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满天下(叶良骏散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叶良骏的本职是教师,至今仍应邀到各地为学生授课,她有很多“忘年交”朋友,年轻的朋友有什么困惑,也愿意写信给她。灯下展读孩子的信,是叶良骏的一大乐趣,给孩子写回信,占去了她很多时间,但她从不感到劳累,反而在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中感受到莫大快乐。在这本集子中,她收录进精心挑选出的部分回信,字里行间可见拳拳爱心,这也是她对人生的感悟。

这是一本情感真挚、言简意赅、涉猎广泛的关乎艺术和人生感悟的集子,是作者心中的一片彩虹,值得一读。

内容推荐

本书所选文章有散文、随笔,还有时论、寄语,都曾发表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内有“云淡步闲”、“沾襟散丝”、“行知清晖”、“春雨润田”、“艺坛珠玑”、“收藏雅趣”、“尘海尺素”、“成长方圆”、“韵语心声”等九个栏目。有写陶行知的故事,宣传陶行知教育思想;有与王锡良、周国桢、唐锐鹤、李菊生等艺术家交往的故事,为收藏者讲述现代艺术品收藏秘诀与要点,如何进行有效的主题收藏;有名家秦怡、方明、特级教师于漪、毛蓓蕾、袁瑢忠诚于教育事业奉献一片爱心的故事;有为青少年指点迷津的真诚话语;有记叙亲情、友情、爱情……拳拳之心、情真意切、言简意赅、文笔优美、行文流畅,可以说是一本女性作家的优秀散文集。由著名作家、资深报人、《新民晚报》副总编辑朱大建作序。

目录

云淡步闲

沾襟散丝

行知清晖

春雨润田

艺坛珠玑

收藏雅趣

尘海尺素

成长方圆

韵语心声

踏着梦想的节拍前行(代跋)

春雨润田有良骏 艺坛珠玑是伯乐(编后记)

试读章节

似乎只是轻轻地一抬脚,我就从多梦的少女,迈向了秋霜遍地的知天命之年。近半个世纪心底的往事,居然让岁月磨成永不褪色的忘忆。于是,就有了这本散文集《霜露》。

那一年,我读初二。当上海《青年报》发表我第一篇习作时,我喜极而泣,豪气冲天,然而五年之后,尚未成年的我,突然被打入了另册,从此走上了一条饱含艰辛的生活之路。

那一年,我二十岁,因为某种我至今未能弄清的原因,我被“发配”到饲养场,白天种地,夜里与猪相伴。那天,因连续十几个小时割麦子,我饿急了,找到半个大头菜,洗干净了正想吃,却昏倒了。迷迷糊糊中,我感到彻底解脱的轻松,我真希望能这样睡下去。

一勺凉水流进我的口,接着又是一勺。我张开眼,看到了一张包着蓝花布的脸,满是焦灼的多皱的眼角闪着泪花俯视着我。就在这一瞬间,我忽然感到了生命的美丽。我跳起身挥着镰刀冲向麦田。从此,我没有放下过“刀”,我用它砍向磨难,砍向险阻,也砍向自己身上的软弱。

在浊浪滚滚的人生长河中,这样看似偶然的感觉却会不时地冒出来。后来我才明白:这是一张用爱编织的无所不在的生命之网。这网的那一头,有故乡田野上老祖母的声声呼唤;有父亲从不轻易夸奖的严厉;有母亲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有路人温柔的回眸。这生命之网中最坚韧的扣,便是冲破一次次噩运袭击后的冷静。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这张爱织成的网,我们每个人才能跌跌撞撞地一直走下去。

我的《霜露》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作”,但正如各地读者来信中所说:“这书充满着爱”,“书中充满着不屈的理想之光”。从这点上看,作为宁波人女儿的我所写的这本用心血浇铸的小书,也许可以给故乡的读者提供一点点探索人生的参考吧!(1995年8月5日《宁波日报》)

校门口的一道风景

早晨,我外出讲课,乘的四十四路公交车因堵车正好停在市三女中门口,不经意地望去,我忽然看到了一道怡人的风景。

校门两侧站着两排女孩,都穿着白上衣,深色裤。她们毕恭毕敬地站着——脚后跟紧紧靠拢,挺胸收腹地立正。每有长者进校(老师、家长、去美国学校送孩子的外国人……)她们就低下头,弯下腰深深地鞠躬。她们的脸上满溢着灿烂的笑容,只有真正感受生活美丽的女孩,才会笑得那么甜、那么纯。

在女孩中间站着一位老师,她穿着豆沙色的背心套裙,同样立正站着。她向每一个进校的同事、家长、学生点头致意,脸上是亲切的笑容。教师和女孩们,在市三女中校门口,组成一幅秋晨和谐的画。中华民族沿袭了几千年的礼节,被她们演绎得淋漓尽致。

如果不是在车上,我真想走进校门去,为了享受一个真正充满敬意的鞠躬,为的是向她们回一个发自内心感谢的礼,并说一声:“太美了!”

