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拥有广博的知识吗?无论古今中外,科普世界,都是你最优秀的知识课堂。
吴永谦编著的这本《发现已知的植物趣事》把大千世界里的植物知识一一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开阔眼界,增强求知的兴趣,凭借知识的力量竟取成功。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植物习性特征和植物特殊本领。
图书 | 发现已知的植物趣事(精编版)/发现已知的科普世界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你想拥有广博的知识吗?无论古今中外,科普世界,都是你最优秀的知识课堂。 吴永谦编著的这本《发现已知的植物趣事》把大千世界里的植物知识一一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开阔眼界,增强求知的兴趣,凭借知识的力量竟取成功。具体内容包括两方面:植物习性特征和植物特殊本领。 内容推荐 感受已知的人类文明,走进异彩纷呈百科世界。吴永谦编著的《发现已知的植物趣事》让你大开眼界……。 用最少的时间了解最多的知识,把学生塑造成一个知识丰富、头脑灵活、能力超群的“万事通”。 庄稼能长出肉、植物也患癌症、会说话、能输血……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在奇妙的植物世界里,不可思议的事还多着呢。植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生长环境和习性,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我们要好好地了解和珍惜它们。打开这本《发现已知的植物趣事》,你会发现有许多令你大开眼界的植物趣事,学到课堂上没有的知识。 目录 第1章 植物习性特征知多少 树的年轮之谜 云南——植物的王国与宝库 树木过冬的本领 树干的结构奥秘 千年种子能发芽 “神 树” 燕麦有“眼睛” 藻类为何疯长 冬虫夏草 树叶为何能变红 八珍之一——猴头 奇树荟萃 奇竹大观园 怪异的蔬菜 种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阿司匹林为什么能促使植物开花 海底森林——海带 造礁生物——海藻 为什么植物可以长在别的树枝上 为什么南北极也有植物 为什么蔬菜瓜果可以在工厂里大量生产 地球上为何有那么多种植物 为什么老树空心也能活 为什么竹子长不粗 为什么会“藕继丝连” 花是怎样变成果实和种子的 为什么腊梅总是在冬天开花 为什么仙人掌身上长很多刺 为什么榕树长着板状根 为什么黄瓜会有苦味 为什么高山顶上的植物长不高 为什么冬天的青菜会有甜味 为什么夏天中午不宜给花浇水 植物能把土壤中的水运送到几十米高的树梢 为什么树木会落叶 为什么牵牛花喜欢在清晨开花 为什么有的植物不需要昆虫授粉 为什么甘薯越藏越甜 为什么植物的茎总是向上长,根总是向下长 为什么花儿有好多种颜色 为什么圣诞花不是花 为什么叶片有好多条“筋” 为什么大花草散发出臭味 为什么枫叶到了秋天会变红 为什么说楠木有“天下名木”之称 为什么有些植物需要午睡 为什么植物会生“肿瘤” 为什么说没有纯白的花 为什么一朵菊花由许多小花组成 第2章 植物特殊本领知多少 植物有感情 植物有血液和血型 植物有语言 植物有嗅觉 植物有触觉 植物会设陷阱 不怕扒皮的树 见血封喉树 炮弹不入的“铁木” 发热植物 神秘的“吃人树” 草虫“杀手”之谜 会飞的果实 不怕刀斧砍的树 水生植物为何不腐烂 “发烧”的花儿 植物世界中的“胎生” 食物树大观 植物有睡眠 植物能“出汗” 植物有味觉 植物在太空 植物能报时 植物能自卫 为什么含羞草会“害羞” 为什么栽水仙不需要土壤 为什么鸡血藤截断后会有“血” 为什么有些豆子会跳 为什么蘑菇生长不需要阳光 捕蝇草是如何捕捉昆虫的 为什么有的植物能食虫 为什么有些植物会游泳 人坐在王莲的叶子上为什么不会沉下去 为什么艾叶和菖蒲能杀菌 为什么植物也会发光 为什么“指南草”会指南 试读章节 藻类为何疯长 不知读者朋友们是否留心过,在碧波荡漾的湖泊和天水一色的大海中,有时会出现五光十色的“水花”。此“水花”常在早秋或晚春“绽开”。它看起来飘忽不定,多彩多姿,十分美丽,但闻起来却是腥臭刺鼻,令人心烦。 原来这些远处看来彩色斑斓的“水花”不是别的,而是一些漂浮在水面上的藻类生物。它们的个头很小,只有在显微镜下才看清其真面目。它们没有定居点,可以随波逐游,四处漂泊。 别看这小小的生灵不起眼,一旦疯长起来,就能密密麻麻、遮水蔽日,厚厚地覆盖在水面上,并把水面染成各种颜色。科学家们把在湖泊、池塘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叫做“水华”,把在海洋中发生的这种现象叫做“赤潮”。 根据研究证明,全世界能发生“水华”、“赤潮”的浮游生物大约有150多种,我国沿海地带则有30多种,最常见的是单细胞夜光虫(藻)。它的传宗接代方式类似于低等植物,可又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既是虫又是藻。当夜光虫聚集在海面疯长时,可使夜幕下的海水波光粼粼,蔚蓝壮观,景色十分迷离诱人。浮游生物束丝藻大量萌发,能将水体染成红色;腰鞭毛虫大量滋生的水域,则呈褐色……它们不愧为湖泊、大海的“染匠”。 别看“水华”、“赤潮”貌美多俏,但它们好似美女蛇,华丽之中隐藏着恶行,给湖泊、大海带来很多灾害,因此已引起世界各国的严密关注。“水华”、“赤潮”的主要危害是: (1)大量“水华”、“赤潮”孳生,厚厚地覆盖于水面,阻挡了阳光对水体的照射,使大量水生植物得不到足够的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造成严重减产,甚至死亡。 (2)大量的浮游生物呼吸繁殖要大量耗用水中溶解的氧,同时它又阻碍氧气进入水中,因此造成水下严重缺氧,直接威胁水下生物的生命。 (3)浮游生物中的蓝藻更是穷凶极恶,它能分解并产生有毒物质,使鱼虾贝类吞食中毒,人吃了这类鱼虾贝也会中毒。科学家已从赤潮藻中分离出多种有毒物质,有的毒性比眼镜蛇的毒性还大。 请看“水华”、“赤潮”所造成的历史悲剧: 1981年香港水域发生赤潮,造成鱼虾贝类大量死亡,损失了1400多万港元; 1986年我国福建沿海群众因食用“赤潮”污染过的蛤仔,造成136人中毒,3人死亡; 1987年菲律宾人民因食用“赤潮”作用过的食物,造成278人中毒,21人死亡; 1989年我国河北省境内发生一次“赤潮”,造成虾池减产1吨多,经济损失2亿多元; 1989年日本歌山县和三重县一带发生“赤潮”,经济损失达50亿多元; 1998年3月底,我国珠江人海处的近海域爆发了大规模赤潮,造成了大量鱼虾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340亿多元; “水华”、“赤潮”恶行累累,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不胜枚举,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水华”、“赤潮”现象的发生呢?