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鉴剑大师/范锡林武侠童话系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范锡林的少儿武侠故事独辟蹊径,结构和语言简洁明了,适合少儿读者。这些童话精品,无论是其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是其超拔新奇的想象和幻想、美妙的意境和深邃的理趣意蕴,都具有一种将大小读者的心紧紧吸引住的奇异魔力。阅读过后,你一定会感受到精品文学所蕴含的情感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审美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

本书是“范锡林武侠童话系列”丛书之《鉴剑大师》。

内容推荐

想象与故事完美结合,境界与情节相得益彰,可读万般气象!

读智——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少年英雄聪明睿智化险为夷!

读勇——机关重重险象环生,少年豪杰力挽狂渊剪除奸佞!

读仁义——扶危济困丹心碧血,少年侠客彰显大德仁者无敌!

用最中国的元素,叙写少年英雄的侠骨豪情与赤子之心!

目录

鉴剑大师

快刀小子

试读章节

麒麟街乃是古老的省城里一条有名的街,三里多长青石板铺就的街面两边,全是卖文房四宝、古玩字画、古旧书籍的店铺,许多店都已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整条街上,可谓是古意盎然,文气十足。

这一日,只见专卖扬州八怪字画的墨缘轩的门帘一动,一个人走了出来,手中拿着一个不算长的轴子,估计是刚刚买就的一幅字画。

此人矮墩个子,扁平脸,小眼睛,穿镶皮坎肩,戴一顶狐皮帽子,手上有一枚硕大的宝石戒指,走起路来却轻捷而有劲道。

“喂,且慢走!”他还没走出几步,墨缘轩的邹老板便急匆匆地从店里追了出来。

“怎么,还有什么事吗?”拿着画轴的人不耐烦地站了下来。

“这幅郑板桥的兰花图不能卖给你了!”邹老板说。

“为什么?我不是付了你三百两银票了吗?难道银票是假的?”

“银票是不假,银票我一分不少还给你,就是这画,我不能卖给你。”

“这是什么意思?”拿画轴的人显然啮了’两眼进出可怕的光来。

“因为……因为你不是我们中国人!”邹老板定了定神,终于鼓足勇气说道。大概是这买画的走出去之后,店里有人才告诉他此话,他便急忙追出来了。

“不错,我是东洋人。不过,既然这画已经卖给我了,你想再要回去,除了这三百两银票外,你还得贴上一点东西!”

“贴上什么东西?”

那东洋人刷的—下从腰间抽出一柄雪亮而狭长的东洋剑来,冷冷地说道:“把你的一只手掌留下来!”

“啊!这,这……”邹老板吓得脸色大变,连连倒退,退回店铺里去了。

东洋人鼻子里傲慢地哼了一声,将那卷画轴往袖简里一塞,双手—叉,昂着头走了a

东洋人没想到的是,他此番横蛮凶狠的举动,被一位恰好在麒麟街闲逛的少年瞅了个清清楚楚。

这少年约莫十五六岁,圆圆的脸蛋白白净净的,小翘鼻子,细眉细眼,脑后垂一条乌亮的辫子;个头不算高,瘦骨伶仃的,穿着件海青蓝长衫,上下干净利落,看上去文质彬彬,俨然是一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小小书生;但眼波闪动之间,却有一股惊人的英气。

少年悄悄跟在东洋人后面,经过街心时,还拐到卖杂货的小摊上去买了一样东西,往衣袖里一掖,然后继续跟着那东洋人一路走去。

眼看来到了最热闹的府前大街上,这里行人如潮,车马如流,挤挤挨挨,行走甚为不便。正当那东洋人一招手,唤来一辆马车要上去之际,少年人恰好走到他的身边。似乎是被旁边的人群挤了—下,少年轻轻地与那东洋人擦身而过,东洋^也没多大感觉便上了马车径自走了。

