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榕树根的春天(有故事的中国人)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说着洋文整天飞来飞去的北京国贸的白领,放弃大都市生活,和年长自己22岁的荷兰丈夫到偏远的云南景颇山寨,帮助景颇孩子成长、寻找民族文化之根的故事。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充满勇气和爱的故事。

谁说中国年轻人是没有梦想的一代?我们不仅有梦,而且比你的更炫。

刘莉莉著的《榕树根的春天(有故事的中国人)》讲述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充满勇气和爱的故事。

内容推荐

刘莉莉著的《榕树根的春天(有故事的中国人)》讲述了榕树根儿童教育机构创办人李旸的故事。听从内心的召唤,从小就特立独行的李旸原本跨国公司的律师,后来环境保护事业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媒体官。在结识了未来的丈夫荷兰语言学家安乐东后,与景颇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夫妇二人毅然放弃了北京的都市生活,到景颇山寨创立致力于景颇儿童教育成长的榕树根儿童教育机构。她本人也从一个北京CBD白领转变为融入景颇山寨生活的“山民”。本书讲述了李旸的这一转变过程,也折射了中国年轻一代追逐梦想,用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

目录

第一章:发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别人的美

 “就是借钱也要去北京”

 追求别人的美

 不是可怜虫,而是小太阳

第二章:结缘小精灵

 从小不是省油的灯

 出生在荷兰的景颇族

 定居景颇山,夫妻俩一拍即合

 他们为何遭遇失魂之痛?

 这是一群山中精灵

第三章:从白领到山民

 榕树根之家诞生记

 “村寨公关”的喜怒哀乐

 “我女儿已经搬到云南山里了”

第四章:榕树根,景颇孩子的家

 木偶戏,让老故事焕发新活力

 真正的力量,源自哪里?

 快乐英语营的真正威力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做孩子的心灵港湾

第五章:“小哑巴”和“小杰克逊”

 董萨和杰克逊

 “小哑巴”变身记

 学霸归来

第六章:榕树根也是他们的家

 跑阳干翁、李慧平:有风景,有朋友

 刘敏:是孩子,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美好

 张阳:我爱孩子,我也爱玩

 余海涛:榕树根第一位大学生志愿者的公益思考

 刀瑞:就给我一次不为钱教舞的机会吧

第七章:终我一生,做中国乡村版的华德福

 尊重个体,陪伴成长

 为乡村孩子寻找成长之路

 没有竹筏,就自己造一个

后记:孩子们,我想看到你们笑

试读章节

对于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李旸再熟悉不过了。

曾经,她身穿西装,手拿拉杆箱,在北京与欧美的城市间往返,行色匆匆。

而今,她换了一副模样,牛仔裤、运动鞋、双肩背,她的身边围绕着18个景颇孩子,而她的荷兰丈夫乐安东,正费力地推着一辆小推车,上面各种行李堆成小山。

李旸,已经完成了从一个都市白领到云南山民的蜕变。

“以前,我和我先生安东身上都贴着一些标签。我呢,跨国公司律师、国际环保组织高管;他呢,语言学家、画家、音乐家、大学教授……如今,这些标签已经不再重要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榕树根儿童教育机构创办人。”李旸说。

“就是借钱也要去北京”

榕树,被景颇人奉为神树。

它高大美丽、独木成林,一条条气根,从高处枝干生出,下垂至地面,深深扎进泥土中,为主干吸取养料。

2009年,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西山乡营盘村,两条“气根”从天而降,一个是北京人李肠,一个是荷兰人乐安东,他们在景颇山寨创立了一个名叫“榕树根”的教育项目,为当地孩子提供免费的语言和艺术课程。

夫妻俩投入了全部的积蓄及银行贷款,建立了一所神奇的房子,命名为“榕树根之家”。从此,两条“气根”深深扎根景颇大地,榕树根之家也成为村里孩子的乐园,记录了欢声笑语,也见证了成长的欣喜与泪水。

而对于这两位“奇怪”的老师,景颇孩子们有自己的评价。

在13岁的景颇姑娘唐木兰眼中,李旸总是披着一头长发,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很快,而安东是她见过的第一个外国人,个子高,脚也大。

“我第一次见到安东老师,觉得他的皮肤好白啊,我想象中外国人都是金色短发,可他的头发像泡面一样。”唐木兰说。

对于经常往榕树根之家跑的孩子们来说,李旸和乐安东是可爱的老师,也是亲密的死党,他们带自己演木偶戏、排舞蹈、参加夏令营、画画、摄影,并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给予陪伴和开导。

如今,李旸和安东还要带他们去北京!