假如避免不了,能进行预测、预报也好。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要弄清楚“水华”、“赤潮”发生的原因,可惜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个难解之谜。 一种说法认为,“水华”、“赤潮”近些年来频繁发生,可能与水污染有关。目前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污水排人江河湖海,造成许多水体污染。湖泊和大海受到生活和工业用水的污染后,会给水中增加许多化学物质,特别是具有营养价值的氮、磷等元素,造成藻类暴长。但究竟哪些物质能促使藻类大量繁殖,藻类繁殖如此快的机理是什么,这些问题尚无明确答案。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试图用反证法寻求答案。他们想能否采取“饥饿疗法”将藻类饿死,以限制藻类的暴发速度。然而,要从茫茫的大海或湖水中将钾、磷、氮等元素提取出来,谈何容易?何况蓝藻等浮游生物还可以自己从空气中获取氮气。 上述说法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说法,但此说法不仅没有得到科学证明,同时还遭到怀疑。1000多年前就曾经有过关于“赤潮”的记载,那时人口不算多,工业也不发达,又有什么能造成海水和湖水污染呢? 因此又有人提出,产生“赤潮”和“水华”的原因可能与气象、海流、水温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但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尚无详细报道。 尽管现在人们对为什么会发生“水华”、“赤潮”的原因还没有弄清楚,但对如何减少甚至消灭“水华”、“赤潮”已想出了一些办法。德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细菌,这种细菌能够大量吞食水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减少水中的富营养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人们期望着用它来控制“水华”、“赤潮”现象的发生。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一种海洋“除草剂”——18碳4烯酸,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赤潮”浮游生物毒死。可惜此除草剂成本太高,目前还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P26-29 序言 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丰富的知识、出色的能力、开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无一不是打造孩子成功未来的必备素质。而学生时期可塑性强,求知欲旺盛,接受能力强,在这一阶段有意识地培养,成效最为显著!这就要求父母为孩子做好充分、科学的准备,引导他们建立全面、系统、权威的知识贮备! 在这个充满谜团的世界上,有许多知识是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这些知识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怎样一个变幻万千的世界里。社会每向前迈进一小步,都伴随着知识的更迭和进步。社会继续往前发展,知识聚沙成山、汇流成河,其间的秘密该如何洞悉?到了科学普及的今天,又该如何用慧眼去捕捉智慧的灵光,缔造新的辉煌? 面对这些浩如烟海、让人眼花缭乱的信息知识,我 们怎么办?我们怎样取精华,让少年儿童从中吸收营养?毋庸置疑,一套好的书籍将会为孩子们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提供一条捷径。 历经漫长的岁月,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正在成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们来说,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有太多值得探索的东西。为满足孩子们无限的探索欲望,我们精心编写了这套《发现已知的科普世界》。书中分门别类地提供了方方面面的知识,内容翔实新颖,文字通俗易懂,图片精美生动,详尽的图注说明,定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使孩子们真正成为21世纪博学多才的佼佼者! 当然,知识王国里隐藏的秘密远不止于此,但探索的征程却会因为你的阅读参与而起航。这套《发现已知的科普世界》是家长、老师和孩子的经典读本。我们真诚地祝愿少年儿童在这套书的陪伴下健康成长,成为~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编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发现已知的植物趣事(精编版)/发现已知的科普世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永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16610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少年(9-14岁)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Q9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3 |
宽 | 16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