看着那马车辘辘远去,少年调皮地眨了眨眼,从衣袖里掏出一个短轴来,正是东洋人刚才买的那幅郑板桥兰花图。而东洋人的袖筒里呢,装着的已经是少年从杂货摊上买的一根擀面杖了口

且不说东洋人待会儿满怀得意地掏出那个画轴,却发现变成了一根擀面杖时,该是气得如何两眼发直;只说那少年脚下生风,此时已经进了一条僻静洁净的巷子里,他在一处青瓦粉墙的宅第前四下警惕地看了—下,便进了大门。刚进大门,便碰上了一个匆匆往外走的壮小伙子,那小伙见了少年,喜出望外,连忙恭敬地作了一揖说:“阿园少爷,你回来得巧极了,师傅正叫我赶紧去找你呢!我还担心,偌大的省城,一时半刻到哪儿去找你这么个来无影去无踪的小神仙呢。”

“小六子,章大伯找我有什么事?”被唤作阿园的少年问道。

“师傅说是有件要紧的事要与你商议。”那叫小六子的壮小伙子凑到少年耳边轻声说道。

“要紧的事?”阿园心里嘀咕着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内室,恭敬地问道:“大伯,什么事?”

内室里有一张床榻,床上半躺着一位身板高大的老者,六十多岁年纪,须发皆白,虽说面带病容,但眉眼间的威严丝毫未减。在他的枕头旁边,还放着三颗足有鸭蛋大小的雪亮铁球。

他就是名震江南的章伯涛,曾任巡抚衙门总捕头,江湖上人称“铁胆章”。一则因为章老捕头做了几十年的捕头,行侠仗义,刚正不阿,从不做半点脏肮苟且败坏良心的事,江湖上人都敬他畏他,故送他一个雅号——铁胆;二则因为他练就了一手过硬的铁胆功,就是放在他枕边的那几颗铁球,‘一球飞出百步之内百发百中,而且力道强劲,能将三寸厚的硬木板洞穿一窟窿,所以一般的绿林盗贼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听到他的名字就望风而逃了。

只是现在他年纪大了,加之近日来染上些风寒,竟然将一个铁骨铮铮的老捕头折磨得几乎散了架,只能躺在床榻上,与药壶为伴。

他见到少年进得屋来,不由使劲地坐直了身子,满怀期盼地说道:“阿园,你来得正好,此事也只有请你这位小干手神出马了!”

铁胆章之所以把阿园唤作“小千手神”,原来早年江湖上有一位功夫超凡的奇侠,名叫“千手神”,他有两门独家功夫,一门叫千手功,出手快如闪电,瞬息之间两只手可当千只手用,两只手可做千只手的事情,“千手神”的称号也就是由此而来。另一门叫白驹过隙功,这是非常神奇的柔骨功加上乘的轻功,可以像狸猫一样,眨眼间从比自己身躯小许多的缝隙间穿过去,可以像影子一样,飞檐走壁却没有一点声响。

阿园就是这位“千军神”的独生子,他继承了父亲这两门家传的功夫,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所以被江湖上人称作“小千手神”。

刚才在府前大街上,他在擦身而过的瞬间,将东洋人袖筒里的郑板桥画轴换成了擀面杖,用的就是干手功。

在这几年里,小干手神阿园与铁胆章结成了至死不渝的忘年交,两人情谊相投,虽非骨肉,却比骨肉还亲。他们联手破过好几起疑难大案,击败过不少厉害的对手。

近日,得知铁胆章患病在床,阿园特地从京城赶来探望,而且一直陪伴在老人的病榻旁。今天见铁胆章精神转好,而且午觉睡得很香,阿园便出去溜达—下,不想就在此期间却发生了要紧的事情。

“大伯,到底是什么事,让你这么着急找我?”

只见铁胆章朝着门外喊道:“格格,格格快进来!”

