭的空旷,我不能不感到生命和时间已经在某处留下了大片的空白。这无依无靠的空白、不可考证的空白,就是人们所说的历史吗?

那么,历史到底靠什么来完成它的记忆呢?靠纸张吗?那显然只是人的一种记录方式,况且,哪一张纸上、哪一本书籍里没有谎言和虚构的情节呢?大地上发生过的一切,除了大地可作见证,谁或者什么能有资格来担当?我默默地看着脚下的泥土,任如水的时光年复一年绵绵不绝地渗入,它却像一个缄默的铁汉,牙关紧锁,没有一字一句,没有一丝信息从口中透露。大地无言,也许大地本身并不需要言说,大地本身就是记忆,本身就是时光及历史的沟回。它的山川、河流,它的草木、庄稼,它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在铭刻着、倾诉着埋藏于岁月深处的秘密。

我知道,我脚下的泥土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层层的绿草与朝露;那是一层层的晚霞与流云;那是一层层的风雨与尘沙;那是一层层的白雪与足踪;那是一层层的血汗与故事;那是一层层的欢笑与悲忧……然而,我并不知道哪里藏着通向往昔的大门,我不知道哪里藏着打开那扇大门的钥匙。

我举头看天,天,空荡、平静得如深深的睡眠,没有丝毫的杂质。不知道其间是不是有云走过,有雷电闪过,有风雨飘过,有鸟雀飞过,所有那些或许有或许无的种种痕迹如今都已经成为透明的隐匿。

树叶在脚下沙沙作响。一排排的树,像褪去了羽毛的鸟儿,密密地挤在一起,很怕冷,也很勇敢、很坚强的样子。就这样,许许多多的根在无草的地面上裸露出来,很清楚地让我们看到那种交错和集结的力量,而所有的枝条则如整齐的手臂,纷纷伸向天空,不知道它们是想站在秋天的边缘拒斥寒冷,还是想以大地为支点叩问苍天。

小时候,一直对树的这个习惯感到疑惑,为什么树总是在人们添加衣服的时候,脱去自己的羽毛呢?这是一种剥夺还是一种选择?因此也就不知道树们是把灵魂藏于那些随秋风而逝的叶片,还是藏于那些如骨骼般坚硬的枝干。对于人们来说,树总是不太好理解的。虽然树常常是和庄稼一样站在人们的身边,但人们的血液里总是缺少树的成分,就无法像感觉庄稼一样感觉树。也许,树永远不能像庄稼一样,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或有什么骨血上的联系,但树却从来都是人们最好的邻居。当树叶在脚下沙沙作响时,村庄的轮廓以及同样有树木环绕的家的轮廓便会在头脑中一点点清晰起来。

当我的目光穿越这个明净如水的秋天,停留于远处的树丛以及树丛后面隐约的房合,我是否有理由确信,我已经找到了故乡的真实地址?

一个白天与另一个白天,隔着一片浓浓的夜色;现实与历史,隔着茫茫的一片大雾。那么我与故乡之间,到底会隔着什么昵?仅仅是悠长的岁月吗?仅仅是漫漫的时空吗?历史是现实的梦幻;往事是记忆的梦幻;村庄是城市的梦幻;土地是庄稼的梦幻;故乡是游子的梦幻……隔着时间的透镜,我清楚地看到,真正的故乡与现实的村庄,正处于同一个地点的两个维度,遥遥相隔,不能互见。

打开两个维度的间隔,显现出我心中的大田(在家乡,人们习惯于把生长玉米的田地叫作大田),也显现出这片卑微的土地上,人群一样,一茬茬生长的庄稼,和庄稼一样,一茬茬消逝的人群。P1-4

目录

在纸上把庄稼再耕种一遍——序《玉米大地》 鲍尔吉·原野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序言

在纸上把庄稼再耕种一遍——序《玉米大地》

鲍尔吉·原野

袍带缱绻,是玉米中的情人。玉米绿袖长广,期待不识字的农夫俯身写下汉字。隶书、草书、楷书,关于河流、虫鸣、露水和山坡上的道路。

到了7月,在北方看到了什么?遍地玉米。其实看不清哪一株玉米是什么样子,遍地茎叶汪洋。玉米的海由它们的叶子或者说袖子纷拂而成.拥挤澎湃。有一点风,高粱叶子出语“沙沙”,月夜听似“杀杀”。而玉米在风里回身转袖.呼喊深远。风再大,玉米哗然似水泄。倘若塞尚来到塞上一观,北中国的阳光在玉米身上洒下的是葱绿、墨绿、灰绿和带那么一点紫痕的绿,飘摇不定。

