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文化的真实义
内容
编辑推荐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主任凌孜作序推荐!

如何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李东霖采访的《中华文化的真实义》尝试从国家、社会、企业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诠释和回答。

内文双色印刷,舒服的字号,舒服的行距,书法作品、印章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古典大方。

内容推荐

《中华文化的真实义》是李东霖采访蔡礼旭老师、刘余莉教授、江逸子老师、唐瑜;麦教授、李越老师、黄柏霖警官、江松桦董事长等七位老师的合集。

中国是世界唯一一个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的国家,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自古一以贯之而又兼容并蓄,在与其他文化的接触中,可以吸纳和提升每一个文明,并做到自我提升。而中华文化之所以有这样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就在其着眼于家庭、落实在个人的教育传统,“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家庭,教育一定要从孝开始。而整个社会则通过系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保证了这种教育的完整性和建设性。正如孟夫子所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本书从国家、社会、企业等不同方面深入阐发了这一理念,为当下中国人应如何承传中华文化提供了一种可以具体落实在个人工作、生活和修学中的途径,并在全球视域内探讨了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价值,深具启发性和现实性。

本书还附有国学大师李炳南编述之《常理举要》和释净空教授编辑之《老人言:古德智慧箴言118则》。

目录

序 中华文化与中国梦(凌孜)

蔡礼旭联合国国际和平会议发言

汉学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蔡礼旭老师访谈

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

刘余莉联合国国际和平会议发言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智慧

刘余莉教授访谈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蔡礼旭老师访谈

立德、立功、立言:雪庐老人的不朽人生

江逸子老师访谈

国画大师的道、德、仁、艺

唐瑜凌教授访谈

读经,从《论语》开始

黄柏霖警官访谈

中华文化,孝治天下

江松桦董事长访谈

传统文化带动企业和谐发展

李越老师访谈

中华之礼,恭敬庄严

释净空教授辑

老人言:古圣先贤的智慧箴言118则

后记

试读章节

江逸子老师访谈

国画大师的道、德、仁、艺

主持人:尊敬的江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老从事绘画已有五十多年,您老的笔墨之间,处处流露载道精神,您老的画意幽境远,尽脱尘浊。请问您老是怎样“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

江逸子老师:我感谢我的老师雪庐老人。老师说,讲经,讲的一桩事情,每个人传达的意思不大一样。文字,写书的要费时间,看书的要费时间,思考又有个程度的问题。你要绘画,一幅画,第一要竖着耳朵听,所有的都听懂了,不懂要及时问。“老先生,老太太,这是什么意思?”都要问懂的人,有好处,没有亏吃。所以,他老人家跟我有交代,我确实有这传授。

那次老师过八十岁生日,我绘画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一大早我拿着三张奖状到老师那里给磕头拜寿。那时我是穷书生,没什么好贺礼给老师的,我说学生我比秀才好一点,“秀才人情纸半张”,我三张。老师接过这三张奖状,高兴啊,他说,孩子,你成就比我儿子成就还让我高兴。在中国最讲究尊师重道,父母给我个身子,老师给我一辈子的教育,是给我两条腿,不但让我走更远的路,还让我走更好的路。老师边喝茶边谈,很有意思,玄机就从这里开始。老师喝一口茶,对我讲,中国历史,拿三张奖状的人不多,他所知道的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拿过奖状。老师这一讲,我就跪下来,“老师,学生丢脸。”“不丢脸,不丢脸。台湾两千三百万人口,得了第一名算什么!就是在中国十几亿人口,又算什么!在历史的长河里,又能摆在哪里!……好好好,孩子你懂了,今天礼物太丰盛了。是做画家,还是服务于财团、社会名流,让他们高兴而已?”

主持人:您老将传统文化与笔墨态势融合,描绘中华文化的精髓,把仁爱的儒家思想与普济的释尊情怀汇聚笔端,寓教于艺,每一幅佛像、人物、山水、花鸟等,都传达着中华文化的真善美。

江逸子老师:我本来不学佛的,老师晚年的时候问我,你学佛学得怎么样?我说我学得不好,学佛很麻烦,还讲经什么的。老师给我一串念珠,交代我念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我有时间就念佛,我心念心听,自己念自己听,学佛就是在修心。现在提养生,没有提养心的,念佛是养心。老师说:“我的学生,海内外少说也有十万人,独独就你一人跟我学文艺。”老师不绘画,他的理念就是我画画的精神。老师对我说:“我希望你今后把佛供在心中,你为孔子做点事,为世间做点事。相信总有一天,中国人会把孔子请回来。”那时老师说这话我还不太懂,二〇一四年我把《孝经》画完,感触很多,二〇一六年是老师往生三十周年,我跟净空老和尚谈了这个事情。

我少年是穷书生,现在老了,一个又老又穷的书生。我不经营事业,我在继承老师的道风。人活着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给社会的贡献有多少。当时我答应老师在孔府(奉祀官府)工作,我在孔府工作近三十年。我既然进了孔门,这一生就要在孔门做事。“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把佛经用绘画来传达,所以我做了一些,到今年算起来有二十九年了,少说也有七八百幅画。画到《孝经》的时候,净空老和尚来访,我同他商量,请他画“心”。净空老和尚也是老师的学生,净老是大师兄,还有台中莲社的徐醒民老师,我是小师兄。孝亲尊师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怎么样去实践。《论语》一开始就讲“学而时习之”,学习是要实行,要做到君子之道,做一个真正的儒家孔门弟子。要做到这一点,讲得再多,没做到还是不行。所以我讲课,都是战战兢兢。我是画家,不是话家,不是用嘴讲的。