我去过市三女中,为女孩们讲“做人之道”。那天会场里活跃又有序的小声议论,会后女孩们热烈又有礼地参加我的《霜露》签售,都使我惊叹这所学校独特的氛围。

我见过张正之校长,一位从女中毕业又长期在女中工作的女子。她穿一件简单的蓝上衣,那么笔挺地坐着——背不靠椅子,真正的端坐,优雅而谦和。我见过韩世珍副校长,为了请我去参加学校的佩戴国旗章活动,她一次次找我要资料,一次次与我商量:“去宋庆龄陵园?或是放在‘一二·九’?”她那双在镜片后闪亮的眼睛,充满了激情。我见过校团委书记严浩。她卷发飘逸,步子跨得很大,她陪我参观学校,从鸽棚到嵌着彩色玻璃的大厅,如数家珍。P12-13

序言

心中的彩虹(代序)

朱大建

叶良骏新出一本散文集,嘱我写几句话,我很乐意。

我认识叶良骏已有很长年头。记得还是在上个世纪末,她作为上海陶行知研究会“爱满天下”组委会的秘书长,希望与新民晚报合作,开展一些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公益活动,这也正是新民晚报这张面向市民百姓的报纸坚持在做的事情,于是,我们很快就熟悉了。她喜欢社会活动,为人热心热肚肠,乐于助人,爱交朋友,触角灵敏,消息灵通,能量很大。记得2004年早春的一个中午,毛蓓蕾老师去世了,她马上打电话给我,并且保证这一消息只独家给((新民晚报》。我们马上组织记者采访,第2天在报纸一版头条刊出新闻和毛蓓蕾老师的照片,引起很大反响。让我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她居然有本事将这一重要新闻封锁一天!可见她和毛蓓蕾老师一家有着何等亲密的友谊。几天后,《夜光杯》又刊登她用心血写出的悼念文章《“以爱育心”的毛老师》。

她工作繁忙,但仍挤时间写作,勤奋笔耕,已出版好几部陶行知研究的著作,这本散文集是她忙里偷闲写就的。她的文章文字平实质朴,但很有感染力,因为她在文章里倾吐着心中郁结的真情实感,以浓郁的情感打动了读者。在这里,请允许我引用叶良骏散文中的一个片段:

那天,风狂雨猛,公交车站旁围着一群人。我挤进去看,一位老人躺在地上。白发稀疏、脸上皱纹密布的她,跌倒后无法爬起。她喃喃地求着:“请哪位扶我一把!”四周无人说话,更无人伸手。老人无助地四望,继续求:“只要拉我一起,谢谢你们。”依然是沉默。我想去拉,被大家劝住:“不要动她,小心赖上你。”我犹豫了。老人开始哭泣,泪水从指缝中汹涌而出。这泪,点点滴滴烫在我的心上。我伸出手去,有几个年轻人也同时去扶她。老人很轻,轻得像一片羽毛。我们围着圈,让她靠在我们的同心圆上,有人抚她的背,有人拍她的肩,老人安静下来了。我想起妈常说的话:“老人痛的不是身,而是心!”这片“羽毛”顿时变得沉甸甸的。

望着老人在闻讯而来的儿子搀扶下蹒跚远去,素不相识的人们都笑容灿烂。……回家的路,风雨如晦,我却看见一条“彩虹”挂在天际。

这类文章在集子中很多,读着这些完全是心中流淌出来的情感,你不可能不受到感动。

叶良骏的散文都是短文,20万字的集子,收录了作者二百多篇短文,这和新民晚报“短些、再短些”的文脉很相近,这也可见叶良骏和“新民晚报”天生有缘。当然,文章好坏优劣,短并不是唯一标准,但能做到短小而很精悍很结实,不零碎不琐碎,无空话无废话,是很不容易的。叶良骏的短文,就有着这样的特点。

