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传统礼制的理论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于中华传统礼制的变迁、价值、功能与转化等领域,提出礼制变迁四分期,礼数与礼义之矛盾运动为礼制变迁的内在动力,中华礼制具有六大特性,礼制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功能,传统礼制应在重建礼义之邦过程中实现现代性转化等诸多论点,可作为学界在此领域进一步研讨的参考。
作者简介
汤勤福,1950年生,历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教授、博导,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点带头人,中国宋史学会理事、中华朱子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荣誉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礼制变迁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2&ZD134)首席专家。
1991年8月,赴德国慕尼黑参加“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第六届年会”并作学术报告。1981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英)、《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学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南开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史学集刊》、《中央史学》(韩)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宋史礼志辨证》、《朱熹史学思想》、《<论语>选评》、《商子答客问》、《半甲集》等7种,主编《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与史学方法论》和《中学生历史图册丛书》(三册)等7种(10册),参与国家教委中学教材《中国历史》编写,参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简明中国通史教程》等7种,主编或参与的辞典有《诸子百家名篇鉴赏辞典》、《哲学大辞典》等6种,主持开发科研软件1种,翻译1种,点校古籍十余种。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魏晋至两宋)、中国思想史。
目录
第一章 中华传统礼制变迁论
第一节 中华传统礼制变迁的阶段
第二节 中华传统礼制变迁的内在动力
第三节 中华传统礼制变革的基本原则与践履特征
第四节 中华传统礼制变迁的客观条件
第二章 中华传统礼制价值论
第一节 三礼原典的价值
第二节 国家礼典与社会稳定
第三节 民间礼俗与私修礼文
第四节 中华传统礼制的主要特性及历史价值
第三章 中华传统礼制功能论
第一节 多元世界与中华传统礼制的位置
第二节 礼俗、礼制之功能异同
第三节 邻里关系与中华传统礼制
第四节 社会经济发展与礼制建设
第四章 重建礼义之邦的转化论
第一节 人神之际:神性与理性的角逐
第二节 正视现实:礼义之邦遭遇礼仪缺失
第三节 现代性转换:中华传统礼制的凤凰涅槃
第四节 注重实践:从“御民以礼”到“以礼聚民”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传统礼制的理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汤勤福//刘丰//曹建墩//葛金芳//刘舫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835372
开本 16开
页数 4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9
出版时间 2024-04-01
首版时间 2024-04-01
印刷时间 202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816
CIP核字 2024080075
中图分类号 K892.9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