“来了,来了,我来了!”听这甜爽脆亮的回答,分明是一个女孩儿的嗓音。是啊,格格乃是皇亲贵族家女孩的称谓,老捕头家怎么来了位格格呢?阿园正猜想着,却见从房门外蹦跳着进来了一只鸟。

原来,被称作格格的竟是它!仔细看时,这只鸟的个头比鸽子要小,浑身披着黑得像金属般发亮的羽毛,偏偏翅膀梢儿上的几根羽毛又是雪白的,嘴巴和脚爪都是橘红色的,从眼梢角上一直到脑后还有一条鲜黄色的狭细肉冠,像是戴着一副漂亮的眼镜,活脱脱一个俏丽活泼的小精灵,让人一见,就不得不被它吸引住。

阿园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种鸟,不由脱口而出:“这是一只八哥吧!”

“不,我不是八哥,我是鹩哥,鹩哥!”不料那只鸟似乎有些生气地纠正道,语音中显然对自己是只鹩哥很有优越感。说话间,它已扑棱着翅膀,飞到了床榻旁的桌子上,左右扭着脑袋,上上下下认真地打量着阿园,又像是故意要让阿园也把它看个仔细,让它知道,八哥是八哥,鹩哥是鹩哥。

“阿园,你别小看这只鸟,它可聪明呢!”铁胆章说,“它是我的一位好友的心爱之物,它到这里来,是替我那位好友来求助的!”

“你的好友?”阿园感到惊疑,因为他与铁胆章相识这些年来,已经情如一家,对铁胆章的家人亲友都比较熟悉,可从来没听过他有一个养着鹩哥的好友呀。

“这是一位多年前的好友,所以你不知道。他可不是一般的人,”铁胆章说,“他是一位鉴剑大师。”

“鉴剑大师”这一个词儿,阿园听起来很是陌生,因为他平时基本上不用兵刃,所以对刀剑一类知之不多。

“是的,他叫公孙明。可惜,他一出生就双目失明,但是聪慧过人。像你这么大年纪时,遇上了一位老道士,那位老道士是位遁世的武林高人,身怀绝技。也是天生缘分吧,老道士竟然一眼就看中了他。在老道士的精心传授下,几年之后,他练就了一身神鬼莫测的鉴剑功夫。”

“可是,他双目失明,靠什么去鉴别刀剑呢?”阿园诧异地问道。

“他当然不能靠眼睛去看了,他是靠耳朵听,只要将刀剑轻轻一敲,他就能听出这剑的形状、质地、长短、轻重等等,甚至连这剑经历过哪些主人,参与过多少次争斗,一切来龙去脉,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啊,这么神奇!”阿园听得入了神。

“告诉你吧,神奇的还不止这一点呢,”铁胆章压低了声音说道,“他另外还有一项绝技,一般人是不知道的,那就是嗅。”

“嗅?”

“对,用鼻子嗅!老远他就能嗅出剑的气息,而且能嗅出这是一柄什么样的剑,持剑的人想要干什么!”

“这——这可能吗?”如果说靠耳朵听来鉴剑,阿园觉得还可以相信,那么用鼻子老远就能嗅出剑的气息,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一点不假,我与他相识就是由此而来的。”说罢,铁胆章就将那段往事娓娓道来。

P3-9

序言

做《儿童文学》杂志主编,常和读者有交流。听说我们要出版一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有位小读者就和我进行了一场对话。她叫阳阳,是一位可爱的五年级小学生,率真、活泼,对文学有一种痴迷的爱。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读《儿童文学》杂志,是我们杂志的铁杆“粉丝”。

阳阳:徐老师,您主编的《儿童文学》可好看了,我们班很多同学都订了。听说你们要出版一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我们好多同学都特别高兴,但也有一些同学觉得有《儿童文学》就足够了,没必要再搞什么书系。你们为什么要编这套书呀?

徐:你的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除了做《儿童文学》杂志以外,很少做原创图书的出版。四十多年来,我们培养了很多作者,在全国各家出版社出版了很多好书,在儿童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也为我国的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这是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

编辑出版一套“金牌作家书系”,把本刊的作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早就在酝酿之中。之所以现在来做这套书,起因于牧铃的那本长篇动物小说《艰难的归程》。你看过这本书吗?

