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说老游戏/中国传统记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岁月到底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呢?

在这个日益喧哗和浮躁的红尘中,我们往往轻易地就选择了遗忘:将那些萦绕着童年欢悦的炊烟,以及淳朴的笑容和充满睿智的叮咛,都湮没在慵散的时光里。

假如真是这样,或许有一天,我们会蓦然发现,自己的灵魂之根竟不知该扎往何处。因为,我们已经遗忘了太多本真的记忆。

一个人丢失了本真,就会失去自我;一个民族丢失了传统,就会失去世界。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基石。留住那些传统的记忆,不仅仅是留住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更重要的是留住了一眼涌动着美德之水的甘泉。

由矫友田著的《图说老游戏/中国传统记忆丛书》介绍了传统文化中有关游戏的一切。

内容推荐

由矫友田著的《图说老游戏/中国传统记忆丛书》图文并茂,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文字,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各种传统老游戏、老游艺的由来、历史与发展等情况,史料丰富,文学色彩深厚,以散文化的笔法将中国传统习俗和游艺文化娓娓道来,对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目录

第一辑:体育竞技篇

 风流一绝蹴鞠乐

 轻盈翻飞踢毽子

 眼明手快抖空竹

 惊险激烈打马球

 以艺服众玩捶丸

 智勇并重数摔跤

 搭弓射箭显神技

第二辑:寻趣动物篇

 乐此不疲斗蟋蟀

 威风雄鸡斗千场

 鸣虫声声心悠然

 冬日消闲斗鹌鹑

 放飞竞翔驯鸽子

第三辑:社火游艺篇

 威猛欢悦舞狮子

 气势壮观舞龙灯

 载歌载舞扭秧歌

 技高一筹踩高跷

 轻盈荡悠划旱船

 一架抬阁一出戏

 神秘傩戏祈平安

 脆声连连霸王鞭

 生动诙谐跑驴儿

第四辑:儿童游戏篇

 巧躲妙追捉迷藏

 杨柳活,鞭陀螺

 飞绳翻花跳百索

 天真无邪过家家

 纤纤小手拾子儿

 身手敏捷打尜尜

 欢快热烈玩打瓦

第五辑:休闲雅趣篇

 宴饮畅事行酒令

 风雅斗茶意趣浓

 愉悦宾朋投壶乐

 怡神悦心弹古琴

 修身养性赏百花

 一竿风月钓秋水

第六辑:节令娱乐篇

 巧手慧心剪窗花

 欢欢喜喜逛庙会

 如醉如痴看大戏

 灯火璀璨赏花灯

 祈福迎祥鞭春牛

 风抚芳郊放风筝

 飘然潇洒打秋千

 文武兼备斗百草

第七辑:益智赛巧篇

 忘忧清乐下围棋

 楚河汉界寄闲情

 斗点取胜玩骨牌

 风靡一时斗叶子

 “国戏”麻将遍天下

 掷彩“升官”乐融融

 难易互见九连环

 奇思妙想七巧板

试读章节

风流一绝蹴鞠乐

今天,足球是一项风靡世界的体育竞技游戏,令不计其数的球迷如醉如痴。而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足球发源地。不过,古人游戏时所玩的足球,称为“蹴鞠”或“踏鞠”。“蹴”“踏”均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

关于蹴鞠这项竞技游戏的起源,在我国民间曾流传这样一种说法:相传,在上古时期,中原的黄帝部落与南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县)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打了好多年,后来黄帝部落取得了胜利,擒杀了蚩尤。为了发泄余恨,黄帝便命人将蚩尤的胃挖出来,里面塞满毛发,做成球让士兵踢。后来,人们仿效此法,将动物的胃充满毛发做成球踢着玩,逐渐演变成蹴鞠游戏。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一种传说,可信度不高。

20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云南沧源县境内的高山峭壁上,发现了距今3400年前的岩画,其中就有绘有多人玩球的图案。这些岩画,虽然不能完全证明古代蹴鞠游戏的起源时间,但却反映了它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

蹴鞠游戏,最早见诸文字记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据《战国策》记载,主张六国联合抗秦的苏秦,在游说魏王时,向魏王介绍齐国的繁荣景象时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由此可见,在战国时期,蹴鞠已经成为相当流行的娱乐活动了。

秦统一六国后,这一游戏曾一度低落。但进入汉代,蹴鞠游戏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始兴盛起来。首先是在民间,蹴鞠活动蔚成风气。据汉代刘歆撰写的(洒京杂记》记载: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父亲刘季,就是一个铁杆蹴鞠迷。他被封为太上皇住进深宫后,由于没有蹴鞠玩耍,整天闷闷不乐。

