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从主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知性、从欣赏到理论、从为己到为人的读诗历程。
古诗“感动”“发生”的精神力量,在历史长河和个体人生中缓缓流淌,生生不息。
护封双面印制,四方折叠,如书衣般裹住书本,展开后又可当作海报。裸脊穿线装帧,古朴典雅,气度沉静,与内容相得益彰。
| 图书 | 迦陵谈诗二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叶嘉莹先生从主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知性、从欣赏到理论、从为己到为人的读诗历程。 古诗“感动”“发生”的精神力量,在历史长河和个体人生中缓缓流淌,生生不息。 护封双面印制,四方折叠,如书衣般裹住书本,展开后又可当作海报。裸脊穿线装帧,古朴典雅,气度沉静,与内容相得益彰。 内容推荐 本书共收录六篇文章,续接《迦陵谈诗》,侧重古典诗歌评论。中国传统的诗歌评论多为感性品评,不重理性分析。随着近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引进,国内评诗者逐渐习惯以西方文论的思维与术语来评论中国古诗。兼有中西双重学养的叶嘉莹先生将中国传统诗歌品鉴美学与西方近代文学理论结合,既肯定了西方文论的融入可以增强古诗评论的客观性与精密性,又指出古诗评论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与古诗创作特质。书中还有对恩师顾随的学术总结与深切怀念,并说明了《迦陵谈诗》与《迦陵谈诗二集》两本著作的创作情况,论理谨密,抒情真挚,语言典雅考究。 目录 钟嵘《诗品》评诗之理论标准及其实践 关于评说中国旧诗的几个问题 《人间词话》境界说与中国传统诗说之关系 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从形象与情意之关系看“赋”“比”“兴”之说 纪念我的老师清河顾随羡季先生——谈羡季先生对古典诗歌之教学与创作 略谈多年来我对古典诗歌之评赏及感性与知性之结合——《迦陵谈诗二集·后叙》 书评(媒体评论) 你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劫波历尽,一片冰心。你一开口,宛如飞天展袖,古今悲喜,荡气回肠。七十年滋兰树蕙,融贯中西;集驼庵之诗话而别开生面,启桃李之芳园而香远益清。你是擎灯使者,迦陵妙音。 ——2014年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组委会颁奖词 叶先生做的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事,她是这个民族缝隙处的胶水,隔阂处的桥梁,2019年,你看到远方有很多担心和不安的事情发生,看着叶先生和她做的事,你就不会慌,文化不散,这个民族会过关的。 ——有名主持人 白岩松 叶老师是中华诗学的代表,是以中华文化作为一生之本的人。她非常纯正,她的立人之本就是中华诗词文化;同时叶老师又是一个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全球交流切磋的使者,她把中华诗学带到了全世界,以国际视野、现代理论和自己独特的感受做了大量的工作,是老师中的模范。 ——著名作家 王蒙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迦陵谈诗二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叶嘉莹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3611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150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2-05-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3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