阳阳:看过,是写一条瘦弱的小狗,怎么成长为一条了不起的大狗的。那故事可精彩了,我们班的男生们平时不爱看小说什么的,可他们就爱看这本书。

徐:这就对了。这是一部小人物的艰难成长史,是一个从卑微到高贵、从怯懦到坚强、从弱小到强大的故事。去年刚接到牧铃这部书稿时,我们就想着手编这套书,把《儿童文学》的骨干作家集中在一个书系下,连续出版,形成品牌。但是,当时见市场上那么多书,各家出版社也都在抓这批作者,我们再搞一个书系,不知效益如何。迟疑再三,牧铃这本书最后还是以“《儿童文学》典藏书库”的形式出版了。没想到出版三个多月,竟然再版了三次,差不多每个月都要重印一次。到今年三月份,总共印了将近十万册,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尽管现在社会上套书、丛书很多,看来只要是好书,还是会得到读者认可的。另外,作家们也支持我们来做这套书。这些作家都是《儿童文学》的老朋友,有些年轻作家还是我们培养起来的,他们非常希望《儿童文学》做一个书系,通过当代作家原创作品的出版,展示一下本刊作家队伍的阵容和实力。这套书的出版,也是《儿童文学》品牌的深度开发,我们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也非常重视,多次参与我们的选题论证会,从各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大支持。

阳阳:那为什么叫“金牌作家”呀,他们真得过金牌吗?

徐:傻丫头,那不过就是个叫法,就像把你们这些爱读《儿童文学》的读者叫做铁杆“粉丝”一样。不过这些作家可都是《儿童文学》的主力作家、骨干作家,有的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经十几年、几十年了,在艺术上那是“相当成熟”啦,叫“金牌作家”也是当之无愧呀!为能参与这套书,作家们可用心啦,可以说这套书是他们的倾情奉献!

不过,要编这套书,我们也有为难之处。你知道《儿童文学》杂志是个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刊物,从茅盾、冰心、叶圣陶那一代人算起,已经有四五代作家了。每个时代都有她的代表作家、骨干作家,是这些作家支撑了这个刊物,为这个刊物的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很多老作家的作品流传至今,已经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要说“金牌作家”,那真是一代有一代的金牌得主,你说出谁的书不出谁的书,是不是也很为难?

后来我们商量出这样一个结果:这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立足于市场需求,以当代《儿童文学》的主力创作队伍为基础,其作品要贴近当代少年儿童生活,艺术质量上乘。以原创中长篇小说、童话为主,兼做少量优秀作家的个人短篇作品集。至于前辈作家的流传之作、经典之作,我们就收进“《儿童文学》典藏书库”中。你知道吧,我们那套“《儿童文学》典藏书库”,像《一路风景》、《盛世繁花》、《岁月留香》也很有名,总共销售了一百七十多万册呢!

阳阳:我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这套书?从来也没有看过呀?

徐:这是四五年前的事了,那时你还小嘛。

阳阳:那套书你们还重印吗?我真想看呀!

徐:我们准备重新编辑一下再印。因为以前按年份从后往前倒推出版,有点儿乱,我们正在着手重做,特别是把最近几年的、以前没有收入的优秀作品多收一些。不说这套书了,等出版以后我告诉你。我们还是言归正传,说说这套“金牌作家书系”吧。

阳阳:好的。您刚才说这套书只收当代作家新写的中、长篇作品,那人数也不少呀!

徐:是啊,少说也有一百多入。不过,我们可没那么大气魄,一出就几十本、上百本,我们可不搞批量生产。我认为文学创作可不是生产套娃,一套模子一压就出一批,大大小小都差不多,这是一种很艰苦的脑力劳动,每一件作品都很个性化,是作家心血的结晶。心血,你懂不懂?那不是水管里的水,什么时候一拧,都能流出来。所以我们也不着急,看准一部出一部,成熟一套出一套。每年出上几个作家的,几年下来,就会形成规模,建立起一个品牌来。

阳阳:这样好,还能保证质量。你们慢慢出,我们就一本接一本慢慢看。要是—下子出得太多,还真看不过来,也不知道先看哪一本好。您能不能告诉我,今年准备出哪几个作家的书呀?

