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数学教育史(新版)/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数学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关系国家的百年大计,它与政治、经济密切相关。因此,本书为探讨数学教育发展的来龙去脉及其变化规律,先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略述教育的基本状态,然后才深入展开对数学教育的研究,力求既能再现历史的原貌,又能纲举目张,给读者提供比较、研究、改革、发展数学教育的历史素材和参考资料。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数学教育史,第二部分为外国数学教育史。本书可供有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内容推荐

世界数学教育史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东、西方都建立和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数学教育体系。我国的数学教育,萌芽于夏、商,成长于周、秦,发展于汉、魏,繁荣于唐、宋,普及于元、明、清,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近百年来虽一度衰退,但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学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正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西方数学教育,源于希腊,中经罗马,至文艺复兴时期始见端倪,产业革命以后,普及与提高并进,发展迅速,100多年来,执数学教育之牛耳,影响极广。本书探讨了中外数学教育史的兴衰历程。

本书可供有关专业教师(尤其是广大中小学教师)、研究生、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目录

总序

前言

中国数学教育史

第一章 先秦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夏、商的数学教育

第二节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第三节 西周的数学教育

第四节 数字化的计算工具——算筹

第五节 春秋战国的数学教育

一 社会生产、生活、管理与数学教育

二 手工业与数学教育

三 大型水利工程与数学教育

四 《周易》与数学教育

五 私学和官学的数学教育

简短小结

第二章 秦、汉及魏、普、南北朝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数学教育内容的体系化、规范化

一 《九章 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教育体系的坚实基础

二 问题化的开放结构

三 算法化的内容

四 模型化的方法与数字化的计算工具——算筹

五 数形结合与直觉把握

第二节 汉代的数学教育

一 “独尊儒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二 刘歆的数学教育思想

三 汉代官学的数学教育

四 汉代私学的数学教育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数学教育

一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二 数学教育的新发展

简短小结

第三章 隋、唐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数学教育

第二节 隋唐时期数学的重大成就

一 天文历法与二次内插法

二 土建工程与开带从立方

三 经济繁荣与实用算术

第三节 数学教育史上的伟大创举

一 隋唐时期的国立数学专科学校和钦定数学教科书

二 隋唐时期教育的繁荣昌盛

第四节 隋唐时期数学教育的多样化

一 私学家传

二 和尚道士传数术

三 经师兼授数学

四 手工艺徒制的数学教育

第五节 科举制与数学教育

简短小结

第四章 宋、辽、金、元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宋代重视“兴学”的文教政策

第二节 宋代的教育

一 宋代的官学

二 宋代的私学

三 宋代的书院制度

第三节 宋代的数学教育

一 算学概况

二 崇宁算学令

三 宋代算学的特点

第四节 杨辉的数学教育思想

一 数学体系

二 “习算纲目”

第五节 辽、金、元的数学教育

一 辽、金、元的文教政策

二 辽、金、元官学的数学教育

三 辽、金、元私学的数学教育

四 辽、金、元科举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第六节 宋、辽、金、元的数学成就

一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高峰

二 数学高峰出现的原因

简短小结

第五章 明代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明代的文教政策

一 尊经崇儒,理学正宗

二 重“文治”,兴学校

三 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

第二节 明代的数学教育

一 中央官学(国子监)不设算学

二 地方官学取消试算

三 宦学师事引进西算

四 普及珠算教育,推广实用数学

五 私学中的数学教育

第三节 宋、元数学的失传

一 宋、元数学失传的始末

二 宋、元数学失传的原因

简短小结

第六章 清代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西算东渐与清代数学

第二节 清代的数学教育

一 官学的数学教育

二 私学的数学教育

三 乾嘉学派的数学教育

简短小结

第七章 近代数学教育

第一节 新学堂的数学教育

一 京师同文馆的数学教育

二 普通学堂的数学教育

三 数学教科书

第二节 “癸卯学制”的数学教育

一 数学课程的计划和安排情况

二 数学教科书简介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的数学教育

一 教育体制

二 “壬子癸丑学制”的数学教育

三 中学数学教科书

简短小结

第八章 现代数学教育

第一节 “壬戌学制”的数学教育

一 “壬戌学制”

二 中学新学制数学课程标准

三 数学教科书

第二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数学教育

一 苏区教育

二 国民党统治区的数学教育

第三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数学教育

一 国民党统治区的数学教育

二 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数学教育

简短小结

第九章 1949年以后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学数学教育

第二节 1952-1957年的数学教育

第三节 1958-1961年的数学教育

一 中学数学暂用课本(1958-1960年)

二 中学数学试用教材(1960年)

三 编写十年制中学数学试用教材(1960-1961年)

第四节 1961-1966年的数学教育

一 1963年数学数学大纲

二 十二年制中学数学课本

第五节 1966-1976年的数学教育

第六节 1976年以后的数学教育

一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77-1980年)