带孩子们去北京游学,是李旸早就有的想法,只是到了2015年才有了精力和资源付诸实施。她精心挑选了18个景颇孩子,计划带着他们去北京长见识、长本事。

“这18个孩子,跟了我们五六年,我是看着他们长大的。现在,他们正处在青春期的当口,我要好好陪护他们这一程,人生选择的关键时期,需要一针强心剂,而游学,能给他们带来一些震撼和思考。”她说。

听说要去北京,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景颇小伙子雷家宝兴奋得凌晨两三点还睡不着。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出门见世面了,唐木兰也很开心,这个细腻的姑娘只是担心,出门这段时间,没法帮妈妈干活了……

孩子们沉浸在自己或兴奋或担忧的小情绪中,却不知道为了这次游学,李旸、安东还有榕树根其他工作人员已经像陀螺一样,整整忙碌了8个月,中间遇到的困难一言难尽。

除了到北京寻找合作伙伴、设计游学项目,筹款无疑是李旸面临的头号难题。为此她在京东网上发起了众筹,在线下也多方联络,托关系,找路子,想办法,尽可能降低“北上”的成本。

如果筹款失败怎么办?“不能让这事发生,就是借钱也得去北京,事在人为,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李旸态度十分坚决。

李旸的筹款计划,基本上达到了目标,在京东公益众筹中,共有1101名支持者在线参与,筹得14万元,再加上线下个人、企业及基金会的资金、物资及场地捐赠,18个景颇孩子终于来到了北京。

追求别人的美

2015年7月23日,经过一整天的长途旅行,18个景颇孩子已是一脸疲惫,却在走出机场的那一刻睁大了眼睛。

来不及休整兵马,孩子们就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之中,为两天后的艺术展演做准备。

与其说,这是一场演出,不如说是一场盛大的聚会。在宋庆龄故居偌大的草坪上,观众们坐在椅子上,或者干脆席地而坐,每个人都神态轻松、眼中含着善意。

舞台上,孩子们是焦点。他们穿着景颇华服,表演歌曲、街舞和民族刀舞……成为这场盛大演出的主角。这在孩子们人生中还是第一次。之前,有过哭,有过累,有过不满,有过烦闷,但克服下来,自己就是自己的骄傲了。

P2-6

序言

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结识李旸,是一个偶然。

当时,我刚从拉美回国不久,在《亚太日报》开设专栏“山外青山”,每星期都会为挑选有故事的写作对象而苦恼。一次,一位校友向我提起了李旸,并提供了她的手机号,就这样,我认识了这本书的主人公……

我和李旸的第一次通话,就像是一场和大山争抢信号的拉锯战。

我坐在办公室里,抱着座机,听着她的声音时而响亮,时而微弱。李旸说,她得出去走走,因为户外信号会强一些,移动电话就得移动着打。我仿佛看见,她披散着长发,穿着景颇族织锦筒裙,伫立在中缅边界的青山绿水间。

跟随李旸清亮的声音,我走进了一个童话。一个女子,跟随最爱的人,来到云南德宏的景颇族山寨,与一群有灵性的孩子为伴。半山腰上,是他们一砖一瓦、一竹一木亲手建起来的家,每天在这里与孩子们一起绘画、摄影、演木偶戏,享受学习和创作的快乐……

这篇名为《从白领到山民》的专栏文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李旸和榕树根儿童教育机构。似乎,一切应该算是圆满了,但我总以为,童话还没有讲完……

2015年6月,新世界出版社的张海鸥总编辑找到我,说她对李旸的故事很感兴趣,希望我继续采访,把文章扩写成一本书。

于是,我如同一个寻宝者,步入景颇族的神秘森林,也走进了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

我看到,景颇孩子善良、聪慧和艺术天赋,却无法换来优异的课业成绩,他们是学校中的差生,无缘上到高中,只能盲目地跑去城里打工;

我看到,那些热情、淳朴的乡亲,也许是个长期吸毒者,而那些穿着美丽景颇盛装、欢笑着跳舞的女人,可能有个因贩毒或家暴而被捕的丈夫;

