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 |
内容 | 内容推荐 《四书章句集注》为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该书训诂文字,疏通文理,注重义理阐发,从整体上探求与把握儒学精义,堪称解读《四书》的经典之作。元仁宗元祐时期,该书被钦定为科举考试的教材,明清沿用,对中国以至东亚地区影响深远。朱熹用了大半生心血完成该书,四十余年“改犹未了”,临终前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的注,诚可谓“毕力专研,死而后已”。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四书章句集注》以清嘉庆十六年吴县吴氏父子校刻本为底本,用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校勘。今据《新编诸子集成》繁体字本改为简体横排,收入“中华国学文库”。 作者简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晚号遁翁,别称考亭、紫阳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绍兴十八年进士,官至焕章阁待制。去世数年后赐谥为“文”,世人尊称“朱文公”。朱熹是我国古代最博学的大学者之一,他在哲学、经学、教育、语言、文学、地理、考古、自然科学等方面均有重大贡献;朱熹又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其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史上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见清全祖望《宋元学案》)著称。他在理论上以孔孟之道为本,又继承并改造了两宋期间的主要流派,包括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各家之说,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一生著述极为丰富,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学者之一,《宋史·艺文志》中著录者有四十余种,未著录者尚有二十余种,另外由其弟子或后人编纂的著作也有二十余种。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当推《四书集注》、《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家礼》等。 目录 大学章句 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 论语集注 论语序说 读论语孟子法 卷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卷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卷三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卷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卷五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卷六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卷七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卷八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卷九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卷十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孟子集注 孟子序説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 卷三 公孫丑章句上 卷四 公孫丑章句下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卷七 離婁章句上 卷八 離婁章句下 卷九 萬章章句上 卷十 萬章章句下 卷十一 告子章句上 卷十二 告子章句下 卷十三 盡心章句上 卷十四 盡心章句下 附録 四書章句附考序 四書章句集注定本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朱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816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95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0 |
出版时间 | 2012-02-01 |
首版时间 | 1983-10-01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2 |
CIP核字 | 2011169919 |
中图分类号 | B222.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2.75 |
印次 | 30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89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