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秦之道
内容
内容简介
这部书名为《大秦之道》,起自《石鼓山之谜》,结于《三秦之游》,五十二篇文章,一以贯之,是一个人的路。阿莹先生在陕西这片土地上一路行去,寻幽探胜,抚今访古。一边走着,有所见、有所感、有所思,形诸笔底,蔚为大观,一个人的路竟被他走成了“大秦之道”,大道朝天,所通者古今之变、文明之理。
目录

壹 汲古篇

石鼓山之谜

法门寺之佛

石峁城之古

地宫艺术之光

大秦之道

城郭之祭

棣花镇之谜

乐游原之下

仙游寺之宝

文安驿之春

关中书院之声

高山之巅

三秦之歌

小路之美

贰 仰止篇

黄帝之陵

定军山之魂

司马道之上

汉中之雄

下马之丘

草堂之雾

诗人之梦

玉华宫之路

上官婉儿之殇

药王山之神

苍凉之景

柳公权之墨

天坛之土

东湖之畔

横渠之学

统领万邦之城

好古之吏

叁 雅鉴篇

磁州之碗

古琴之韵

陶管之遗

古埙之律

瓦当之图

饮酒之器

箭镞之锐

杂技之俑

绳纹之妙

节约之初

管辖之义

肆 游思篇

甘泉宫之考

九成宫之叹

钟山寺之记

华清池之鉴

大寨之访

金银滩之秀

中台寺之禅

关中之脉

金佛山之秋

三秦之游

后 记

精彩书摘

大秦之道

这是一条神奇而又孤寂的大道。

——作者题记

我那年踏春到了淳化的甘泉宫遗址,才知道声名远播的秦直道是从这儿开始的。这片宏大的遗址北侧是林光宫,外边有一条深达二十多米的深沟,生长着茂密的荆棘荒草,或高或矮,簇簇拥拥,仿佛竭力想用绿把整条沟填实起来。呵呵,真真想不到两千多年的秦直道,由于经年久月雨水汇集,大道竟冲成了大沟,使人立刻想起岁月如刀的词句来。

这连绵不断的直道是大秦帝国最辉煌的战略杰作,那年秦始皇的爱将蒙恬在把匈奴赶到漠北之后,雄心勃勃地修筑了长城,又独具匠心地铺就了秦直道,从而把帝国带入了永恒的境界。至今在这片遗址里还有一座高耸的通天台,就是当年皇帝的检阅台,可想站立高台之上,战鼓齐鸣,旌旗招展,万千兵士以藐视群雄的气势,开始了南风压倒北风的壮烈行程,直把胜利者的彪悍带到戍边的战场上。如今沿着这条雄浑的直道往前走,散落的古代瓦砾多得不可思议,偌大的遗址区就堆积了成片的瓦砾堆,绳纹的、布纹的、光面的碎瓦无声地昭示着曾经的壮丽。然而,这个曾经让司马迁痛斥的秦直道,从修筑那天起便把悬疑丢给了后人。

似乎眼前这条“大沟”最终顺着蒙恬的指引,跃上了横卧陕北的子午岭脊背,执着地伸向了浩瀚的黄土沟壑,宛如一条巨蟒在岭上向北蜿蜒。所谓的“堑土堙谷”,就是遇山劈路,遇沟填土,生生地在山脊上筑成了一条通达大漠的古道,似乎也把将军的命运引向了悲壮之途。这条大道应是那个时代的顶级高速公路了,宽有三十多米,队伍可以排成三四十人的纵队向前推进,可以并列十乘战车向前飞驰。这个前所未有的驰道,把秦始皇“车同轨”的意愿推到了顶峰,亦把蒙恬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我在那个把富字顶在脑门上的县域找到了感觉,那里的古道忽隐忽现,沿途的遗迹犹如蒙上厚尘的珍宝相偎相依。富县人竟准备在遗址边垒起一座气势高远的古风阙楼,秦韵悠长,棱角沧桑。而令人惊奇的是走过阙楼脚架,竟然会看到一座残存的古驿站,一层又一层的土窑洞,似大张着的喉咙,渴望着久违的喧闹,连那土崖上的野枣树和喇叭花也争先恐后从窑洞里拥出来,迎接着从远方赶来的寻古之人。不过,当年洪流般的队伍在直道上源源挺进,只为给前方输送胜利的梦想,而沿途的驿站也只为兵马能在这儿歇息,烧火吃饭,补充睡眠,估计一般士兵是难以享受这些窑洞的,也难知晓蒙恬在哪孔窑洞有过酌饮。但如今的寻古者似乎也不再关心这个了,只渴望能在这里找到来自金戈铁马时代的马镫、箭头和剑戟,尽管已经锈迹斑斑,却依然能够让人想到那个时代的豪爽和血腥。

