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请把快乐还给孩子(捍卫快乐的童年)/亲子成长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请把快乐还给孩子(捍卫快乐的童年)/亲子成长系列》编著者石娟。

本书作者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将斯宾塞“快乐教育法”的精髓,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案例结合起来进行解读,用故事来阐释“如何让孩子快乐”,“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如何快乐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品德”,“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如何让孩子的综合能力得到快乐提升”等诸多问题。相信家长一定能够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快乐教育法”。

内容推荐

《请把快乐还给孩子(捍卫快乐的童年)/亲子成长系列》编著者石娟。

《请把快乐还给孩子(捍卫快乐的童年)/亲子成长系列》编著者石娟。以斯宾塞快乐教育理念为原则,围绕快乐教育这个主题,以丰富的教育小案例,告诉父母怎样教育孩子最能让孩子快乐接受,帮助孩子快乐成长。

本书通过一些教育小案例加以分析和点评,用丰富的家教小故事来解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将斯宾塞的快乐理念,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让所有为人父母者拿来即用,通俗易懂。如何解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需要广大父母结合实际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贯穿平常教育中。

目录

PAR 1 了解是教育的基础:走进孩子的心里,挖掘不快乐的根源

好家长应该是孩子肚子里的“蛔虫” 2

看透孩子的“怪异”行为 6

“小大人”真的很快乐吗 10

你希望的重担不该由孩子来挑,14

别做孤独孩子的制造者 18

忠言也可不逆耳,良药也能不苦口 22

快乐就像小草自由成长那么简单 26

PAR 2 教育讲究技巧: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才是合格的积极与快乐是孪生兄弟 32

快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最好的课堂 36

做孩子的“伙伴”而不是孩子的“管理者” 40

鼓励和赞美,任何时候都不要吝惜 43

让巧妙的暗示产生积极的效果 47

别让你的意图代替孩子的想法,5 1

多摸、多看、多用,让孩子自己动手 55

最成功的教育技巧:教一少教一不教 59

PAR 3 发展着眼于全面:心智与身体的成长缺一不可

相信孩子的心智潜力 64

“发现”永远比“学习”重要,68

孩子想了解的知识,你懂吗,72

好身体是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76

多与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游戏 80

大自然是孩子的“活课堂” 83

PAR 4 学习不应该枯燥:让孩子快乐、主动地学习才会有好效果

不是孩子不爱学,是学习的方式有问题 88

给孩子选择学什么的自由 9l

把学习时间交给孩子自主安排 95

学习有规律,孩子有快乐 99

死记硬背换不来孩子的好成绩 103

扔掉皮鞭,擦掉分数 107

把知识带到实践中,别只停留在书本上 11 1

疲劳战术的回报就是疲劳的心灵 115

PAR 5 决定一生的教育: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习惯和自觉的纪律

培养孩子,你是最具体的榜样 120

惩罚是有副作用的,要小心使用 124

做错事如果不用承担后果,以后会错上加错 128

孩子不是圣贤,对他们要求别苛刻 132

品德教育像小雨,无声才能更润物 136

良好的习惯源于重复与快乐的记忆 140

身体力行更易养好习惯 144

PAR 6 快乐地长大成人:独立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与爱的感情

把选择权和快乐一起交给孩子 150

多陪孩子做家务,潜移默化学自主 154

爱是你能够留给孩子的毕生财宝 158

孩子的爱值得我们用心去交换 162

懂得宽容,孩子便收获了快乐 167

感恩的心,拥有了才知道多么重要 171

走出家门,孩子才会享受快乐的交际 176

PAR 7 能力还是全方位的好: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容忽视

让孩子的观察力在日记中成长 182

游戏是开阔孩子的想象力的最灵“法宝” 186

多想多看,孩子的记忆力才会“多长” 190

今天的“唠叨”天使,明天的语言大师 194

阅读时间到,今天你阅读了吗 198

写作的快乐在于孩子的回忆与倾诉 202

孩子的思维能力与你回答“为什么”的次数成正比 206

运动既是技能更是孩子的欢乐 210

PAR 8 斯宾塞的最后忠告:让孩子快乐是父母的责任

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最完美、最合适的环境 216

再忙,也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长 220

要把属于孩子的权利还给他们 224

永远不要辜负孩子的信任 228

试读章节

社会、学校过于注重应试教育,轻视素质教育。学习往往成为孩子竞争或者攀比的工具。周围人的影响和看法,会加速孩子变成“小大人”的进程。

这时,如果周围人加以鼓励,孩子就会进一步把“小大人”的形象当为自己“取宠’’的工具。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越来越“小大人”了。孩子就是孩子,家长应该让孩子端正态度,别为“更优秀”而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包袱。避免孩子“父母化”_

所谓“父母化的孩子”,即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的角色缺失,比如离婚、疾病、死亡等原因,导致其失去应有的角色功能,而孩子则因此被迫扮演原本父母所应当扮演的角色。

