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间信仰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将“文学与民间信仰”关系的探讨置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宏阔背景下,重点研究民间信仰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联系及民间信仰在现代化语境中意义的转变,辨析不同文化立场的现代作家民间信仰书写的不同类型及其重要特征;从文学的时空艺术、结构设置、意象创造三方面探讨了民间信仰影响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叙事艺术的丰富多变,挖掘出“民间信仰”这一激发作家艺术创作灵感、给予作家创新动力的民间文化资源的价值。
目录
引言(1)
一选题的依据(1)
二已有研究综述(14)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基本思路(20)
第一章启蒙与反启蒙纠葛下民间信仰的“祛魅”与仪式的召唤(22)
第一节理性审视下民间信仰的“去圣化”(23)
一虔诚信仰者的危机(23)
二无信的欺骗——仪式与信仰相脱离的虚假表演(28)
三仪式中的反仪式——仪式参与者的“无情”(30)
第二节人情恒在:对民间信仰中“民间”的发现(33)
一对生命的虔诚之心(34)
二寻求心灵的慰藉(37)
三寻找民众的“本心”(40)
第三节“别有天地非人间”:文化重建中民间信仰资源的新生(49)
一古老仪式的再现(50)
二与仪式同生的神话的复活(56)
三“诗、剧杂糅”——文体的仪式化(60)
第二章神性的坚守:沈从文与民间巫鬼信仰(69)
第一节文明的隐忧与对“生命的神性”的呼唤(70)
一“神”之解体后的人性病态(71)
二倡导“美和爱的新宗教”(74)
第二节民族品德之重造与民间信仰的教化功能(77)
一“神的重造”——从感性到理性(77)
二“善意的记录”:民间信仰背后的“巫德”(83)
三审美救世:民间信仰精神的现代性提升(91)
第三章“政治祛魅”与“民间反思”:政治叙事与民间信仰(98)
第一节民间信仰“神性”的瓦解(99)
一巫师的祛魅(100)
二自然的祛魅(105)
第二节权力秩序中民间话语的潜在表达(108)
一隐形的乡村伦理(108)
二觉醒的民族意识(112)
三女性的隐秘愿望(114)
四超越现实的生命智慧(116)
第四章为文化“招魂”:民间信仰与民族文化记忆的建构(119)
第一节仪式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确认(120)
一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追寻(121)
二图腾信仰的象征表达(126)
三仪式展演中民族神话、民间故事的讲述(129)
第二节自我与他者的彰显:跨文化互动中的仪式展演(132)
一原始生命强力的张扬(133)
二神性世界的召唤(139)
三文化漫游中仪式的还原(144)
第三节走向民间:汉民族民间信仰的展示(147)
一华人族群文化原生态的复原(148)
二地方性知识的“深描”(151)
三仪式的日常化(161)
第五章传统与先锋:民间信仰影响下的文学叙事(183)
第一节神圣的信仰时空(184)
一神圣界与世俗界并置的空间(184)
二神圣时间的“现在”降临(187)
第二节仪式叙事的原型结构(191)
一“生-死-重生”的轮回(191)
二“牺牲-献祭”的狂欢(194)
三“逐除-净化”的重建(202)
第三节意象的庄严神秘(204)
一图腾意象(204)
二死亡意象(208)
三面具意象(214)
结语(221)
参考文献(227)
索引(250)
后记(25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间信仰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易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725864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字数 301000
出版时间 2023-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