刘邦知道后,就在长安城的东部选了一块地方,按照他家乡的模样,建造房舍,起名“新丰”。随后,刘邦令人把家乡的老邻居,以及他父亲的那些球友全都迁到了这里居住,从而使他的父亲恢复了原先的生活。

在汉代,蹴鞠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还被正式列入兵家,当作军事训练的辅助手段。东汉学者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兵伎巧”的内容,做过如下的说明:“伎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意思是说像蹴鞠之类的活动,可以锻炼士卒,使之手脚灵活,熟练地使用兵器,反应灵敏,在攻防中学会相互配合。西汉学者刘向撰写的《别录》说得更明确,指出:“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这里还提到,用足球练兵,士卒有兴趣。他们不仅训练了体力,体会了实战中的攻守意识,而且在比赛中也能得到欢乐。

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塞外,有时军中缺粮,战士情绪低落,霍去病就带领将士以蹴鞠为乐,振作士气。

汉代的蹴鞠游艺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音乐伴奏为主的蹴鞠舞,踢时不受场地限制,表演者凭自己的技巧在音乐伴奏下踢出各种花样。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常常能见到这类图案,而且以表现女子蹴鞠的画面为主。这说明女子蹴鞠游艺在当时已首开先河。另一种,则是在球场上进行的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汉代供足球赛的场地有两种,一种是长方形,四周有围墙,叫作“鞠城”,城的东西两面各有六个鞠室(是进球的区域);一种是只有鞠室没有鞠城。比赛时,分两队,每个鞠室各有一人防守,以射进对方鞠室的球数多少决定胜负。

唐代是蹴鞠大发展的时期,蹴鞠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成为一种纯粹的娱乐活动。唐代以前,球体是在皮革里面填充毛发制成的。到了唐代,在球的制造上来了一次革命,出现了充气球,又称“气毬”。它是采用灌气的动物的尿泡为胆,外层用八片熟过的皮子缝制而成,踢起来轻捷便利。这样一来,蹴鞠就有了“蹴毬”“筑球”等新的名称。

唐代时,人们还发明了一种小型风箱来为球充气,叫作“打揎法”。蹴鞠的改革,促进了蹴鞠游戏的普及。由于球体变轻,弹性较好,人们不用激烈奔跑,因此蹴鞠游戏受到了女子们的喜爱。女子蹴鞠,大为盛行。

P3-5

序言

转瞬之间,《中国传统记忆丛书》第一批书目推出已经一年有余。这套经过我们悉心筹划的丛书自推出以来,不仅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全国老龄委把它作为“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教育部把它列入“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在欣慰之余,我们也坚定了在“中国传统记忆”这个主题上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与勇气。

传统文化,是一个永恒而博大的主题。它需要我们细心地去探究,在点点滴滴间还原历史的足音。

我们应该知道,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财富之一。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在世界文明之林,与它独特而充满魅力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和发展脚步的印痕。时至今日,它们仍在默默地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

然而,在这个日益喧哗和浮躁的红尘中,我们却不经意地逐渐远离了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甚至有很多人因为误解,将传统文化归入守旧、迷信、贫穷之列。“去传统化”观念的泛滥,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陷入一个尴尬的窘境。有些传统文化已经支离破碎,有些还在苟延残喘。这样说,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一种真实的写照。

譬如,以传统节俗来说,有许多能够起到密切宗族亲情,弘扬民族气节与情感的节俗,在繁华的城市里早已消失殆尽。即使在广大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一些有着丰富内涵的节俗,也已经变得形同虚设。这样的结果,最终只能导致年轻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以及在民族认同感上的失落。

一个人丢失了记忆,就会失去自我;一个民族丢失了传统,就会失去世界。

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诸多道德理念,无论何时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有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华文化才源远流长,才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精英。

因此,传统文化里所保留下来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永远不该忘记的记忆。留住那些传统记忆,不仅仅留住了一方心灵的栖息地,更重要的是留住了一条绣满中华基因密码的“金丝带”。在它的上面,凝结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前赴后继的可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大义。

正是基于这种使命,我们自感责任重大,也有必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将“中国传统记忆”这个主题不断深化下去。我们在创作与出版第一批图书的经验和基础上,广泛汲取读者的合理建议,在文字与图片的质量上进一步悉心打磨,倾心推出“中国传统记忆”第二批——《图说老节俗》《图说老行当》《图说老婚俗》《图说老游戏》。  我们真诚地希望这套系列丛书,能够进一步激发起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每一位读者重温那些淳朴而又美好的记忆,使其从那些与历史、民俗相关的记述中,体味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源。

留住传统文化的根脉,我们的灵魂将不再孤独,我们的生命也会逐渐吐露出浓郁的芳香……

矫友田

2016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说老游戏/中国传统记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矫友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822066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9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615162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0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1: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