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色金寨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从燎原星火、光辉历程、伟大预演、战略转移、红色印迹、精英绽放、再铸辉煌、殷切关怀、大别山精神等方面,呈现大别山革命老区金寨的红色历史传统和老区人民的英勇奉献精神,完整地展示了金寨红色基因的全貌,充分反映了红色热土上人民“不忘初心”的历史传承。
目录
一、燎原星火
(一)“幽灵”游荡——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二)星火燃起——中共基层组织的建立发展与农民运动的崛起
(三)声声惊雷——两大起义建红军
二、光辉历程
(一)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
(三)国共合作的抗日救亡运动广泛开展
(四)解放战争的战略支点之
(五)剿灭顽匪,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
三、伟大预演
(一)《八月桂花遍地开》——五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二)“苏维埃政府为人民”——皖西北银行及财政建设
(三)大山深处的列宁小学——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四)葛氏祠的宣传壁画——别开生面的苏区文化
(五)红军战士家书——见证赤色邮政传千里
四、战略转移
(一)大军西去——红四方面军燕子河会议定转移
(二)铁流滚滚——红二十五军踏上长征路
(三)策应长征——红二十八军浴血坚持大别山
五、红色印迹
(一)笔架山农校——皖西第一个党组织创建地
(二)丁家埠大王庙——立夏节起义旧址之一
(三)斑竹园朱氏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司令部旧址
(四)东岳庙——六霍暴动指挥部所在地
(五)古镇南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整编完成地
(六)东西香火岭——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主战场
(七)汤家汇街道接善寺——中共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
(八)金家寨——皖西北特委与特区苏维埃机关所在地
(九)麻埠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组建地
(十)南溪吕家大院——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重建地旧址
(十一)豹迹岩村胡氏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和第二十八军合编地
(十二)白水河汪家老屋——中共鄂豫皖区委驻地
(十三)流波?——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会合地
(十四)下楼房——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
六、精英绽放
(一)蒋光慈——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先驱者
(二)詹谷堂——早期优秀共产党员
(三)周维炯——早期红军将领代表
(四)洪学智——“两膺上将”第一人
(五)徐立清——“让衔”将军美名传
(六)皮定均——“中原突围”建奇功
(七)陈先瑞——开辟鄂豫陕根据地的“陕南王”
七、再铸辉煌
(一)治淮奉献
(二)蓄水兴利
(三)希望工程的摇篮
(四)青山绿水绘画卷
八、殷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金寨
九、大别山精神永璀璨
链接:红色小故事
(一)和资产阶级做对头的李梯云
(二)桂月峰满门忠烈
(三)大义凛然刘仁辅
(四)漆德玮智归红军队伍
(五)送郎参加红军的沈仲华
(六)弃子救红军的张敏、张尚文
(七)智取舅家王家老楼
(八)金刚台上妇女排
(九)小英雄杜志强
(十)王明玉——抱儿山的英雄女护士
(十一)“红军公田碑”见证军民鱼水情
(十二)毛泽东的炊事员李开文
(十三)金寨首任县长白涛
(十四)坚决把耕牛找回来
附录
一、金寨籍开国将军名录(59人)(1955年至1964年授衔)
二、金寨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牺牲、曾担任副团级以上职务的烈士英名录(520人,据不完全统计)
后记
序言
在浴火中新生的红色县
来到位于安徽省六安市
金寨县县城的红军广场,巍
巍革命烈士纪念塔的正面,
刘伯承元帅所书的“燎原星
火”四个大字,立即成为人
们深情仰视的焦点。那气骨
刚健、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
熠熠生辉,昭示着金寨是中
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人
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金寨县,全国闻名,首
先是因为它是在浴火中获得
新生的。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
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0年,马列主义的“幽
灵”在以皖西重镇金家寨为
中心、纵横60多公里的山乡
飘荡,“幽灵”唤醒了人民跳
出水深火热深渊的热切希望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
立后,一批金寨籍的共产党
员、共青团员和进步青年,
率先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种子
、注入了红色基因。1929
年,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
接连爆发,红三十二师、三
十三师相继组建,这里成为
鄂豫皖边区大规模革命武装
起义的主要爆发地和鄂豫皖
红军的主要诞生地。随着以
这里为中心的豫东南和皖西
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创建,它
又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
主要创始地。金家寨拥有红
军机场,曾是安徽红色区域
的中心。一支支红军队伍在
这里组建、壮大,最终发展
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
方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
的胜利,捷报频传,战果辉
煌,大长了红军的威风和劳
苦大众的志气,大灭了敌军
和官僚豪绅的气焰。1932
年3月,中共皖西地方组织
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
建立了五星县,县委机关驻
地就在今天金寨县境内的燕
子河镇上。
革命的烈火在大别山熊
熊燃烧,震撼着蒋家王朝。
1932年6月,气急败坏的蒋
介石亲自挂帅,调集30余万
兵力,发动第四次“围剿”。
由于张国焘指挥上的错误,
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
失利,主力西去川陕。蒋介
石为“嘉奖”率先攻占金家寨
的国民党第十四军军长卫立
煌,以金家寨为中心,圈人
鄂、豫、皖三省边区的麻城
、商城、固始、六安、霍山
、霍邱六县部分地区,新建
一个县——“立煌县”。
面对国民党军队反复“清
剿”的白色恐怖,留下的红
军将士在党的领导下,紧紧
依靠人民群众辗转迂回,坚
持艰苦卓绝的斗争。1934
年11月,红二十五军离境长
征后,再建了红二十八军,
保存了革命实力,成就了大
别山革命红旗30年不倒的奇
迹!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
安徽省政府迁入金家寨,中
共安徽省工委、鄂豫皖区委
也设立在附近,这里曾为安
徽乃至大别山区国共两党抗
日救亡的领导中心。
解放战争时期,由红四
方面军发展的刘邓大军千里
跃进大别山,于1947年9月
解放了金家寨,将“立煌县”
更名为金寨县。新生的金寨
县第一任县长白涛亲自挥笔
写下了第一张《金寨县民主
政府布告》,告知全县人民
恢复县名的原因,布告通篇
是五言诗,开头几句是:“
查我金寨县,大别山中心。
革命根据地,中外有威名。
立煌本国贼,不应留臭名。
改名金寨县,历史面目真。
”从此,金寨县以崭新的面
貌呈现于世人面前。金寨县
因“闹红军”而设立,又因当
年红军的归来而改名,因此
,它是中国革命的产物。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
红旗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始
终不倒,高高飘扬。全国四
支红军长征队伍,就有两支
在这里发源;十多万英雄儿
女参加征战,众多英烈血洒
疆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
抔热土一杯魂,金寨人民以
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
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
功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金
寨县,因为有红军,才有金
寨县。”人们发自肺腑的感
慨,道出了金寨为什么这样
红,金寨人民永跟党走的血
脉根源。
红色金寨,革命摇篮。
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
党走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金寨老区人民在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
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正在谱写新篇章,创造新辉
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色金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马德俊//刘哲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109042
开本 16开
页数 1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21-01-01
首版时间 2021-01-01
印刷时间 202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58
CIP核字 2020195546
中图分类号 K295.4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2
出版地 安徽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