绝想不到窑群的旁边还有个恐怖的杀人坑,这也许是掩埋战俘之地,尽管那些累累白骨已经被岁月腐蚀了,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肢体,但是驻足细听,却仿佛有两千多年前的哀号萦绕耳畔,隐约还有来自遥远的呼唤声声如泣。正想着,有句古诗便动了几字传进脑海:可怜秦道无名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且未吟诵出口就有泪水涌出来了,尚难知这坑里是否真藏有蒙恬的刀下冤魂!然而,古道边的农人却坦荡异常,没有一丝怯意,扛着锄头,唱着信天游,晃晃悠悠地从崖畔上冒出来,盘算着今年小麦的收成,也早把苦涩的历史演化成浪漫了。

后来那巨蟒般的直道从山岭上下来了,又一头扎进了浩瀚的毛乌素沙漠,黄沙把那巨蟒搅得昏天黑地,然后又轻抚着路边的毛头柳和骆驼草爬进了茫茫戈壁滩。而今厚厚的沙石已经把秦直道悄然吞没了,但是古道边的烽火台隐约可望,那些远古的通信 设施早已失去了作用,今天也只剩下文化涵义了。 殊不知这些烽火台大都与直道相伴的,那时古道修到哪儿,烽火台必然要建到哪儿的。当年驻守的伶仃战士,一旦发现前方烽烟突起,便要立即点燃手中烟火,一站一站把前线的紧急传递到大帐后营。所以,烽火台可觅,秦直道就在,只是在等待我们择时发掘了。毫无疑问,这条大道与长城一样耗资巨大,留下的悲惨故事也绝不会比长城少。但细细思忖,那长城是为防御来犯而建,秦直道是为进攻扰敌而修,两大工程互为补充,为华夏文明创下了卓越功勋。然而,悲怆却随之而来,那蒙恬本是一位战功赫赫的骁将,自从秉持皇上的旨意,主持了这两大工程便非议不绝了。尤为遗憾的是大道还在修筑,在此督工的太子扶苏就被矫诏赐死了,肩负重任的蒙恬也难逃厄运,很快被赐死于阳周古城的一间茅屋里。巍巍长城肃立,漫漫直道凄然,都在为无罪而亡的将军祈祷。

也许是担忧逝者的魂灵骚扰路客,后人把他俩都安葬在远离直道的绥德城了。我们沿着高速路往东行驶,很快会遇到那两座著名的墓丘,一个在山畔,一个居城中,抬首相望,悲从中来,古道至伟,何罪之有啊。司马迁似乎跟随汉武帝从始点走到终端,用笔记录了这条大道的恢宏,人们可以从那寥寥笔迹中了解大道的轮廓,也会看到太史令一句甚似一句的感怀。真可怜那蒙恬的墓丘如今就蜷缩在绥德一所校园里,似与朗朗的读书声相伴,虽平添了些许文雅,但每每夜晚有风吹过,总感觉那墓里会发出悲怆的呼号。其声也悲,其韵也凉,即使欢乐的秧歌和唢呐也难以摆脱那种令人难以释怀的苦涩,似在为当年的秦国重臣演奏着永远的咏叹。

今天,我们可以平和地回味历史了,不难发现正是绵延一千八百多里的秦直道与长城的巧妙结合,方使得大秦疆土日渐清晰。那秦直道发威是始于汉代的,那汉武帝长期驻守在甘泉宫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卫青敢于率领汉家军马,长驱直入匈奴腹地,就是凭借了直道的快捷;那霍去病勇猛顽强,直把捷报插遍阴山南北,也应有秦直道的功劳。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后来匈奴几次越过长城,兵临长安城下,也是借助于这条大道的;尤其那赫连勃勃能从统万城一路杀过渭河,横扫关中,登基称帝,依然是凭借了秦直道的宽敞和通达。如此瞭望这条绝世的古道,似乎蒙恬将军当年的功力清晰了,但那个秦直道与长城的交汇点至关重要,却还有些朦胧。

我想那个点应该在榆林城外的镇北台附近的,那是在秦代长城基础上修筑的关隘,雄踞高崖,俯瞰直道,昭示着泱泱帝国的豪迈。那条从子午岭下来的巨蟒后来就越过镇北台,向前突进了二百多里,在包头郊外的麻池古城停下来,缓缓地仰起了高傲的头颅。显然,我国北方边界的最终走向是有赖于秦直道的,正是秦直道把大汉疆界推到了漠北,后来的历代王朝也正是凭借着蒙恬的遗产,才把大国的疆域稳固下来。

所以,司马迁《史记》里的责难多少带有个人的情绪。当我们今天在平坦快捷的高速路上飞驰,是否应该告慰九泉之下的将军,多亏那条亘古大道,才托起了我们的大国家园。

2015 年7 月29 日于新城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秦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18717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