因此,家庭中产生了“角色错位”的现象,即孩子承担了家长的角色与责任,亲子间的界线变得模糊或倒置。

倩倩11岁了,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一年前父母离婚了,倩倩选择了跟父亲生活。母亲改嫁后,父亲从此一蹶不振,整天以酗酒度日,根本照顾不上倩倩的生活了。

倩倩这时竞突然像家里的女主人一样,成了一个“小大人”,开始照顾起父亲的生活。她说,妈妈离开了,她一定要照顾好父亲。父亲也因此获得了生活的唯一慰藉,庆幸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好女儿。

邻里对倩倩也是赞关有加,在人们心目中,倩倩是个十分懂事的好孩子。

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这些“小大人”在人格、认知和情绪等方面均存在着潜在的问题。作为孩子,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学会理解父母、照顾父母是值得提倡的,对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独立性、社会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好处。

然而,一旦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孩子要充当父母的角色,那就成问题了。

因为未成年的孩子需要完成许多成长的任务,这些认知、情感、社会化等多方面的素质,需要从父母身上获得滋养才能够形成。

然而这些被“父母化”了的孩子过早地扮演了父母的角色,不懂得如何索取和表达自己的需要。这样会造成他们大多没有安全感,喜欢发号施令的心理和行为。因此以后他的身心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而不能够健康正常地成长。避免过早“世故化”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稳重懂事,但如果以牺牲孩子的童心童趣为代价是得不偿失的。”一位父亲曾这样说。

很显然,他是反对孩子过早“成人化”、“世故化”的。然而现在很多孩子过早老成稳重,有的甚至已经熟知成人世界的复杂与功利,实在令人担心。

上小学二年级的宇文,有天放学回家后突然对妈妈说:“妈妈,教师节快到了,你得给我去学校公关公关!”

“公关?”妈妈很疑惑。宇文接着说:“爸爸不是经常给叔叔们打电话,让帮忙公关嘛,吃饭啦,送卡什么的。今天我看到有同学家长给老师送手机,你们也得给我去公关一下!”

孩子这么小,就如此世故,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啊。

无独有偶,有老师透露说,现在校园里的“小大人”越来越多,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些孩子反映,在每学期改选班委时,想当班干部的同学都会想方设法地拉票,小贴纸、零食是他们给同学的馈赠,而最豪华的则是请同学去吃肯德基。

有家长说世界很现实,过于幼稚,容易吃亏上当。孩子“早熟”一些,对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是有益的,“这样的孩子更容易融人社会”。

然而斯宾塞在他的著作中曾提到:“成人化的过程有一定规律,过早的成人化会使孩子吸收成人世界中不真、不善、不美的东西。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成长严重不利。”

童年,本该就是天真和快乐的。或许,只有童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想到“雪融化了,会变成春天”这样充满想象力的句子。

孩子的童年越长,他的想象力也许就越丰富,生活也就越美丽和快乐。因此,希望我们都能给孩子一个快乐和美丽的童年,而不“催促”孩子长成负累的“小大人”!

P12-P13

序言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很多父母费尽心思,付出千辛万苦教育自己的孩子,结果却发现孩子离自己期望的目标越来越远。有的孩子甚至越来越叛逆,对父母有很多的不满和怨气。而父母对此也感到痛苦、困惑和茫然。

面对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没有找到教育孩子最合适的方式。那么孩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接受教育?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些问题的答案究竟在哪呢?想必这是每个家长心中的困惑。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对小斯宾塞的亲身教育实践经验,总结出独一无二的教育法则——“快乐教育法”,并整理成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伟大著作《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是继卢梭《爱弥尔》之后最实用最深刻的教育著作。因其符合孩子天性的教育理念,上个世纪在欧美许多国家都受到很大程度的欢迎和推崇,很多父母从中找到了自己教育中各种问题的答案。

斯宾塞在书中这样写道:“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更加有效。经过数年来对小斯宾塞的教育和大量心理学的研究,我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是最有效的。”他认为“陕乐是孩子成长的最好‘温度’”。因为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们接受任何教育都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们的信心会减弱,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

斯宾塞在著作中还这样强调:“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枯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这无疑是斯宾塞“快乐教育法”的核心,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秘诀所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的确值得每一个家长学习,这对改善亲子关系和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一定有很大的作用。

近些年各种版本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鱼龙混杂,有的枯燥无味,有的晦涩难懂,甚至有的看起来一头雾水。家长看了这样的书,仍对自己教育孩子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本书作者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将斯宾塞“快乐教育法”的精髓,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案例结合起来进行解读,用故事来阐释“如何让孩子快乐”,“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如何快乐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品德”,“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如何让孩子的综合能力得到快乐提升”等诸多问题。相信家长一定能够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快乐教育法”。

给孩子创造快乐的成长环境,孩子才能快乐地成长,家长也会因此而感到更加快乐。正如斯宾塞曾经这样说:“我在教育孩子的这件事上,的确得到的快乐比苦恼多得多,我一直认为快乐的方法和气氛比其他方法更有效。”

祝愿每一位家长能够快乐教育,祝愿每一个孩子能够快乐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请把快乐还给孩子(捍卫快乐的童年)/亲子成长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时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218353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