徐:今年要出版的也就五六位作家的书吧。有位梦华的《科学家两极历险》丛书……

阳阳:我知道这个人,是个大科学家,他到我们学校讲过课。他可神了,是我们中国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后来他九次到北极,和爱斯基摩人一起捕鲸,一起生活,还差点让北极熊给吃掉,几次经历生死考验,可惊险,可好玩了!要有他的书,我肯定买。还有谁的?

徐:还有一套《薛涛作品坊》。

阳阳:薛涛呀!我也知道。我从《儿童文学》上读过他很多作品。他的作品可美了,也很有意思,我很喜欢。他写的《两只相距四点五厘米的蚂蚁》,还有《我家的月光电影院》都挺好玩的。不瞒您说,我在偷偷地跟他学艺,学怎么观察生活和结构故事。

徐:噢,你很会读书呀l还有汤汤的“鬼精灵童话”、范锡林的“武侠童话”等。

阳阳:汤汤的童话我们也很喜欢,她写的那些魔鬼和精灵心地纯洁,特别可爱。喂,告诉您一个小秘密,我们几个同学还想把你们刊物上发的汤汤那篇《最后一个魔鬼在雕花木床下》改成小童话剧,“六一”的时候在全校庆祝大会上演出。

徐:好啊!阳阳,这点子多好啊!我支持你们!我们这次除了汤汤的“短篇童话精选”以外,还出了她一本长篇《来自鬼庄园的九九》,也是写魔鬼的。要不然,我把那本长篇稿子也给你们看看?那本书场景开阔,故事生动,情调温馨而活泼,说不定更适合改成舞台剧。

阳阳:好啊!好啊!起码是先睹为快呀!

徐:其实范锡林的武侠童话也很好玩,那里面不光有生动的故事,还有超人的智慧。我觉得,读范锡林的武侠童话,人都能变得聪明起来。好啦,我不说啦,反正这些书,还有很多其他作家的书,一人一个风格,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绝活。这些书我们会陆续出版,你就等着慢慢欣赏吧。

阳阳:徐老师,您说读这些小说、童话有什么好处呀?我们老师还不错,挺鼓励我们多读文学作品的,就是我妈,总说读那玩意儿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

徐:你妈要这样想就不对了。读文学书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一可以滋润心灵。你心里要有点什么小郁闷、小疙瘩,静静地读上几页好书,说不定那些小疙瘩就不知不觉地化开了。二可以使你变得高雅而高贵,气质不俗。从小读书多的人很少粗野、粗俗的,这个你信不信?三呢可以帮你开阔眼界,使你变得聪明。你想,那些小说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人生百态尽收眼底。通过读书,你比同龄人见识得要多,经历得要多,经验也多,你是不是就比别人聪明呀?第四条最实际,你可以用这条去说服你妈,那就是能提高写作水平。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看的书多了,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写作水平就提高了。花十几块钱买本书,既享受了阅读的乐趣,又提高了写作水平,那比花几百块钱上干巴枯燥的作文班划算多了。当然,读书的好处还有好多好多,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的高论很多,我不过是一孔之见呀!

阳阳:谢谢您,徐老师!您讲得真好,能不能把您这番话对我妈说说呀!

徐:哈哈,我还不认识你妈妈呢!这样吧,我把刚才我们的谈话整理一下,就放在每本书的前面,作为“前言”,你看好不好?

阳阳:好呀好呀!您可要写上我阳阳的名字呀!

徐:好的,一言为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鉴剑大师/范锡林武侠童话系列/儿童文学金牌作家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锡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98484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范锡林武侠童话系列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6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23:58