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由心灵与时间--奥古斯丁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宗教文化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古罗马著名哲学家奥古斯丁两部核心著作《论自由决断》和《忏悔录》的哲学阐释。作者围绕奥古斯丁提出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个概念——自由和时间进行论述。作者认为,这两个概念不仅是基督教哲学的基石,更为重要的是共同完成了心灵的转向。由此可以间接证明:善良意志的根据在于上帝,论证了上帝证明和自由决断之间的必然联系。

内容推荐

自由与时间,这是理解奥古斯丁哲学的两大契机。本书围绕《论自由决断》和《忏悔录》(卷11)这两个文本,以心灵转向为主题,集中分析了奥古斯丁的自由之思与时间之问。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集中分析了奥古斯丁的神正论,特别是讨论了恶的起源、人的自由和上帝的正义这些问题。在奥古斯丁那里,意志的自由决断不啻是罪恶的本源,而且也是人正当生活(生存)之根据。意志的自由决断是心灵转向的根据。意志的自由决断对于人的存在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本源地位。

下篇是对奥古斯丁时间之问的全面考察,不仅考察了奥古斯丁对时间之存在(是)与时间之本质(是什么)的追问,而且考察了他关于时间存在的方式(怎样是)的追问。他关于“时间是心灵的伸展”这一回答,不仅使心灵之思和心灵之在合二为一,而且使他的时间之问走在存在论的途中。最后一章考察了奥古斯丁时间之问的现象学效应。

目录

上篇 心灵转向及其根据

——《论自由决断》中的神证论与心灵转向问题

第一章 概念与任务

 第一节 liberum arbitrium概念释义

 第二节 《论自由决断》的直接任务

 第三节 对摩尼教的反驳

 第四节 意志的自由与上帝的恩典

第二章 恶及其根源

 第一节 恶行及其实质

一 恶行通论

二 永恒法与世俗法

 第二节 善良意志与智慧

一 意志与理性

二 智慧与善良意志

 第三节 再论恶行及其缘由

一 再论恶行

二 恶行的缘由

第三章 自由决断与上帝证明

 第一节 原罪论的哲学分析

一 上帝证明的原因

二 “谎言”的实质是原罪

三 罪起源于意志的自由决断

四 心灵的尊严

 第二节 上帝证明的准备与核心

一 信仰寻求理解

二 心灵的蒙蔽及其后果

三 灵魂的真正目标

 第三节 意志的根据

一 自由意志的优先性

二 自由在于对真理的服从

三 一切实体都来自上帝

四 意志之前无存在

 第四节 意志的尊严

一 意志之被给予性

二 捍卫正义的自由意志

三 追求共同善的意志

第四章 上帝证明的必要性及后果

 第一节 证明的必要性

一 傲慢是恶

二 恶意的实质

三 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差异

 第二节 上帝的预知与人的自由决断

一 问题的意义

二 上帝的预知和人的自由

三 上帝证明的必然后果

第五章 上帝证明与心灵转向

 第一节 概论

一 讨论的基础、目标与方法

二 上帝证明的紧迫性

三 上帝证明的次序、问题及视域

 第二节 内在证明与心灵的内在化转向

一 心灵的内在化转向

二 人类理解之路

 第三节 超验证明与心灵转向的目标

一 上帝和理性的绝对差异

二 数目与智慧的真理性

三 有真理

 结语 两个相关问题的回答

附论 奥古斯丁自由观的近代效应——莱布尼茨理性视域中的“神义论”

 第一节 莱布尼茨的上帝证明

一 莱布尼茨对本体论证明的改造

二 莱布尼茨的后天证明

三 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证明

四 康德对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

 第二节 上帝的惩罚是正义的

一 上帝的形象

二 上帝的预知与预定

三 上帝的预知、预定与自由并不矛盾

四 犯罪后的人仍有自由

 第三节 自由意志是罪恶的原因

一 上帝允许恶事存在

二 恶的三重划分

三 恶是善的缺乏

四 罪恶是自由选择的结果

 第四节 理性与信仰的融合

一 理性的神圣使命

二 理性与信仰的和谐

三 康德批判哲学中理性与信仰的分离

下篇 心灵伸展与时问的本质

——《忏悔录》卷11中时间追问的现象学意蕴

第一章 时间问题

 第一节 奥古斯丁的时间追问

 第二节 希腊的自然时间领会

 第三节 中世纪的时间领会

 第四节 《忏悔录》卷11结构简介

第二章 永恒与时间

 第一节 心灵向永恒的开放

一 时间-永恒模式

二 “元始”概念

 第二节 世界与时间

一 上帝的创世及其方式

二 元始、道与智慧

 第三节 对摩尼教诰难的反驳

一 “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做什么?”

二 对这一诘难的反驳

三 “永恒”的现代化解读

第三章 时间的存在

 第一节 时间存在的哲学检视

一 第一个哲学检视

二 第二个哲学检视

 第二节 时间的滞留与时间的存在

一 时间的感知、比较和度量与现在的存在

二 记忆和期待与过去和未来的存在

 第三节 过去与未来的存在方式

一 从“隐秘处所”到“哪里”

二 记忆与过去的当下化

三 期待与将来的当下化

四 对时间存在问题考察的反思

第四章 时间的本质

 第一节 时间本质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一 困境之一:现在时间的度量和时间无伸展性假相

二 困境之二:时间伸展的日常领会和哲学领会的悖论

三 出路:时间不是任何物体的运动

 第二节 时间是心灵的伸展

一 重提时间本质问题的困境:知道还是不知道

二 时间是心灵的伸展

三 返回自我伸展的心灵之时间滞留

四 时间度量之谜及其解答

 第三节 本源的时间滞留与心灵伸展的限度

一 作为本源滞留的注意、期待和记忆

二 心灵伸展的限度

第五章 奥古斯丁时间观的现象学效应

 第一节 胡塞尔的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

一 时间对象的构成

二 原印象和滞留

三 次级记忆、感知和次级期待的时间性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

一 心灵的伸展是此在绽出-视域的时间性

二 担忧的世界时间和流俗的现在时间

 第三节 从现象学视域看奥古斯丁的时问追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由心灵与时间--奥古斯丁心灵转向问题的文本学研究/宗教文化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58942
开本 32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03.1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