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案与仪式(融合发展中的云南多民族文化)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共有九章,涉及云南的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等民族文化。最为珍贵之处是作者近10多年来的大量田野调查成果,以“他者”的眼光,观照云南这片红土高原的自然之景和人文之情。作者对藏族文化情有独钟,书中涉及宗教、神山、民居、门饰、色彩等等,凸显香格里拉藏族独特风貌;纳西族文化研究主要突出其包容性特点,选择纳西族玉龙县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民居为研究对象,挖掘出其融汉族、白族和藏族建筑之神韵的内核,而对纳西族独有的勒巴舞生态意蕴的挖掘也蛮有价值;云南彝族分布广,各地文化略有差异,书中着重探究了昆明彝族的服饰之美、峨山彝族的花鼓舞仪式之美,见微知著,臻于至善。
作者简介
贾蔓,女,汉族,四川人,中共党员,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专业负责人,云南省写作学会会长。毕业于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新诗研究所。参加了泰国、韩国等有关学术交流,于海外发表论文2篇;出版专著《中国现当代精品小说研究》1部,主编、参编著书5部,共40多万字;主持完成了云南省、厅、校项目:《云南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变迁研究》、《新时期云南作家作品课程教学论研究》、“《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项目等4项;于《当代文坛》、《民族文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荣获“2019年云南省师德标兵”、校级“红云园丁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等。
目录
第一章 且舞且歌的农耕文化:踏歌仪式文化传播带及文化蕴含
第一节 踏歌曾经存在的区域及其特征
第二节 踏歌仪式文化传播带
第三节 踏歌文化的内涵
第四节 踏歌文化传承现状及策略
第二章 彝族花鼓舞仪式之美:群歌群舞的个人与集体力量的神秘体验
第一节 火把节中花鼓舞的祖先崇拜
第二节 赶新街中花鼓舞的神圣祈福
第三节 祭龙节中花鼓舞的自然崇拜
第四节 峨山彝族花鼓舞
第五节 彝族花鼓舞的传承现状与策略
第三章 朴拙粗犷的似虎仿生舞:丽江纳西族勒巴舞的生态意蕴
第一节 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
第二节 朴拙粗犷的舞蹈风格
第三节 族际文化夯筑的生命形态
第四节 勒巴舞的传承与保护
第四章 都市化浪潮中昆明市阿拉街道彝族撒梅支系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第一节 “会说话”的文化名片
第二节 传统走向现代的文化载体
第三节 传承与变迁中的服饰文化思考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昆明沙朗白族村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云南沙朗白族传统节日的变迁现状
第二节 云南沙朗白族传统节日的变迁因素
第三节 云南沙朗白族传统节日在变迁中传承与发展
第六章 宗教色彩与民族风格的融合:迪庆藏族“八瑞相”壁画与卡瓦格博神山
第一节 迪庆藏族“八瑞相”壁画的文化秘境
第二节 阿尼卡瓦格博生态美学视野下的迪庆藏区神山文化
第七章 吉祥图纹绘成的家园:滇西北藏区民居建筑
家园意识的美学意蕴
第一节 精心筑就的家园
第二节 多彩描绘的家园
第三节 家园的文化意蕴
第八章 吉祥图案:滇西北藏区民居门饰多元文化载体
第一节 滇西北藏区民居的门与门饰
第二节 门饰图案与门饰色彩
第三节 滇西北藏区民居门饰吉祥图案的多重文化意蕴
第九章 “和而不同”:玉龙县纳西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人类学纵观
第一节 纳西族民居概况
第二节 纳西民居的审美建构
第三节 传统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案与仪式(融合发展中的云南多民族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257624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2023-10-01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418
CIP核字 2023105481
中图分类号 K280.74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