二 《六年制重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

三 《高中数学、物理、化学教学纲要(草案)》

四 《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1986年)

五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六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

第七节 数学教育研究

一 理论开端

二 实践需要

三 研究成果

四 发展趋势

简短小结

外国数学教育史

第十章 外国古代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古埃及的数学教育

第二节 亚述和巴比伦的数学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的数学教育

第四节 古罗马的数学教育

简短小结

第十一章 西欧中世纪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教会学校的数学教育

第二节 中世纪的世俗教育

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的数学教育

第四节 中世纪的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

简短小结

第十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色

一 强调人的作用,重视人的能力

二 扩大教育对象,创立新型学校

三 改革教育内容,扩大学科范围

四 改进教学方法

第二节 人文主义者的教育思想

一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的教育思想

二 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的教育思想

三 法国人文主义者拉伯雷的教育思想

四 法国人文主义者蒙旦的教育思想

五 英国人文主义者莫尔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德国的数学教育

一 大学的数学教育

二 中等和初等学校的数学教育

三 计算学校

第四节 英国的数学教育

一 大学的数学教育

二 文法学校的数学教育

三 私立学校的数学教育

四 初等学校的数学教育

五 雷考德的商业用的算术书

第五节 法国的数学教育

一 大学的数学教育

二 人文主义学校的数学教育

第六节 意大利的数学教育

简短小结

第十三章 17、18世纪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教育思想与数学教育

一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与数学教育

二 洛克的教育思想与数学教育

三 卢梭的教育思想与数学教育

第二节 法国的数学教育

一 贵族学校的数学教育

二 中学的数学教育

第三节 德国的数学教育

一 学校的数学教育

二 沃尔弗的初等学校教科书

三 哥廷根大学的数学教育

四 欧拉的著作对代数教科书的影响

第四节 英国的数学教育

一大学的数学教育

二计算学校

简短小结

第十四章 19世纪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教育思想与数学教育

一 裴斯泰洛齐的数学教育思想

二 赫尔巴特的数学教育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学说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第三节 英国的数学教育

一 英国中等学校的数学教育

二 数学教育的停滞、争论与改进

第四节 德国的数学教育

一 形式主义影响下的数学教育

二 实科中学的兴起和数学教育的改进

三 三种中等学校的数学教育

第五节 法国的数学教育

一 中等学校的数学教科书

二 数学教材过重过深的弊病

三 古典主义与近代化思想萌芽

第六节 美国的数学教育

一 中等学校的数学教育

二 数学教育的近代化

第七节 俄国的数学教育

简短小结

第十五章 20世纪初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数学教育改革运动

一 培利一克莱因数学教育改革运动

二 国际数学教育会议

第二节 英国的数学教育

第三节 美国的数学教育

第四节 德国的数学教育

第五节 法国的数学教育

简短小结

第十六章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间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英国的数学教育

第二节 美国的数学教育

第三节 法国的数学教育

第四节 德国的数学教育

第五节 苏联的数学教育

简短小结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国际数学教育会议

第二节 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

一 发动阶段(1958-1962年)

二 实验阶段(1962-1970年)

三 评价阶段(1970年以后)

第三节 美国的数学教育

一 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的兴起

二 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的特征

三 坎布里奇会议的数学教育报告

四 20世纪80年代的数学教育

第四节 英国的数学教育

一 20世纪60年代的数学教育

二 20世纪70年代的数学教育

三 20世纪80年代的数学教育

四 英国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简介

第五节 法国的数学教育

一 布尔巴基学派的影响

二 中学数学教育

三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简介

第六节 苏联的数学教育

一 苏联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演变情况

二 中学数学教材简介

简短小结

第十八章 日本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日本古代的数学教育

一 中国数学传入日本

二 日本的和算

三 教育制度与内容

第二节 西算的输入

第三节 确立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体系

第四节 数学教育的近代化

第五节 “生活单元”的数学教育

第六节 “系统学习”的数学教育

第七节 数学教育的现代化

第八节 “留有余地”的数学教育

一 1977年修订的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二 1978年修订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第九节 20世纪80年代的数学教育

简短小结

第十九章 20世纪90年代的数学教育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

第二节 数学教育思想

一 H.弗罗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

二 乔治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

三 大众数学

四 问题解决

五 数学课程标准多层次化

六 数学教育思想方法多样化

第三节 中小学数学教学目的

一 问题解决

二 数学应用

三 数学交流

四 数学能力

五 数学思想方法

六 自信心

第四节 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一 数学教学内容的变革趋势

二 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教学大纲)

三 美国的数学课程

第五节 国际数学教育会议

简短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数学教育史(新版)/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忠林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531796
开本 32开
页数 4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9
出版时间 2001-04-01
首版时间 2001-04-01
印刷时间 200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03
14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