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阿娜河畔(精)
内容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阿娜河畔》讲述了在新疆茂盛农场的建设中,以明双全一家为代表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历程。第一代人明双全、李秀琴等无私地为边疆建设事业和子女付出自己的一生,第二代人明中启和明千安两兄弟则在时代面前做出了坚守和开拓两种不同选择。在上山下乡的历史时期中,一批批知识青年来到边疆,为边疆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力量,他们也与原住民之间发生了千丝万缕的情感故事。小说多角度、多方位地描写了边疆建设的壮阔事业和巨大变迁,以及边疆人民生活的跌宕起伏和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可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后,展现了几代人在边疆的建设事业中为家国而奉献、为理想而奋斗、为生活而努力的动人篇章。
作者简介
阿舍,20世纪70年代生于新疆,现居银川。文学创作一级,供职于宁夏文学艺术院。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十月》《钟山》《江南》《天涯》《芙蓉》等国内文学期刊。出版有长篇历史小说《乌孙》,短篇小说集《核桃里的歌声》《奔跑的骨头》《飞地在哪里》,散文集《我不知道我是谁》《流水与月亮》《白蝴蝶,黑蝴蝶》《撞痕》,随笔集《托尔斯泰的胡子》。曾获十月文学奖、第九届宁夏文学艺术一等奖、《民族文学》奖、《朔方》文学奖。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导语
本书是阿舍作为兵团二代写给父辈的书。生活在农场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像阿舍母亲这样土生土长的新疆本地人反而是极少数。小时候,要是孩子们不好好读书学习,大人们就吓唬他们,“让你去戈壁滩喝西北风去”。所以,阿舍这一代人从小的理想就是离开戈壁滩。成为一名作家后,阿舍察觉到这片戈壁滩上有异于别处、值得书写的东西。切肤的生命体验,大量的资料阅读,以及对那片土地的深情怀念,生长为这部小说的筋骨与血肉。
精彩页
1
开学典礼在一片吵嚷声中开始。
这一天是一九五七年九月五日,只有十四个娃娃的茂盛农场子弟小学正式开学了。典礼在场托儿所大院举行。场长葛有才站在人群之首一张漆皮斑驳的课桌之后,朝着两步之外的人群喊话。九月的戈壁滩炎热干燥,赤辣辣的光线晒得葛有才宽大黝黑的大脑门子直冒火星,他眉头紧皱,宽阔的两腮和厚墩墩的嘴唇上却满是笑意。
茂盛农场的政委、指导员、托儿所阿姨、托儿所大班娃娃、场部职工和挺着大肚子的家长围成一圈,人人眼光流动,喜笑颜开,望着排成两行纵队的十四个一年级新生,又是点头,又是小声嘀咕,像是望着一网活蹦乱跳的鱼不知如何是好。人群里,一半是当妈的,有一个终于看出了自家孩子的破绽,顾不得会被当作笑话,一步凑上前,对着手心热烈地吐了口唾沫,然后把唾沫抹在儿子前额乱糟糟的头发上,使劲地按压之后再捋一把;另一个,则上前一把将儿子揪在跟前,帮他把扣错了的扣眼重新扣好。
宣布完子弟小学成立的意义,以及对学校未来的打算,葛有才猛地沉下脸,像是在争执不休中拟订一个一锤定音的作战计划,他清清喉咙,用一口东北腔说道:“我们这些小嘎豆子,是生在戈壁滩的第一代人,是土生土长的农场子弟,是爹妈的宝,是茂盛农场的宝,更是国家的宝,万里戈壁千里荒漠,光靠我们不行,还得靠他们。小孩子光有身体不行,还得有文化,学好了文化,靠着他们,戈壁滩才能建得更好。所以说,起小儿就得好好受教育,得好好念书。我宣布,今天起,茂盛农场的娃娃,只要到了年龄,都得上学校里来念书。”
托儿所大院是个方方正正的“凵”形,灰白色的碱土地面上什么设施、什么遮挡物也没有,仿佛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撒丫子奔跑。从托儿所的正门出去,沿着门前那条灰尘滚滚的沙土路往东走三百米,就到了茂盛渠。这是一条人工干渠,渠水引自阿娜河河水,茂盛农场的全场职工,只要有手有脚的,都是它的缔造者。九月的茂盛渠渠水碧绿清澈,渠帮上栽种的钻天杨已经有碗口粗细,微风拂过,深绿色的树叶窸窣作响,像是在为水面上随风远去的碧波轻声吟唱。站在茂盛渠大桥桥头向东远眺,在被开垦出来的荒地之外,那接连地平线的黄白色地段,即是被称为“进去出不来”的干海子大沙漠。
茂盛渠将茂盛农场一分为二。左岸人多,住得也集中,场部、托儿所、卫生队、学校、商店、机械修配厂、加工连、种子库……都在这一片,积满尘土的马路和稀疏的林带已经显示出拓荒者的到来。沿着渠岸,一块块农田、菜地和果园由北而南缓缓伸向未开垦的荒原。场部和场直属单位的办公区已经换成了土坯垒就的平房,家属们都还住在地窝子里,讲究和勤快一些的人家会将全下陷的地窝子改造成半下陷式,也就是在挖出的坑洞上再砌上半米高的墙面,好让屋舍显得宽敞和亮堂些。右岸地广人稀,十二个生产连队、畜牧连、园林队……各农业生产单位分布其上,居民点星散其间。农田里按季种植着水稻、小麦、高粱、大豆、葵花,无论庄稼抑或野草,同样由北而南、由西而东迅速伸向未开垦的荒原。
农场初建,万事开头难,茂盛农场三百平方公里的荒漠戈壁上,缺的是人和人才。子弟小学所谓开学,也只有一个年级一个老师一个校工,另外两个老师正在师部参加教师培训,两个月后才能到岗。唯一的老师名叫尤汪洋,四十五岁,婚姻情况不详,上海人,私立复旦大学毕业,曾在重庆中美合作所工作,一九四九年随国民党起义部队留在新疆,经整编,辗转来到茂盛农场。此人多才多能,大学学的是文科,来到农场,先搞棉花良种培育,再搞养鸡场,鸡生的蛋多,孵出的小鸡也多,农场视他为万金油,遂遣他来当老师。
场长葛有才给尤汪洋下的命令就是把农场的孩子们教得和他一样什么都能干。尤汪洋是葛有才从国民党起义部队带来的部下。一九四九年,葛有才作为起义部队的将领立过战功,后随部队整编至此。葛有才为人憨厚和善,见人多数时间都笑呵呵的,冷不丁会用一句东北土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但在正事和大事上绝不含糊,谁要是不按规矩和纪律来,说翻脸就翻脸,再加上他那魁梧壮实的身材,一般人都不敢惹他发火。葛有才儿时上过三年学,家境不好才去当了兵,这件事被他自己视为终生遗憾,所以他打心眼儿里敬重和看重读书人。尤汪洋就是他倚重的读书人,起义后一直追随他,直至来到万里荒原上的茂盛农场。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阿娜河畔(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阿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23116
开本 32开
页数 52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23-09-01
首版时间 2023-09-01
印刷时间 202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98
CIP核字 2023076619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9
3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