玉米海的单位是垅。深秋,站在垅背上的老玉米的根像鸡爪紧攥着土地。穿越玉米,叶子割破肌肤,是被汗水的盐分涂抹过的锐痛。

“玉”和“米”,均属汉字里最好的字,合帝王之尊与社稷之本。何米为玉,何谷为金?何石为燧,何玉为璧?命名的时候,先民把手按在这件事物上,加入多少遐想。在粮食里,玉米的地位粗伧,和高粱相当。在老百姓嘴里,它叫棒子、苞米、苞谷,“玉”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它的化学属性是淀粉。一位药厂的朋友告诉我,在×吨玉米淀粉中加入×公斤×素,搅和匀了(不匀也没关系)就是人们吃的×片。人们拧开药瓶盖,取出×片丢入嘴里,含水仰脖下咽,我想,他吃了一粒玉米。

玉米一如男人风格的女人。东北“老娘儿们”中这种类型的不少。虽然姿色招摇.还是很土。玉米生育能力强,抗旱能力强,从不梦想化为一朵茉莉花。玉米喜群居、喜议论、喜赶集、喜扎堆、喜龇牙、喜锋锐、喜在成熟的种子头顶挂两撇流苏。东北老娘儿们走路蹬蹬的,屁股拽拽的,骂入表情入戏,妩媚反倒让人不安。玉米包含着东北女性特质:广阔、连绵、斗争、村、乐观以及易逝的美貌。

玉米叶子向阳的一面光滑,再宽一点就像烟叶了,背后有小绒毛,长在起伏不平的叶面上。无论夏秋,太阳未出之际,露水顺叶子滚入玉米的腋窝,东北话叫“胳肢窝”(满语)。而玉米在初夏长出半尺高时,看着也不幼稚,像小小子清晨出操。它们占的地太大了。东北如此之大,也被玉米占满。像农村丫蛋儿土生土长,却有一个好名。二丫叫李桂兰.三胖叫刘淑芝。桂、兰、芝,何等清芬。东北的玉米也有一个好名:玉米。何等优雅!

玉米抽穗的时候,肋下掖着像竹笋又像包在被子里的婴儿一样的小玉米,头上吐一穗娇嫩的流苏,顽童摘下夹在鼻唇间充胡子。玉米在跟旱象和雨水的吵闹中拔节.周身斜插着一个个做了流苏记号的玉米棒。棒上有牙齿一般晶莹的颗粒,等待灌浆,等待秋天,等待农民在场院用两根玉米搓绞,米粒哗哗流淌。

读了任林举的《玉米大地》,想起一些话写在上面。任林举笔下的玉米.是艰难并暗射人性光芒的风情画,是一串串鲜活的人物,是家族史和对东北大地诗意的表述,是一篇关于玉米的大文化散文。作者在回顾这一切的时候.一定有痛彻心室的感受,有不忍下笔的踟蹰。玉米叶子在风中哗啦哗啦招呼他坚持写下来,就有了这么一本颇具拉美小说意味的描摹东北的土地诗篇。

内容推荐

任林举编著的《玉米大地》介绍了,许多年以来,每当我想起这种植物,眼前都会浮现出那种茁壮的身姿。在我的心里,它们从来不曾老去,也从来不曾倒下……虽然在季节的流程里,它们会一岁一枯,但当下一个春天来临,它们却总会在同一片土地上复活、生长并奉献出金色的籽粒。

编辑推荐

任林举编著的《玉米大地》是一部带给阅读者惊喜的作品。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北方单调、 袒露的土地上是不生长诗意的,而任林举却用毋庸置疑的语言事实赋予了这片土地从未很好表达过的生命意象。在这种意象中既有粗犷、 宏阔的阳刚之气,也有细腻、 精巧的阴柔之美,既有缜密、 深邃的思辨色彩 ,也有舒展 、自然的直觉描摹。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铺展的玉米,在作者笔下,它从普普通通的农作物已不需要多少过渡,就不经意的转化成了一种恢弘的象征,而与玉米息息相关的朴实、 率真的人们则以单纯的方式诉说着有关世界的本质和真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玉米大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林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52809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7-02-01
首版时间 2017-02-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201619711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