我看到,即使聪明能干如李旸姐,也会在午夜偷偷垂泪,她要不停地筹资、备课、带着孩子们做活动、接待来访者、做宣传、培训志愿者,同时也要应付外界的种种误解和责难……

原来,隐居山林的,不一定是神仙。蝴蝶若想破茧,就一定要经历苦痛。

与世间浩如星海的“大部头”相比,这只是一本小书。书里记录的,不是英雄伟人的丰功伟绩,也并未明星大咖的八卦轶事,只不过是一个年轻女子的心路历程、数名普通人的公益故事,以及一群边远山区孩子的成长经历。

然而,“为山里孩子量身定做教育,寻找属于他们的成长之路”,李旸所做的这件事,听则阳春白雪,实则火烧眉毛。

当你看着,那些才进入青春期的山里孩子的眼睛,曾经的灵性已被颓废、麻木取代,打架、飚摩托、抽烟,甚至吸毒成了他们人生的常态,便会意识到,李旸的殚精竭虑完全不是自寻烦恼。

似乎,李旸为自己选择的这条人生路艰难、崎岖,甚至有些奇怪,但景颇人乐观、坚韧的个性,早已融化在她的血液里,使她坚信,自己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面对他人异样的目光,她会难过,会沮丧,但不会恐惧。

因为,孩子们信任的目光和一点一滴的进步,是她前行的动力。在“榕树根之家”,“哑巴姑娘”获得了洪亮的声音,自闭男孩走上了舞台,抽烟酗酒、打架成性的臭小子们成了街舞明星,越来越多饱受贫穷和毒品威胁的孩子在努力探寻三个问题的答案:“我是谁”,“我要什么”,“我如何圆梦”……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唤醒一个灵魂,谈何容易?

再难,也要去做!毕竟,这世间,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有些关,总要有人去闯,有些路,总得有人去走。

刘莉莉

2015年9月10日于北京

后记

孩子们,我想看到你们笑

故事讲完了,李呖和孩子们的教育实践还在继续。

榕树根,毕竟只有六岁,未来难免经历更多的一波三折,但困难和挑战,会让故事更加精彩。

当然,我的写作也将继续,会有更多传奇人物走进我的视线,而采访李旸的经历,将令我终身难忘。

李旸和我是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同一系的师姐妹,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采访的时候,我们有着相似的思维方式和十足的默契,有时,三言两语,就能准确了解彼此的内心。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深爱着这群景颇孩子。

是孩子们,给了李旸和乐安东一个机会,让他们的教育理念得以实践;是孩子们,给了捐赠者和志愿者一个机会,让他们做了值得一生为之骄傲的事情;是孩子们,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能够倾听最美妙的故事,见证最震撼的成长奇迹。

因此,从下定决心撰写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便意识到,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采访和撰写书稿的过程中,我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修来的福分,得到了那么多人的鼎力相助。

我要感谢李旸姐和安东姐夫,感谢你们放下榕树根繁重的工作,来接受我的采访,甚至熬夜发邮件或微信,回答我写作中的各种问题……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你们成为一生的朋友。

我要感谢李旸姐的父母李聚森、王磊夫妇,榕树根两位全职员工慧平、干翁,和志愿者刘敏、海涛、张阳以及街舞老师刀瑞,感谢你们在面对一个陌生记者时,能够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讲述你们与榕树根的不解之缘。

我要感谢三位出色的摄影师吴壮、陈君清和姜铁英,你们在烈日下辛勤劳动,奉献了精彩的照片,使我的文字变得有色彩。

我要感谢新世界出版社的张海鸥总编辑、晨曦姐、乔天碧老师和所有为这本书顺利出版而付出心血的老师们,是你们的努力,让一块不起眼的陋石,散发出了玉的光彩。

我要感谢《亚太日报》的独家赞助,使我在焦虑惶恐之时,获得了强大的后盾。

当然,我最要感谢的还是可爱的孩子们,是你们热情的笑容、信任的目光和无私的分享,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真正价值,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你们的记录者,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这本书不仅仅属于我,它属于所有景颇孩子和那些心怀有爱的人们。我决定将这本书的所有版税收入捐赠给榕树根的孩子们,我希望,他们能用这微不足道的资金,换来他们想要的东西。

因为,孩子们,我想要看到你们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榕树根的春天(有故事的中国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莉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59528
开本 32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2016222158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5.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