叶良骏深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影响,她¨岁就进入陶行知创办的学校读书,后来又在陶行知纪念馆工作,现在又主持着陶行知研究会的工作。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满天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等,对叶良骏形成今天的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很大。几十年来,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改变了她人生的轨迹。她一直在从事着陶行知研究和教育工作,常年风尘仆仆,东奔西走。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乐此不疲开展的一项又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美与艺术的教育,是叶良骏喜欢做的工作;同时,在工作之余,她又写下了许多艺术欣赏的文字,这些小文章,也收录进这本集子中。

叶良骏的本职是教师,至今仍应邀到各地为学生授课,她有很多“忘年交”朋友,年轻的朋友有什么困惑,也愿意写信给她。灯下展读孩子的信,是叶良骏的一大乐趣,给孩子写回信,占去了她很多时间,但她从不感到劳累,反而在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中感受到莫大快乐。在这本集子中,她收录进精心挑选出的部分回信,字里行间可见拳拳爱心,这也是她对人生的感悟。

总之,这是一本情感真挚、言简意赅、涉猎广泛的关乎艺术和人生感悟的集子,是作者心中的一片彩虹,值得一读。

(作者为著名作家、资深报人、新民晚报副总编辑)

后记

春雨润田有良骏 艺坛珠玑是伯乐(编后记)

庚寅盛夏,骄阳似火,惟“爱满天下”似款款清风,送来阵阵爽意。海上知名女作家叶良骏一本散文集《爱满天下》近日编就,吾深有感触。美文篇篇,诵颂于口,拜读再三,倍感亲切。

“爱满天下”,自陶行知的名言。笔者又曾记得最深、时时浮现在脑海中的陶师名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今读叶先生的散文、随笔,及时论、寄语,体会尤深。陶行知的思想,陶行知的人格魅力在叶先生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句句情意切,篇篇自胸意。有为年轻教师排忧解难,授业解惑;有对男女学生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有为教育事业鼓与呼,针砭时弊,拳拳之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不遗余力的真诚传播,对青少年成长教育、心理素质培养关爱无比的热忱;还有一位乖巧的女儿对父母亲的孝顺和爱。以爱心育人,使她与许多学生结成“忘年交”。在叶老师饱满深情笔端下,人生感悟娓娓道来,不带任何修饰的真情处处体现,许多人都把她当作知心的大姐姐,亲切的叶老师。此刻,我们仿佛看见了春雨润田时分的良骏师忙碌身影,为讨教青少年教育的良方秘诀,时而拜访教育家方明,特级教师于漪、毛蓓蕾、袁瑢,名家秦怡等,时而又奔走在一所所青春的校园里、一群群欢快的学生间,弘扬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讴歌人间的真善美。人性、爱心和亲情,在这里有了最熟悉、最真情的倾注。

在《爱满天下》中,叶先生还为收藏爱好者讲述现代艺术品收藏秘诀与要点,其中重要的就是爱心收藏、人品收藏。一个艺术家,特别是有人品的艺术家,其艺术是长青的,其作品是收藏爱好者永恒收藏的一个主要题材。作者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与王锡良、周国桢、唐锐鹤、赵志荣等艺术家交往,当时收藏并不景气,作者却独具慧眼发现和挖掘了一批艺术家,使其作品已成为如今“现玩”市场上争相收藏的“宠儿”,作者成了艺坛珠玑的“伯乐”,她倡导的卓有成效、颇具传奇色彩的主题收藏,一时成为收藏圈内外的美谈。

在《新民晚报》副刊上,笔者时常拜读叶先生的佳作,今再读《爱满天下》,更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她以坦荡荡的君子之心倾情地播撒爱的精神。祝愿叶先生文笔长新,文思常涌;爱心永驻,青春常在。

吴伦仲

庚寅夏日记于东庐

书评(媒体评论)

我参加“爱满天下”活动,是因为被她所感动,她的执著、坚持,十分难得。

——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 于漪

她像一团炙热的火,谁跟她在一起都会被燃烧。她有一颗以爱育(人)的心。

——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 毛蓓蕾

学陶师陶,尽心尽力,传陶行陶,创造创新。这就是我熟悉的叶良骏。

——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 袁瑢

这是一本耐读的书,作者以智怎、坚韧和挚爱,写她的人生感悟,对青少年一定更有启迪。

——著名作家、画家 易洪斌

她忙碌于理想的事业,且多有贡献。文如其人:隽永,纯净,富有激情。

——著名作家 穆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满天下(叶良骏散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良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600534
开本 32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