主持人:江老师,雪庐老人的一句话是学生的座右铭:“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还请您做更多的指导。

江逸子老师:当时我们都在孔府,老师是主任秘书,我是秘书,老师负责整个官府的事务,我负责人事、文物、文献,还有教育。老师有一天跟我说,要写一首诗给我,这是他老人家的愿。一生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从有始到有终,未改心肠热,从他发愿到现在没有改变过,像蜡烛一样。我很感动,就画了一幅画,小朋友拿着油灯、蜡烛。老师看了说,这幅画绝配了。我就把这幅画题上去了。后来,老师跟我说,你的画不要随便给人题,题画题字的题,不是提高的“提”,不是把画提高,而是把画题衬起来。不是有题就算数了!最好画面保持干净,没画的地方比画的地方重要。所以我就悟到,人在修行,不做功课的时候比做功课的时候还重要。老师拍手说道:“对了!你不要到了道场里面就规规矩矩,见了师兄就阿弥陀佛,说好话,转头回去就骂人,这样不好。”一个人的自觉性很关键。

他老人家一生就是这样,在孔府五十年,从大陆来台湾三十年,住在军属区的宿舍里面,再好的环境都不去,保持自己的风格。我当初也住在一个空军的宿舍(我哥哥是军人),后来宿舍被征收了。我们那里有一个寺庙,住持盖了几栋房子,他想跟我换画,被我骂了一顿,我说画如同女人家十月怀胎,一幅作品是生命投入,我怎么能把孩子拿来换我的享受?不敢!其实那时我也走投无路。结果他就跟老师讲了,老师把我训了一顿:“你还要安家立命,往后还有很多事。你的笔下能值钱,老师就高兴。”雪公他老人家就是这样。后来他跟我说:“你的作品有道气,不能随便给人题。”后来我画了很多,老师很高兴,拿起来就题字,后来很多画做成书签。我也画了很多布袋和尚,老师说布袋和尚画得真好。以后我再整理整理,办个老师作品三十周年回顾。

P91-97

序言

中华文化与中国梦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主任 叶剑英元帅之女 凌孜

看过河南网络电视台的系列访谈节目,感到非常欣喜,非常振奋!习近平总书记二〇一六年二月十九日,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了四十八个字:“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总书记非常重视媒体工作,认为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河南网络电视台正是践行着习总书记所说的这四十八个字。这个节目的每一个主题,都是我们习总书记所提倡的时代主题,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地看一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到曲阜考察传递出一个信息: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更加深刻地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各个教育系统考察,去北师大、海淀小学、澳门大学,习总书记更是殷切期望青少年好好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纪念孔子诞辰两千五百六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总书记亲临现场,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本人也非常荣幸地出席了这次活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欧洲学院等国际会议中,总书记也每每高度凝练地谈到中华文化,让我们看到总书记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

河南网络电视台首先采访的是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释净空教授。这位慈悲智慧的长者,每天不疲不厌地讲经教学,已经五十八年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老人家真正做到了。

早在二〇〇〇年,在老教授指导下,新加坡幼儿园开始以《弟子规》为重要内容的中华文化教育。一些有识之士在新加坡看到后带回国内,《弟子规》才渐渐为大众熟知。以此为契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入学习和力行中华文化。十几年来,中化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愈来愈多的理解和认同,也有愈来愈多的人因此而家庭和睦、事业成功、身心安康。现在很多人学习《群书治要》,正是老教授推荐给现代人的一份至珍至贵的礼物。而《群书治要考译》这本书,习仲勋老先生曾亲笔题写“古镜今鉴”四个字。

记得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著有一本《不战而胜》,书的结尾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少年强则国强,年轻人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们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对于这一颇有现实意义的时代命题,《中华文化的真实义》系列访谈作出了很有意义的探索、诠释和回答。

中国是世界唯一一个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的国家,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自古一以贯之而又兼容并蓄,在与其他文化的接触中,可以吸纳和提升每一个文明,并做到自我提升。中华文化之所以有这样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就在其着眼于家庭、落实在个人的教育传统,“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家庭,教育自古就从孝开始,而整个社会又通过系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保证了这种教育的完整性和建设性。正如孟夫子所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本书的访谈,尝试从国家、社会、企业等不同方面阐发这一理念,为当下中国人应如何承传中华文化提供了一种可以落实在具体工作、生活和修学中的途径,并在全球视域内探讨了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价值。这样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值得我们赞叹和鼓励。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后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多次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最近更欣喜看到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中央第一次以党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弘扬中华文化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更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庄严使命。河南网络电视台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通过新媒体传播平台,贯彻落实中共两办《意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很荣幸能够邀请到蔡礼旭老师、刘余莉教授、江逸子老师等七位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中华之礼等课题,为我们深人浅出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位老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多年来用心践行着中华文化,让我们从中真正明了中华文化的真实义。

承蒙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主任凌孜老师鼓励,专为本书作序,在此深致谢忱。

承蒙蔡礼旭老师和刘余莉教授,慷慨俯允将他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收入书中,在此同致谢忱。

一本书的出版总是涉及方方面面,许多人与有功焉,限于版面,无法一一列举。何况语言总是有限,持续认真的努力更适于表达深沉的铭感。

孔夫子云:“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中华文化复兴的春天已经到来,圆梦正当时,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庄严使命。风正扬帆时,同学少年时刻准备着,共担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孟夫子云:“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古圣今贤的真实教诲,念念何敢忘怀?在此,与诸君共勉。

河南网络电视台记者、主持人李东霖

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日于郑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文化的真实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李东霖
绘者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251612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7-07-01
首版时间 2017-07-01
印刷时间 201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6034414
中图分类号 K203-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